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志
- 作品数:53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北方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流
- 1991年
- 从历史上看,北方民族和汉民族间的交住相当早,也相当频繁。早在远古时代,北方民族和汉民族就开始了经济、政治往来,从发掘的红山文化遗址里,可以看到,红山文化的彩陶,其在陶质、制法、器形、彩绘图案的布局和风格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仰韶文化的某些特点,另外,红山文化器底的纺织物印痕,也与半坡的纺织法和特点大致相同。而小河沿文化遗址中石棚山墓地出土的高足杯、镂孔豆、把壶等器物,与山东大汶口出土的彩陶丕、罐式盘豆、镂孔豆等很相似。其他的象富河文化遗址出土的夹砂筒,形深腹罐其器壁横压“之”
- 张奎志
- 关键词:北方民族文化汉民族文化红山文化游牧文化皇太极汉人
- 体验式批评:一种亟待重建的文学批评观被引量:1
- 1999年
- 体验式批评是一种相当古老且被广泛采用的文学批评方法,但因其没有进入理论上的自觉状态而无法与当前流行的各种批评方式相抗衡。事实上,正是体验式批评能够从模式批评转为还原批评、从概念式批评转为描述式批评、从外批评转为内批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多个批评领域中的缺憾。
- 张奎志
- 中国古代的审美体验批评及特点被引量:2
- 2006年
- 中国古代美学表现出明显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特征,就是重视审美活动中的体验。中国古代对体验的重视既表现在审美认知活动中,也表现在审美创作活动中,更表现在审美接受活动中。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说,这种对体验的重视使中国古代审美接受批评缺少理论色彩,具有明显的形象化的特征。
- 张奎志
- 关键词:审美中国古典美学审美体验
- 文学批评中的情结批评与情境批评被引量:1
- 2004年
- 在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批评方式———这就是情结批评和情境批评。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在情结批评中,批评者不是走入到文学作品中,从作品的角度来解说作品,而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来解说作品,这往往会造成对本文的误读;而在情境批评中,批评者则走入到文学作品中,从作品和作家的角度来解说作品,表现为批评者对作家和作品的认同。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批评观,所产生的批评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 张奎志
- 关键词:文学批评情结情境
- 现代西方对“诗与哲学之争”的解构被引量:3
- 2009年
- 在柏拉图时代,诗与哲学之间的争吵就已经开始了。进入当代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则要解构"诗与哲学之争"。这其中,海德格尔从建构以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本体论"出发,通过阐述"诗"与"思"的关系入手,要求实现了"诗"与"思"的同一;而德里达则从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出发,通过哲学和隐喻关系的分析,实现哲学与文学的同一。两个人的目标都是要解构"诗与哲学的论争"这一命题。
- 张奎志
- 关键词:诗与哲学之争德里达
- 中西方审美体验观念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从春秋时期开始,体验就成为贯穿中国古典审美活动中的一条主线,而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已经认识到了体验和审美接受之间的关系。到了近现代时期,体验作为一种审美认知方式更受到广泛的重视,在不同的哲学家、美学家那里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中国和西方的审美体验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体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它更多的是注重内心感悟;而西方的体验则是本体论意义的,它所指的体验是和生活经历、生命感受相联系的,更强调在亲身经历中对生命的感悟。
- 张奎志
-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审美
- 从审美到人生:崇高的失落与当代书写
- 2020年
- “崇高”作为一个美学史上的重要概念,朗吉弩斯、博克到康德都对其有过深刻的论述。随着时代的更迭,“崇高”体现出了变而未变的特点。从利奥塔对当代崇高的理性分析以及波德莱尔等从创作实践中对崇高的当代形态的诠释中即可以看出,与传统的“崇高”相比,当代西方所讲的“崇高”其内涵已发生了变化,由仅是与“美”对应的一个概念,扩展到文化、社会和人生,成为和生存、社会、现实、心理相关联的人生大课题。同时,“崇高”仍沿袭着传统观念中的“无形式”“恐惧”感、注重心灵等特点。当代的“崇高”观一方面继承着传统的内涵,另一方面又进行了开拓和深化,使“崇高”这一经典的美学概念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 张奎志张丹
- 关键词:崇高美学史审美
-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的“过度诠释”被引量:1
- 2009年
- 中国古典的文学批评从解释《诗经》起就形成了"过度诠释",并且在对爱情诗词、山水诗词、闺怨诗词、咏物诗词的解释中都明显地带有对道德和政治意义的偏爱,形成了道德和政治指向上的"过度诠释"。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的"过度诠释"并不是从客观上无法避免的,而是一种主观上的故意,它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上的有力支持。
- 张奎志
- 关键词:文学批评
- 苏词形象和意境的文化意蕴
- 1991年
- 文学研究可以循着经纬两条线来展开,所谓经线研究是立足于文学本身,从文学形式的演变、审美意识的变迁、文学地域流派的形成及特征、文学美学风格的特点、文学语言的嬗变、文学家生平事迹等诸方面展开的研究,从文学经线展开的研究是一种文学视角的把握,或称为文学层面的把握,对文学的文学层面的把握着眼于文学的审美形态、美学特性,它关注的是文学形态本身;所谓纬线研究是透过文学形式本身,
- 马厚生张奎志
- 关键词:文化意蕴意境苏词文学形式审美意识美学风格
- 当下文学:一种浪漫情怀的缺失与呼唤被引量:2
- 2021年
- 当下的文学过多地关注现实,并且又过多地关注现实中的苦难和不幸,而缺少一种诗意和浪漫。太多的作品都把目光对准了现实,更对准了现实的苦难和不幸。文学应当展开两个翅膀:一个是反映现实的、写实的;另一个是抒写理想的、浪漫的。文学的目光不能只盯着脚下的土地,而不去仰望头上星空;不能只是关注眼前的现实,而不抒发未来的理想;不能只写苦难的现实生活,而不写浪漫的人生经历。在现代和后现代背景下要求文学表达浪漫主义情怀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美好的人或事物更是无比困难。唯其“无比困难”,才是对作家提出的一项艰巨任务。
- 张奎志
- 关键词:当下文学浪漫情怀文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