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铁军

作品数:67 被引量:580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28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土地利用
  • 10篇生态
  • 6篇稀土
  • 5篇增产
  • 5篇土地生态
  • 5篇库区
  • 4篇三峡库区
  • 4篇生态安全
  • 4篇数据库
  • 4篇土地生态安全
  • 4篇农村
  • 4篇耕地
  • 4篇腐植酸
  • 4篇
  • 3篇施肥
  • 3篇蔬菜
  • 3篇水稻
  • 3篇土地利用现状
  • 3篇土地利用现状...
  • 3篇土地整理

机构

  • 32篇西南大学
  • 30篇西南农业大学
  • 9篇青海大学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青海农林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青海省农科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宜宾市国土资...

作者

  • 67篇廖铁军
  • 38篇黄云
  • 6篇邹宗杰
  • 3篇唐宁
  • 3篇付瓦利
  • 3篇王成
  • 3篇罗光莲
  • 3篇周霖
  • 3篇黎德川
  • 2篇姚秋昇
  • 2篇傅瓦利
  • 2篇郭芙梅
  • 2篇张娇
  • 2篇刘洪
  • 1篇王珂
  • 1篇刘娜
  • 1篇肖凯文
  • 1篇邓义林
  • 1篇余杰
  • 1篇周建召

传媒

  • 8篇西南农业大学...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国土与自然资...
  • 4篇腐植酸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青海农林科技
  • 3篇稀土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山区开发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7
  • 2篇199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低山丘陵地区水稻施肥模式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案,在重庆低山丘陵地区进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产田单因素效应总体呈现N>K>P,中产田为N>P>K。最佳经济施肥量为:高肥力田施纯N 7.5 kg/667 m2,P 3.0 kg/667 m2,K 3.0 kg/667m2;中肥力田为纯N 10.0 kg/667 m2,P 6.0 kg/667 m2,K 4.5 kg/667 m2;低肥力田为,纯N 12.5 kg/667 m2,P 6.0 kg/667 m2,K 4.5kg/667 m2。
杨锦碧陈磊马永玉廖铁军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水稻施肥模式
氮、磷、稀土配施对小麦产量的效应被引量:6
1993年
单独施用稀土对作物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已有众多的研究,而农业生产是一个综合系统,作物要获得优质、高产,必需有大量营养元素的均衡供应,只有在大量营养元素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稀土的增产效果。因而,笔者采用田间试验,探讨了在小麦上氮、磷、稀土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产量的效应。
黄云廖铁军苏彬彦赵存英
关键词:稀土族小麦
基于DPSIR模型的涪陵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涪陵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2010—2015年涪陵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5年,涪陵区土地生态安全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0—2013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恶化,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由"临界级"向"敏感级";2013—2015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土地安全等级处于"临界级"。研究结果以期为涪陵区土地生态安全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吕广斌廖铁军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DPSIR模型
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过程中的面积误差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利用地星软件,用图件扫描数字化的方式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面积误差主要来源于原始资料、扫描过程、矢量化过程和数据处理程序。根据以图幅为单元进行理论面积与计算机自动产生面积进行的误差分析和以统计的一级地类为对象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进行建库工作,精度完全能达到要求。目前国土部门的原始数据平台———详查数据应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转换,即由详查数据+历年变更数据模式向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
罗光莲廖铁军周章银
关键词:数据库面积误差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乐山市为例被引量:9
2009年
建立了一套包括农用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四方面的评价体系,并用熵值法确定参评指标权重,然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1998~2006年乐山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乐山市农用地利用的趋势是向更加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市的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对策。
刘洪廖铁军黎德川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
土地整理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独剁流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8
2009年
以山东省日照市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实证研究了GIS空间分析法和多因子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和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划分土地质量等级及其范围,为土地整理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张静廖铁军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适宜性评价
三峡库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运用区域2006—2015年土地资源数据库,结合社会、经济、人口数据,在DPS软件平台的支持下,研究区域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并排序,运用各个因素的综合得分计算获取每年的农业规模经营指数,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对农业规模经营指数影响最突出的因素排序是经济因素、效益因素和投入因素,其次是产出因素和资源因素,人口因素占比相对较小;农业投入因素的逐年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反映了农业的投入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农业规模经营指数因投入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乡村人口逐年缓慢降低的同时,人均耕地逐年提高,为规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农业规模经营指数总体呈现出逐年递增,2009年后,增长速率加快。趋势化模拟表明,农业规模经营在各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和增长态势。
黄云廖铁军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态
青海省泥炭资源开发利用初报
1994年
青海省有非常丰富的泥炭资源尚未开发利用,据调查,仅河南、久治两县的泥炭贮量就达1700多万吨,东部农业区零星分布的泥炭面积有25000多亩,储量为1600多万立方米。并且青海省的泥炭开采容易、品质好、多属低位泥炭、富含矿物营养,既可直接施用于农田,又可加工制成腐植酸复混肥和提取腐植酸。 为此,1989年组成了课题组。
廖铁军黄云苏彬彦邹宗杰
关键词:泥炭资源
腐植酸盐对油白菜产量、品质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0
1994年
青海省有非常丰富的的泥炭、风化煤资源尚未得到利用,这为青海农区各类作物利用腐植酸提供了物质基础。油白菜是青海的主流蔬菜品种,面积大、数量多、宜种时间长。早春在塑料大棚种植油白菜,是解决青海春季新鲜蔬菜缺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提高油白菜产量、改善品质在当地就有特殊意义。试验利用本地的腐植酸资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在大棚温室条件下,腐植酸对油白菜产量、品质的作用以及适宜的施用方法和最适浓度。
黄云廖铁军邹宗杰
关键词:白菜油白菜腐植酸盐
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23
2009年
近年来,耕地保护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一些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耕地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该文在纵观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耕地数量保护、耕地质量保护以及耕地生态保护方面对耕地保护进行了回顾,对我国今后耕地保护有所裨益。
郭芙梅黎德川廖铁军
关键词:耕地保护生态保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