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河北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为明确河北省推广种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其生化机理,2011-2012年采用点滴法对保定南郊、沧州南皮、邢台巨鹿3个地区的田间种群以及敏感种群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采用生化分析法对4个种群相关的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处于中至高抗水平,抗性倍数为20.02~73.70倍;对灭多威处于低至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6.27~11.84倍;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倍数:1.07~4.20倍),辛硫磷、毒死蜱和马拉硫磷(抗性倍数:1.00~2.69倍),以及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2.00~3.67倍)均处于敏感水平。3个田间种群的CarE,GSTs和AChE活性分别是敏感种群的1.06~1.23,1.20~1.63和1.15~1.23倍,这可能与其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灭多威产生的抗性有关。
- 张少华李哲马卓王春一李春英王秀吉何运转
- 关键词:棉铃虫转BT基因棉杀虫剂酶活性
- 麻黄等6种中草药对棉铃虫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筛选出新型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本试验以棉铃虫为试虫,对6种中草药干粉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干粉对棉铃虫均表现出一定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其中以麻黄的影响最为显著。第5天对试虫的体重抑制率达到最大值,为90.3%;对成虫的繁殖能力亦有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产卵历期缩减了3.7d,平均产卵量减少623粒。用麻黄干粉处理饲料进行饲喂(第5天不换饲料),试虫在幼虫期全部死亡。在麻黄的不同提取物中,乙醇粗提物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最为显著,第5天对棉铃虫幼虫的体重抑制率高达82.2%,但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间没有显著差异。
- 王引马卓张少华李哲何运转
- 关键词:麻黄棉铃虫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