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永华

作品数:93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1篇骨折
  • 17篇关节
  • 10篇股骨
  • 10篇复位
  • 9篇胫腓骨
  • 9篇胫腓骨骨
  • 9篇胫腓骨骨折
  • 9篇腓骨
  • 9篇腓骨骨折
  • 8篇关节置换
  • 7篇置换术
  • 7篇骨头
  • 7篇固定术
  • 6篇肱骨
  • 6篇内固定
  • 6篇高龄
  • 5篇手术
  • 5篇人工肱骨头
  • 5篇肱骨头
  • 5篇胫骨

机构

  • 55篇西安市红十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海口市琼山人...

作者

  • 55篇廖永华
  • 28篇巩四海
  • 26篇康汇
  • 24篇黄小强
  • 23篇常尚毅
  • 15篇王新民
  • 12篇窦榆生
  • 9篇王涛
  • 7篇王卫东
  • 6篇师建军
  • 5篇孙银娣
  • 4篇王效东
  • 4篇刘西纺
  • 4篇乔锋
  • 4篇王更利
  • 3篇党馥珍
  • 3篇何玲玲
  • 2篇郝定均
  • 2篇谢恩
  • 2篇段宁

传媒

  • 10篇陕西医学杂志
  • 10篇第七届西部骨...
  • 4篇中医正骨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第九届西部骨...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全国第二届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合式胫腓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廖永华常尚毅党馥珍郝定均黄小强
关键词:胫骨骨折腓骨骨折小夹板手术治疗
抗凝并早期被动活动预防膝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
目的:寻找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最佳预防方案,评价围手术期抗凝并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人工...
黄小强廖永华巩四海康汇
关键词:运动疗法持续被动性关节成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克氏针撬拨担撑配合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2012年
目的:观察克氏针撬拨担撑配合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克氏针撬拨担撑配合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9例,男38例,女11例。年龄22~57岁,中位数32岁。按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Ⅱ型40例,Ⅲ型9例。合并伤:侧副韧带损伤12例,半月板损伤23例。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7例行自体髂骨植骨,12例行同种异体骨植骨。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0个月,中位数24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5~9个月,中位数6个月。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16例,可4例。结论:采用克氏针撬拨担撑配合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植骨量少、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汇余斌王涛廖永华
关键词:胫骨骨折胫骨平台内固定器
单臂半环式三维固定胫腓骨骨折支架的生物力学实验及临床应用
2006年
为观察自制单臂半环胫腓骨骨折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和临床疗效,选择成人离体新鲜骨1具,新鲜牛胫腓骨4具(其中2具备用),分别制作成斜形、横断形、粉碎性骨折模型,以骨折复位器模拟临床治疗方法将之复位固定后,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分别对3种模型模拟骨折固定后的6种受力状态(施加轴向拉伸力、轴向压缩力、前后向弯曲压力、侧向弯曲压力、左扭转力、右扭转力)进行试验,观察骨折端位移,分别记录试验数据、坐标曲线图。同时对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对骨折复位固定后的模型施加较常规外力可增加数倍的力,骨折复位固定器及骨折端本身的位移数均在许可范围。经50例临床应用观察,骨折全部愈合。表明该复位固定器设计力学结构合理,无偏心应力,具有弹性固定功能,性能稳定,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效果的作用。且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实用。
巩四海师建军王卫东廖永华康汇何玲玲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带大转子柄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13.5个月,优17例、良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7%。结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在短时间内进行床上功能锻练,早期下地负重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王新民李琼黄小强廖永华
关键词:老年人
双向牵引治疗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2005年
目的:对双向牵引治疗髋关节中心性脱位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方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治疗60例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结果:随访60例患者,通过双向牵引治疗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88%。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后遗症及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一种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治疗方法之一。
王更利段宁常尚毅廖永华
关键词: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髋关节功能恢复生物力学原理优良率
早期无痛功能锻炼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早期无痛分阶段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2004年7月~2010年5月对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患者42例(其中男18例,女24...
黄小强廖永华常尚毅刘西纺
关键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肩关节功能
文献传递
改良POSSUM评分预测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风险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OSSUM)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65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病例资料500例,用改良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计算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照该组患者实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判断该量化评估表是否适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风险判断。结果:根据资料统计,该组患者术前平均生理学评分18.23±2.67分,平均手术严重度评分13.12±3.26分,经预测并发症发生率平均23.2%,病死率平均1.6%;据病例资料和随访实际发生并发症108例(21.6%),经χ2检验,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患者住院期间死亡7例(1.4%),经χ2检验,预测值亦接近于实际值。结论:改良POSSUM评分表基本适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前风险量化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黄小强巩四海廖永华常尚毅樊靖峤
关键词:髋骨折外科学手术后并发症
中医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对比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U型石膏加后托固定治疗三踝骨折68例,对照组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68例作对照.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3.2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本病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王新民黄小强廖永华
关键词:中医治疗手法复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踝关节功能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2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结果:22例经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后,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也未出现肱骨头脱位或半脱...
巩四海廖永华康汇王新民
关键词:肱骨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