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秋雄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健康
  • 4篇体检
  • 4篇护理
  • 4篇干预
  • 3篇体检人群
  • 3篇健康体检
  • 3篇健康体检人群
  • 2篇血症
  • 2篇血脂
  • 2篇脂血症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健康教育
  • 2篇高脂
  • 2篇高脂血
  • 2篇高脂血症
  • 1篇心理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机构

  • 12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12篇廖秋雄
  • 6篇符可文
  • 4篇陈赤霞
  • 4篇梁巧莹
  • 3篇林少梅
  • 2篇赵亚丽
  • 2篇张小红
  • 2篇陈爱
  • 2篇王清
  • 1篇吴美芳
  • 1篇廖梅
  • 1篇胡伶丽
  • 1篇龚宇龙
  • 1篇陈玲
  • 1篇黄丽霞
  • 1篇朱兰惠
  • 1篇杨春霞
  • 1篇周菜珠
  • 1篇陈晓君
  • 1篇陈彩英

传媒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现代医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步运动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计步运动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抗生素预防感染和氨溴索排痰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计步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及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半年后和1年后的FVC、FEV1、FEV1/FVC及6MWT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半年及干预1年后的呼吸困难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步运动可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态,降低呼吸困难评分,提升运动耐力,值得应用。
林义忠杨春霞廖秋雄龚宇龙朱兰惠
关键词:COPD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影响的效果。方法对102例高脂血症病人进行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饮食结构及科学生活方式指导。分别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6个月调查病人饮食、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及血脂水平。结果102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明显提高;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促使患者血脂达到控制效果。
廖秋雄陈赤霞符可文赵亚丽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脂血症饮食结构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后重症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后重症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1级标准的139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n=69)和早期肠外营养组(EPN,n=70),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w后血清白蛋白,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角肌肌围(M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体重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及腹胀、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病死率等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w后后,EEN组在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TSF、MAMC、体重优于E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并发症发生数小于EPN组,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吞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因素之一,也是加剧营养状况恶化、并发症发生的主要诱因,脑卒中合并重症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陈爱廖秋雄张小红陈晓君吴美芳胡伶丽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男性和女性及其年龄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做健康体检的体检者3525例,对血脂异常人群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体检人群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际检测3525人,统计分析显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9.8%,男性患病率为41.8%,女性患病率为36.5%,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干预效果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欠佳。结论根据分布特点对不同年龄段血脂异常患者进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增加运动等护理干预有效控制血脂患病率,越早效果越好。
符可文廖秋雄林少梅梁巧莹
关键词:血脂患病率体检人群护理干预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心理分析及护理
2006年
目的分析调查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问题及提出护理要点。方法52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社会环境状况、心理状况、心理护理认识状况及影响患者长期血透的因素进行调查,计算出百分率。结果患者家庭收入处于中低层次,低于700元以下占76.9%,医疗费用来源以公费及社保为主占80.8%,家庭关系以一般和和睦为主占90.4%;患者心理以紧张、恐惧、焦虑均占高于75%,急躁、悲观、绝望、无奈、孤独均超过50%;需求心理护理达86%,需要医患者交流达63%。结论血透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存在着显著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提高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保持健康的心态。
廖秋雄符可文周菜珠
关键词:老年人血液透析社会心理分析护理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减少和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确保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堵住率进行比较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后的数据设为实施组,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前的数据设为对照组。结果实施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329,P〈0.01),实施组护理不良事件堵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64,P〈0.05)。结论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减少和消除护理不良事件有显著效果,为健康体检人群提供了一个安全、满意的体检环境,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梁巧莹陈爱廖秋雄廖梅陈玲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
认知行为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途径。方法随机抽查在我院做年度健康体检的机关干部和企业职工,进行有针对性认知及不良生活行为的健康调查和教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体检人群认知水平升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良好生活行为提高,患病率降低。结论人们的健康状况与其健康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通过认知行为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患病率,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符可文陈赤霞廖秋雄黄丽霞
关键词:健康体检认知干预不良生活行为
我院体检中心的服务理念与运作
2008年
为了满足各阶层的保健医疗需求为目的,我院于2003年底创建了健康体检中心,立足于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通过对人群进行健康筛查,做好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使健康人更健康,使亚健康人回到健康人群,努力帮助人群将疾病控制在疾病出现之前,经过几年的不邂努力,得到了本地区人民群众的认可,逐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健康生活标准有了高质量追求,渐发展扩大了业务范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现报告如下:
陈彩英廖秋雄陈赤霞
关键词:体检中心
早期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同时早期实施系统的、规范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结果康复组患者入院后30dFugl^Meyer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实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能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廖秋雄符可文张小红
关键词:脑梗死肢体康复早期干预
健康教育对不同职业人群高脂血症知识认知和预防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不同职业人群高血脂症知识认知和预防行为的影响,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986名公安干警、教师、工人3种不同职业的健康体检人群,在其进行第1次体检时实施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体检人群在第1次体检(健康教育前)和1年后(健康教育后),其高脂血症认知和预防行为的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公安干警对高脂血症知识认知率和预防行为分别为55.2%和56.2%;教师人群分别为86.4%和85.3%;而工人较低,仅为36.7%和45.1%。健康教育干预后干警和工人高脂血症知识认知和预防行为优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师组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不同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人群对高脂血症知识认知和预防行为。
符可文陈赤霞林少梅廖秋雄
关键词:高脂血症知识认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