张晖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术语的生成与解析初论被引量:3
- 2016年
- 术语具有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术语工作是一个包含术语生成、术语选择、术语解析、术语知识化的连续体。词汇化可以部分解释术语是如何生成的,术语释义及其知识化则展现了术语是如何被解析的。术语的生成与解析展现了术语的独特性质,有利于明确术语研究的范围和潜在价值。
- 张晖
- 关键词:词汇化
- 天文学英语新词自动提取系统被引量:2
- 2015年
- 科技名词中文译名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基础。新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名词层出不穷,如何及时发现并确定新生术语的中文译名是一项普遍的社会需求。介绍了一套全新的天文学英语新词自动提取系统。该系统综合使用脚本过滤、术语识别、正则表达匹配等多种方法,能够自动追踪Ar Xiv论文数据库的更新,分析天文学论文的内容,生成推荐术语列表,从而将学科专家从繁重的科技新词收集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更能体现专业素养的新词审定工作当中。这个系统将为推动天文学等基础学科的新词收集,乃至学科标准化等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 余恒崔辰州张晖
-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术语抽取词性标注
- 从钱学森对VR的译名看科技译名的“中国味”被引量:19
- 2020年
- 钱学森先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同时也是非常关注术语定名的大家。钱老13封有关virtual reality译名的书信,生动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字的高度自信,以及对汉语科技译名"中国味"的不懈追求。钱老孜孜以求的科技译名"中国味",对译好汉语术语,展现汉语术语的魅力,推动中国术语"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 张晖
- 关键词:虚拟现实科技名词
- 术语命名的民族智慧与世界表达
- 2023年
- 1引入阿拉伯数字的争论现今为人熟悉的1、2、3等阿拉伯数字是在西学东渐期间传入我国并开始大量使用的。19世纪晚期,英国人傅兰雅与美国人狄考文就是否在翻译数学著作时将阿拉伯数字引人汉语产生分歧,论辩十分激烈。
- 张晖
- 关键词:狄考文傅兰雅阿拉伯数字西学东渐数学著作英国人
- 关于建立面向应用的规范词异名库的若干理论探讨
- 2013年
- 收集整理规范术语的异名,用于开发面向应用的术语纠错工具,可使规范科技术语的宣传与推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规范词异名是指与国家审定公布的规范科技术语"正名"表达相同概念,但词形不同的非推荐名。规范词异名的认定需经过收词和审词两个阶段。收词方法包括人工收集和自动抽取。通过规则和统计并举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自动抽取,可以有学科领域关联、英文术语一词多译关联、语义网络关联三种路径。规范词异名的人工收集和审词重在确保语义等价。
- 张晖
- 关键词:异名语义等价自然语言处理
- 科技新词,就在你身边——从首批科学技术新词发布试用说起被引量:1
- 2014年
- 日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试用了204条科技新词,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新词原来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三维打印”“细颗粒物”( PM2.5)。
- 张晖
- 关键词:科技新词细颗粒物物联网
- 常见字入术语典的词类考察——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类字”谈起
- 2018年
- 通过考察清末民初蒙学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卷一的"雨"部气象字和非气象字历时的词类标注情况,指出部分常见字词具备现代术语的资格,同时还存在因词类的差异而在现代术语资格的取得上形成有规律的分化。
- 张晖
- 关键词:辞书
- 两岸术语词之微差异语素:类型、分布及成因
- 2020年
- 受跨语言译介、科技概念的复合化、汉语词汇的复音化三方面的影响,汉语术语词的形制以四字格为典型,其结构分析需从语素层级着手。以英语术语为中介,对881组两岸差异术语词的2211组完美对照语素组进行的量化分析表明,两岸术语词的差异主要在语素层面。其中,两岸共用汉字的微差异语素,其结构总体偏好联合、偏正。在长度相等的微差异语素内部,同形语素多为中心义素,且符合右中心说,而差异语素多为外现或修饰、补足义素,且多为近义关系。此外,明显受英文语素屈折变换(如词缀)的影响,涉及动词的词性变换,大陆语素似偏好支配关系(如述宾、主谓),而台湾语素似偏好修饰关系(如偏正、状中)。长度不同的微差异语素,可以通过词汇完形程度差异、词缀差异等词汇化、语法化理论得到较好的解释。
- 张晖
- 关键词:两岸语素
- 复杂系统视角下数字领域“smart”概念的国际标准化共识构建及应用
- 2024年
- 进入数字时代,伴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带有“smart”的指称不断涌现,然而关于“smart”概念的认知尚缺少跨领域和跨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化共识构建研究。采用ISO 704:2022的概念构建原则和方法,基于复杂系统论视角,对数字领域国际标准定义中涉及“smart”的概念特征进行了识别。基于跨领域国际标准组织专家的研讨、问卷调查和国际共识构建,提出了适应于复杂系统数字领域“smart”的通用概念,并将其用于指导《智慧城市城市智能服务体系构建指南》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该研究对推进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兼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安小米张红卫魏玮黄婕黄婕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体系建设
- 2024年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作为医药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相关名词规范化工作在学科建设、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体系不仅是学科的需要,也是国家乃至世界的需要。本文着眼于当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体系的发展环境及现状,从名词审定、规范化应用及学科建设方面,提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体系建设的现状、思考和展望。
- 刘剑君张晖
- 关键词:公共卫生科技名词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