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宇

作品数:29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种植体
  • 5篇颌骨
  • 5篇下颌
  • 5篇骨折
  • 4篇腮腺
  • 4篇牵引成骨
  • 4篇肿瘤
  • 4篇唾液
  • 4篇面部
  • 4篇成骨
  • 3篇单个种植体
  • 3篇血液
  • 3篇咬合
  • 3篇愈合
  • 3篇增宽
  • 3篇软组织
  • 3篇腮腺肿瘤
  • 3篇塑形
  • 3篇缺损
  • 3篇颌骨骨折

机构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张凯宇
  • 13篇马晓辉
  • 7篇刘谊
  • 6篇谭包生
  • 6篇陈仁吉
  • 3篇王学玖
  • 3篇李钧
  • 2篇李建华
  • 2篇杨晓江
  • 2篇张熙恩
  • 2篇华琳
  • 2篇刘长营
  • 2篇王昊
  • 1篇高晓辉
  • 1篇祁森荣
  • 1篇张玲
  • 1篇曾剑玉
  • 1篇席思思
  • 1篇栗文成
  • 1篇张化宇

传媒

  • 6篇北京口腔医学
  • 2篇第三届全国口...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第三届全国口...
  • 1篇第十四次中国...

年份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Le Fort Ⅰ截骨术治疗上颌骨折咬合紊乱
目的:随着交通事故伤的增多,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已经成为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理想地恢复患者的咬合关系。笔者根据正颌外科技术要点应用模型外科、Le Fort Ⅰ型截骨术及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骨折移位咬合错乱...
刘谊马晓辉李建华张凯宇
文献传递
颌间牵引钉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颌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诊治的96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固定,研究组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固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颌面功能、并发症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开口功能评分及咀嚼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及安全性,可有效恢复患者颌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颌面部外观美,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卓为潘巨利王学玖张凯宇
关键词:颌骨骨折
早期加载对单个种植体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本实验设计了单个种植体早期加载的模式,从影像学和组织学的角度观察早期加载对种植体愈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6只雌性杂种狗,在其下颌两侧各植入一个HA涂层的种植体,左侧为早期加载侧,右侧为对照侧。结果:组织学和影象学观察结果显示,早期加载的种植体与骨的结合情况优于无负载状态下的种植体。结论:早期加载可能有利于种植体与周围骨的结合,而不一定造成纤维结合。
张凯宇谭包生刘晓勇
关键词:种植体愈合组织学下颌影象学
后牙种植单冠咬合接触时间及[牙合]力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后牙种植单冠采用预留间隙咬合设计后1年内种植修复体咬合延迟时间和[牙合]力百分比以及患者主观感受评分的变化,为临床种植修复体的咬合设计和调[牙合]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进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患者,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分别记录修复后0.5、3、6、12个月时种植单冠与天然牙的咬合初接触时间以及牙尖交错位时种植单冠与对照牙(对侧同名天然牙)的[牙合]力百分比,同期记录患者对咀嚼功能的主观评分。分析咬合延迟时间(种植单冠与对照牙咬合初接触时间的差值)、[牙合]力百分比和患者主观感受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时间点差异,以双侧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患者48例,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36.8±8.4)岁(23~50岁)。修复后0.5、3、6、12个月种植单冠[牙合]力百分比分别为(7.7±4.8)%、(10.6±5.9)%、(12.3±6.2)%、(13.2±6.7)%,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修复后0.5至3个月期间变化最明显;修复后0.5个月种植单冠[牙合]力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牙[(14.3±6.5)%](P<0.01)。修复后0.5、3、6、12个月种植修复体咬合延迟时间分别为0.15(0.08,0.20)、0.11(0.06,0.16)、0.07(0.03,0.13)和0.06(0.03,0.10)s,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咀嚼功能的主观评分显示,修复后3个月至12个月各时间点评分均比前一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1)。结论后牙种植单冠[牙合]力百分比在修复后3个月内变化最明显。临床种植修复后3个月内应重点复查咬合情况并酌情调[牙合]。
张茹郝筱雨张凯宇宋文鹏曾剑玉
关键词:牙种植体咬合力视觉模拟评分法
腮腺肿瘤患者唾液及血液样本Leptin的检测和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人群与腮腺肿瘤患者之间唾液及血液样本中Leptin水平的差异,并观察腮腺肿瘤组织Leptin的表达情况。方法:腮腺肿瘤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IA法检测唾液及血液样本的...
张凯宇李钧
外置式牵引器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外置式牵引器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外置式牵引器治疗8例(年龄16~45岁,中位年龄28岁)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患者,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术后安装牵引器,每日牵引1 mm,分2次完成,牵引结束后固定4~5个月拆除牵引器。结果:经牵引成骨后,患者面型及咬合关系得到改善。结论:应用外置式牵引器牵引成骨是治疗陈旧上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便,术后稳定性好,值得推广。
马晓辉刘谊张凯宇
关键词:牵引成骨
数字化口腔医学(成像技术)在口腔生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口腔医学在口腔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通过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将口腔生理学重点教学内容通过三维模型立体展示,结合传统理论授课方式开展教学,将医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和口腔生理学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指标,与未引入数字化口腔医学教学的对照组比较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引入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的教学方式医学生的满意度(98.13±1.50)高于非引用组(96.73±2.66),P=0.016。引入数字化医学技术组理论考试成绩生理考试成绩(36.33±3.82)高于非引入组(33.98±4.42),P=0.032。结论数字化口腔医学融入口腔生理教学可以大幅度提升医学生对难点部分的理解能力,提升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腔生理教学的教学效果。
张茹张凯宇席思思田馨
关键词:TBL
腮腺肿瘤患者唾液和血液中CEA、CA125含量的检测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测腮腺肿瘤患者唾液和血液中CA125、CEA的含量及其在腮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腮腺良性肿瘤患者83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18例,对照组为3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唾液及血液样本中CEA和CA125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腮腺肿瘤组织中CEA和CA125的表达。结果腮腺肿瘤患者混合唾液中CEA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腮腺肿瘤患者与对照组血液中CEA和CA125水平无显著差异。良、恶性肿瘤患者唾液中CEA和CA125含量无显著差异。CEA及CA125的分布特点为,混合唾液中含量最高,血液中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混合唾液中CEA与CA125呈现明显正相关性(r=0.652-0.913)。在大部分腮腺肿瘤组织中,CEA和CA125均为阳性表达,而且部分病例的肿瘤组织周围正常腺体也可见CEA及CA125的阳性表达。结论唾液中CEA和CA125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腮腺肿瘤的存在,但无法区分腮腺肿瘤的良恶性。血液中CEA和CA125不能反映腮腺肿瘤的存在。腮腺肿瘤患者的混合唾液样本中CEA与CA125呈现同步变化的趋势。唾液中CEA与CA125可能主要来源于涎腺腺体及肿瘤组织,而不是来自血液。
张凯宇李钧刘长营华琳
关键词:唾液血液CEACA125腮腺肿瘤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牵引成骨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强直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内置式牵引器治疗8例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患侧升支区制备一个1.5~2.0cm颊舌向等宽的骨间隙,并去除喙突,恢复开口度,升支后缘方块截骨,截骨块保留翼内肌附着,与下颌骨间安装牵引器,术后采用升支牵引成骨术,每日牵引1mm,分2次完成,重建颞下颌关节结构及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并坚持开口训练18个月以上。结果经牵引成骨后,患者牵引间隙成骨良好,新形成的关节形态得到改建,升支高度延长1.2~2.1cm,开口度达到正常。结论牵引成骨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马晓辉王昊刘谊张凯宇张熙恩
关键词:牵引成骨关节强直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式在口腔临床学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杨晓江张玲张凯宇王雁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口腔医学教育临床教学PBL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