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枝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青春崇拜”到“青年问题”——中国社会青年观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被引量:6
- 2014年
- 中国社会对青年的看法和评价存在着"青春崇拜"和"青年问题"两种对立观念,这两种青年观时而这种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时而那种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候表面看起来是一种青年观在影响青年政策,但是实质上是另一种青年观在潜在地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青春崇拜"和"青年问题"两种青年观的由来,变化发展特点,提出要走出两种青年观的对立思维,培养理性健全的青年观,形成对青年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看法。
- 佘双好张春枝
- 关键词:青年问题青年观
-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研究
-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中国共产党和青年有着天然的联系,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是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
- 张春枝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青年青年观
- 文献传递
-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影响的文献述评
- 2012年
-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就三十年来"社会思潮"论文的总体特征和"对高校师生影响"的文献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主旋律,抵制错误社会思潮,加强对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张春枝
- 关键词:社会思潮高校师生
- 青少年道德建设理论的多学科探讨——读孙抱弘《从“人”到“好人”》
- 2013年
- 近读孙抱弘先生的新著《从“人”到“好人”——公共生活与青少年品德养成》,我觉得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视野开阔。该书以公共理性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以国民性为基础,以多学科理论视野为理论根据,系统地、全方位地、多视角地探讨了青少年品德养成这一核心问题,回答了从“人”到“好人”应具备的公共理性和综合素养。
- 张春枝
- 关键词:青少年学科品德养成公共理性公共生活
- 不同职业群体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特点分析
- 2011年
- 调查表明,尽管不同职业群体青少年在价值观念方面从整体上呈现出一致性,但在价值观念发展的一些具体指标上依然存在着差异,并且在一些重要指标上呈现出显著差异,相比较起来,机关干部、农村和学生群体青少年在价值观念上表现相对积极明朗,而城市青年和进城务工青年在价值观念方面表现相对消极模糊,应针对不同职业群体青少年价值观方面发展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引导。
- 佘双好陈君张春枝
-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