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喜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偏振
  • 2篇纳米
  • 1篇等离激元
  • 1篇电沉积
  • 1篇电沉积法
  • 1篇电沉积法制备
  • 1篇氧化铝模板
  • 1篇银纳米线
  • 1篇有序阵列
  • 1篇偏振器
  • 1篇热膨胀
  • 1篇纳米棒
  • 1篇纳米棒阵列
  • 1篇纳米线
  • 1篇纳米线有序阵...
  • 1篇光偏振
  • 1篇光吸收
  • 1篇光吸收特性
  • 1篇光学
  • 1篇复合材料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俊喜
  • 4篇张立德
  • 1篇叶敏
  • 1篇常明
  • 1篇陆启飞
  • 1篇张坤浩
  • 1篇解挺
  • 1篇费广涛
  • 1篇燕友果
  • 1篇吴忠华
  • 1篇陈兴
  • 1篇吴玉程
  • 1篇蔡泉
  • 1篇默广
  • 1篇马杰
  • 1篇胡天斗
  • 1篇陈中军
  • 1篇李广海
  • 1篇杨友文
  • 1篇王维

传媒

  • 1篇核技术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线Cu/Al_2O_3复合材料及其光吸收特性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电沉积法成功制备Cu准一维纳米线及Cu/Al2O3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分析技术对纳米线及其组装体系进行了形貌、相结构的观察和表征。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表明:Cu/Al2O3组装体吸收光谱上仅呈现出一个吸收带边,无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且吸收边相对于阳极氧化铝模板发生了红移。红移主要归结为雷利散射中心的增加,使消光现象增强所致。
马杰吴玉程解挺叶敏张俊喜杨友文李广海张立德
关键词:电沉积复合材料氧化铝模板
Cu纳米线的高温原位加热XRD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孔径约50nm的阳极氧化铝模板中生长Cu纳米线,经过高温原位加热XRD实验,证实了其热膨胀系数约2.6×10-5K-1,稍大于块体Cu,与文献中Cu纳米线近似为零的热膨胀系数有明显的区别。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后得出结论认为:基于模板生长的Cu纳米线,其晶格完整程度是决定热膨胀的重要因素。
蔡泉张俊喜陈兴陈中军王维默广张坤浩胡天斗吴忠华张立德
关键词:XRD热膨胀
银纳米线有序阵列的光偏振的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报道了组装在氧化铝模板中的银纳米线有序阵列光偏振的数值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阵列在可见—红外波段上显示光偏振的原因.通过适当选择纳米线的直径与间距,可以获得较大的消光比和较小的插入损耗。
张俊喜张立德常明燕友果陆启飞
关键词:纳米线有序阵列光偏振
基于Ag纳米棒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微型偏振器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静电近似理论计算了Ag纳米棒阵列在不同偏振光入射下的消光光谱。当入射光偏振方向平行于纳米棒长轴时会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纵向振动模式,而当入射光偏振方向垂直于纳米棒长轴时会激发表面等离激元横向振动模式。基于两种模式共振波长的不同,采用Ag纳米棒阵列可以用来设计高性能的表面等离激元微型偏振器。Ag纳米棒阵列的偏振性能在纵向共振波长明显优于在横向共振波长,通过调节纳米棒的纵横比可以对纵向模式的共振峰位进行大范围调控。结果表明这种微型偏振器所适用的波长能够通过纳米棒的纵横比在可见到近红外波段范围内调控,而消光比和插入损耗能够通过纳米棒的直径和长度实现调控。
于杰张俊喜张立德费广涛
关键词:表面光学表面等离激元纳米棒阵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