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谦
作品数:
5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理学
水利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倪晋仁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
章书成
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站四川成都...
曲轶众
北京大学
王光谦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4篇
天文地球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理学
主题
3篇
石流
3篇
泥石
3篇
泥石流
2篇
稀性泥石流
1篇
粘性泥石流
1篇
数值模拟
1篇
泥沙
1篇
泥沙分布
1篇
泥石流运动
1篇
两相流
1篇
固液两相流
1篇
分选
1篇
高浓度
1篇
值模拟
机构
5篇
北京大学
1篇
清华大学
1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5篇
廖谦
4篇
倪晋仁
2篇
曲轶众
2篇
章书成
1篇
王光谦
传媒
2篇
自然灾害学报
1篇
水利学报
1篇
泥沙研究
年份
1篇
2001
2篇
2000
2篇
1999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阵性泥石流运动与堆积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Ⅰ.理论
被引量:14
2000年
自然界中的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非恒定性的特点。为了模拟典型泥石流现象,在流团模型的 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E—L)观点的PIC(Parcel In Cell)算法,细化了流元结 构,建立了能够模拟典型阵性泥石流发生、运动和堆积的准结构两相流模型。求解该模型不仅可以 模拟泥石流运动过程,而且可以对泥石流的堆积过程、停积形态、冲刷特征及泥石流中多组分颗粒 的分选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倪晋仁
廖谦
曲轶众
章书成
关键词:
泥石流
阵性泥石流运动与堆积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Ⅱ.应用
被引量:16
2000年
采用文献[1]中提出的阵性泥石流运动与堆积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了阵性泥石流的运 动过程和堆积形态,得出了与地学研究中观测结果较为一致的认识.文中针对影响阵性泥石流的关 键条件,重点通过改变密度、坡度和各阵泥石流的时间间隔等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变化对泥石流 运动及堆积规律的影响,提出了简化分析整个阵性泥石流的条件。研究表明,应用经试验资料验证 的数学模型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定量描述阵性泥石流的一般特性,而且能够提供关于阵性泥石流 运动及堆积的更多细节。
廖谦
倪晋仁
曲轶众
章书成
高浓度固液两相流中泥沙分布的修正公式
被引量:4
1999年
本文在过去低浓度固液两相流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高浓度固液两相流中泥沙浓度分布的一个修正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有关实测数据较为吻合。
倪晋仁
王光谦
廖谦
关键词:
高浓度
泥沙分布
多组分流元模型在稀性泥石流堆积分选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01年
基于结构两相流模型和PIC数值计算方法 ,本文探讨了稀性泥石流堆积过程中的泥沙分选特征 .文中的模型可以模拟阵性泥沙流的非稳定特性 ,通过将传统的Euler和Lagrangian方法结合泥沙流运动的整个过程都能够采用多组分流元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 .该模型也能够合理描述泥沙分选过程中伴随的冲淤过程 .文中采用 2~ 5°的坡度 ,固相颗粒被分为三组粒径不同的组分 .研究表明 ,泥石流的垂向和横向分选都不明显 ,但是纵向分选较为明显 .河槽坡度和泥石流的密度是影响泥石流分选过程的两个关键因素 .泥沙输移能力越大 ,颗粒分选越不明显 。
倪晋仁
廖谦
曲轶众
关键词:
泥石流
分选
泥石流运动与沉积机理及其数值模拟
泥石流运动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非恒定性.MAC方法是基于Lagrange-Euler描述观点的 一种数值模拟方法,比较适合用于模拟流体的非恒定流动.该文通过对这种方法的修改和扩展,将其用于泥石流运动和沉同理的数值模拟研究.同...
廖谦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稀性泥石流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