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国云

作品数:25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高原肺水肿
  • 13篇肺水肿
  • 6篇疗效
  • 3篇动脉
  • 3篇心脏
  • 3篇缺氧
  • 3篇吸入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高原病
  • 3篇肺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脏病
  • 2篇氧化氮
  • 2篇氧气
  • 2篇氧气治疗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原脑
  • 2篇早期诊断标准
  • 2篇增多症
  • 2篇上呼吸道

机构

  • 2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25篇廖国云
  • 12篇李素芝
  • 11篇牟信兵
  • 10篇郑建保
  • 7篇郑必海
  • 7篇杨定周
  • 7篇王宇亮
  • 6篇黄学文
  • 5篇孙泽平
  • 4篇闫春城
  • 4篇董学文
  • 4篇鲁茸七林
  • 4篇陈彬
  • 3篇杜翔
  • 3篇陈有
  • 3篇李尚师
  • 2篇张进军
  • 2篇刘晓波
  • 2篇谭健
  • 2篇刘斌

传媒

  • 6篇高原医学杂志
  • 4篇西藏科技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成都军区医院...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第六届国际高...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六次全国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生素在治疗高原肺水肿中的合理应用
2009年
孙泽平李素芝郑必海黄学文炜桑董学文廖国云
关键词:高原肺水肿滥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感染肺部感染
高原地区220例青年官兵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对海拔4700m~5300m220名一线边防官兵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有126例有不同程度心电图改变,阳性率为57.27%,异常改变31例,阳性率14.00%,认为高海拔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缺氧,缺氧是导致心肌损害,心电图异常的基本原因。
曲涛李素芝廖国云陈艳峰
关键词:心电图
成人高原心脏病──心肌缺血型
1998年
本文阐述了高原心脏病一心肌缺血型单独列为一型的必要性及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和治疗,并提出对本病命名建议。
张进军廖国云牟信兵
关键词:高原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缺氧心脏病
高原肺水肿并发肺栓塞的机理及诊治初探(附2例报告)
2003年
高原肺水肿是因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对高原低压性缺氧环境不适应,产生肺动脉高压、肺循环障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大量渗至肺问质或(和)肺泡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原病,是高原病中的急重症之一,其起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常因发生多种并发症而致死亡。高原肺水肿并发肺栓塞发生率低,但病情危重,为做到早期诊治,减少死亡,现将其发生的机理及诊断治疗作一初步探讨。
廖国云郑建保夏德莎杜翔牟信兵
关键词:高原肺水肿肺栓塞发病机理肺动脉高压肺循环障碍病例分析
高原肺水肿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及其规范化治疗初步探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通过高原肺水肿(HAPE)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对其规范化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400例HAPE患者或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速尿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D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左旋精氨酸治疗,并对4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包括副作用及肝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对其中安全、疗效显著的一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结果 4种治疗方案对HAPE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通过对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B组均显著低于A组、C组及D组(P<0.01或P<0.05),A组、C组及D组之间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4种治疗方案安全性比较,C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及D组(P<0.01),A组、B组及D组之间副作用及4组肝肾功能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以吸氧、地塞米松、氨茶碱、速尿组成的HAPE治疗方案具有使用方便、高效、安全的特点,可作为HAPE规范化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李素芝郑必海闫春城王宇亮郑建保陈彬廖国云董学文杨定周鲁茸七林
关键词:高原肺水肿
高原脑水肿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及其规范化治疗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疗效,初步探索高原脑水肿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HACE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C组,A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治疗,B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乙酰唑胺治疗,C组给予吸氧、β-七叶皂甙、甘露醇、速尿治疗,并对3组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症状缓解时间、CT影像上脑水肿征象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A组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3种治疗方案安全性比较,A组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方案具有安全、疗效显著的特点,可以作为高原脑水肿规范化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闫春城李素芝王宇亮郑必海郑建保陈彬廖国云董学文杨定周鲁茸七林
关键词:高原脑水肿
速尿和氨茶碱对小猪再缺氧损伤的预防效果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寻找预防缺氧动物吸入纯氧后再损伤的药物。 方法  15只自平原空运至高原 (36 5 8m)的小猪被分为 3组 :对照组、速尿组和氨茶碱组。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法 ,观察猪吸入纯氧后恢复吸空气前静推氨茶碱或速尿对再缺氧损伤的预防效果。 结果 对照组动物肺动脉平均压在吸入 10 0 %氧气后即明显下降 ,在突然停止吸氧而改吸室内空气后 ,下降的肺动脉压逐渐回升 ,5min后恢复到吸氧前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 ,肺动脉压继续攀升 ,15min时肺动脉压达最高点 ,明显高于吸氧前水平。与此同时 ,动脉血氧分压较吸氧前低。而当猪在停止吸氧的同时 ,静推氨茶碱或速尿后 ,下降的肺动脉平均压虽有所回升 ,但回升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停止吸氧 30min时 ,仍低于吸氧前水平。 结论 猪存在再缺氧损伤 ,速尿、氨茶碱均可预防缺氧动物再缺氧损伤。
牟信兵廖国云高钰琪刘福玉郑建保陈有
关键词:氨茶碱呋塞米肺动脉速尿小猪
吸入NO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6例疗效观察
目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gltitude polycthemia,HAPC)是由于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的一种慢性高原病。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不稳定,停止治疗后病情容易复发甚至加重。本文观察了吸入NO...
孙泽平李素芝廖国云郑必海杜翔郑建保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NO
文献传递
高原肺水肿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及内源性洋地黄因子含量变化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心功能改变在高原肺水肿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六导生理记录仪、切面超声心动图仪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了高原肺水肿患者心脏结构、功能、血气及血清内源性洋地黄因子含量,并同高原健康人进行了对比。结果:高原肺水肿患者发病时,外周血中内源性洋地黄因子含量明显下降;肺水肿患者左室舒张末经明显缩小,右室舒张末经、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内径均明显增宽,射血分数、心搏量、心输出量下降。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发病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牟信兵肖德全肖琦廖国云
关键词:肺水肿内源性洋地黄因子
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03年
评价冬眠心肌在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经胸壁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观察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轻中度心衰患者左室心肌对逐渐增加剂量的多巴酚丁胺负荷呈明显的收缩双相反应。结论 :冬眠心肌是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直接导致左室功能受损及泵衰竭的发生。
彭献波牟信兵何峰廖国云郭艳琼宋强华
关键词: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左室心肌多巴酚丁胺冬眠心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