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旅游
  • 2篇遗产
  • 2篇旅游开发
  • 2篇节事
  • 2篇节事活动
  • 1篇遗址
  • 1篇营销
  • 1篇营销模式
  • 1篇文化线路
  • 1篇文化遗址
  • 1篇历史街区
  • 1篇旅游产品
  • 1篇旅游空间
  • 1篇街区
  • 1篇京杭大运河
  • 1篇景观
  • 1篇景观生态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廉华
  • 2篇余青
  • 2篇汪芳
  • 2篇童碧沙
  • 2篇殷平
  • 2篇吴必虎

传媒

  • 2篇华中建筑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线型旅游空间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被引量:23
2007年
在旅游地空间结构和相关"线"状空间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先进理念"文化线路",提出"线型旅游空间"概念,界定为基于遗产保护进行旅游开发的旅游地空间类型。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将其空间特征总结为历史悠久、跨越区域、文化多元和产品趋同等4个主要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大运河旅游规划的启示,应树立保护为先的理念,在全局的视角下避免目前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趋同的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差异性定位;同时,基于大运河的大尺度、跨区域性,提出建立相应机构加强协调管理,并进行流域联合营销和区域联合营销。
汪芳廉华
关键词:文化线路旅游空间京杭大运河
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被引量:110
2004年
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对蓬勃发展中的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态势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这一研究主要从城市节事活动的主要类型、现状评价、基本规律、讨论与建议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节事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经济效益及效益机理评估、节事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节事运作模式等方面 ,研究范围较狭窄。节事活动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类型多而举办历史短 ,政府干预多而市场作用发挥不足 ,主题重复与文化、经济结合不紧密 ,节事活动运作模式多样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我国节事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
余青吴必虎殷平童碧沙廉华
从功能导向研究历史街区旅游开发
本文对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文章从旅游空间介入的角度,将不同种类的功能加以整合,提出活态博物馆式、城市客厅式、旧瓶新酒式三大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以无锡古运河历史街区、无锡惠山古镇历史街区和上海新天地历史街区...
廉华
关键词:文化遗址历史街区旅游开发
中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研究综述被引量:72
2005年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对呈明显上升趋势的中国节事活动研究状况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这一研究重点是从节事活动的概念界定和分类,节事活动的作用、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节事活动的经济学分析,节事活动经营模式,发展展望等几个方面加以讨论。文章试图通过研究综述来了解中国节事活动研究的现状、特点、进展和发展方向。研究表明,目前国内节事研究尚不够系统化,视野较狭窄,仍较多集中在城市节事的某个侧面进行局部的分析。据此,文章提出要加强节事活动理论和方法研究,特别要重视对节事活动的规划、组织、营销、管理和影响研究。
余青吴必虎廉华童碧沙殷平
关键词:节事活动营销模式旅游产品
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被引量:21
2007年
基于目前人类活动带来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破碎化的问题,结合景观生态、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出现的绿道、生态廊道、遗产廊道、文化线路、风景道等系列相关理念,该文将上述概念统称为"线型空间"。这是一种空间研究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角度,为实现自然及人文景观延续性、生态建设和遗产保护区域化而提出的空间解决方案。并在回顾线型空间各概念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其相互关系。这些概念体现了生态性、网络化、人本性和参与性等理念。最后,文章提出了线型空间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多种认知角度相结合、多种功能相统一、多方合作,尤其对跨区域空间研究具有非凡意义。
汪芳廉华
关键词:景观生态旅游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