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茂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炎
  • 8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疗效
  • 4篇重型
  • 4篇重型肝炎
  • 4篇肝炎患者
  • 3篇血清
  • 3篇人工肝
  • 3篇人工肝支持
  • 3篇人工肝支持系...
  • 3篇慢性
  • 3篇耐药
  • 3篇结核
  • 3篇病毒
  • 2篇丁型
  • 2篇胸腺肽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透明质酸
  • 2篇凝血

机构

  • 14篇川北医学院附...
  • 7篇川北医学院
  • 7篇冶金部
  • 1篇都江堰市人民...

作者

  • 21篇常茂华
  • 15篇梅小平
  • 13篇李健
  • 10篇敬雪明
  • 9篇熊良仕
  • 7篇曾跃
  • 6篇唐宁
  • 3篇赵仕弟
  • 2篇赵仕第
  • 2篇王进
  • 2篇周仲辉
  • 1篇陈志冰
  • 1篇胥碧芬
  • 1篇梁润琴
  • 1篇王进
  • 1篇李健
  • 1篇贾学元

传媒

  • 9篇川北医学院学...
  • 3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33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梅小平曾跃敬雪明常茂华李健唐宁谭赤县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肝损程度、HBVDN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与肝损程度及HBV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107例乙型肝炎患者均做肝穿确定肝组织损害程度,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HBVDNA含量。结果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随肝损程度加重,血清的IL-6、IL-8、TNF-α含量随之增加。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梅小平敬雪明李健常茂华曾跃
关键词:乙型肝炎DNA含量肝组织损害IL-8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临床效果评估
2004年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率、临床特点、机制及防治。方法 对 4 1例经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分别在 1、3、6月时观察血清ALT、HBeAg、抗HBe、HBVDNA变化情况。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出现HBeAg至抗HBe转换者为Ⅰ组 ;未出现者为Ⅱ组 ,对比两组患者停药 1、3、6月后ALT、HBV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停药 1、3、6月时 ,Ⅰ、Ⅱ组ALT异常率分别为 11.1%和 15 .6 % (P >0 .0 5 )、11.1%和 34.3% (P >0 .0 5 )、2 2 .2 %和 6 2 .5 % (P <0 .0 5 ) ;HBVDNA转阳率为 11.1%和2 5 .0 % (P >0 .0 5 )、11.1%和 4 0 .6 % (P >0 .0 5 )、33.3%和 71.8% (P <0 .0 5 )。结论 对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因发生血清转换而停药 ,都应继续监测肝功能 ,发生e抗原转换者 ,复发率低。
梅小平敬雪明曾跃李健常茂华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转氨酶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血电解质变化及原因分析
1998年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血电解质变化及原因分析熊良仕赵仕弟王进梅小平常茂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637007)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我国常见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典型病例临床上经过发热、休克、少尿、多尿以及恢复五期,而各病期电解质变化情况较为...
熊良仕赵仕弟王进梅小平常茂华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电解质血清
胸腺肽对治疗耐多药性肺结核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治疗耐多药性肺结核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6例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3AMIDZOE/6DEO,强化期3个月,继续期在痰菌阴转6个月后停药。治疗组在强化期用胸腺肽100mg加入100ml0.9%氯化纳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4周后改为每周3次,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6、9个月痰菌阴转率均为78.8%,明显高于对照组(51.5%,4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空洞闭合率72.7%,明显高于对照组(48.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用于辅助治疗耐多药性肺结核能增强疗效。
梅小平谭赤县敬雪明李健常茂华
关键词:胸腺肽肺结核耐药性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细菌性脑膜炎致病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谱的变化。方法对1996-2004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例进行脑脊液和血培养,并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316例患者的276份脑脊液和269份血标本中共分离出62株致病菌。葡萄球菌最多占30.6%(19/6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4.5%(9/62)、脑膜炎奈瑟菌占11.3%(7/62)和B组链球菌占9.7%(6/62)。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83.3%,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也逐渐升高。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87.5%以上,且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呈逐年增高趋势。结论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脑膜炎奈瑟菌是主要致病菌。细菌耐药性普遍增加。
梁润琴常茂华胥碧芬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致病菌耐药性
乙型肝炎患者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被引量:4
2000年
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其发南机制目前仍未彻底阐明.近年来美国学者 Linen et al,Simons et al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炙现了新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先前我门的研究发现川北地区存在 HGV 感染,HGV 感染病例肝损伤轻,预后好.在重型肝炎组中 HGV 感染病例病死率较低,预后好.国内一些学者对乙肝患者感染 HCV,HDV
熊良仕唐宁常茂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丁型戊型庚型
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抗乙肝病毒疗效观察
1998年
本文报道了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阿昔洛韦10g,胸腺肽16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治疗2月,共治疗33例,治疗结束后,治疗组HBeAg阴转16例,阴转率5517%,HBVDNA阴转18例,阴转率5454%。对照组HBeAg阴转率952%(2/25),HBVDVA阴转率909%(1/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是一种有效、价廉、使用方便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梅小平熊良仕李建常茂华
关键词:胸腺肽疗效乙型肝炎联合用药
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对重型肝炎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选择重型肝炎36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和GH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分析各型重型肝炎与血清胰岛素、ISI和GH的关系。结果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和GH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并随亚急性重型肝炎(亚重肝)、急性重型肝炎(急重肝)、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的病情加重而升高,重型肝炎患者ISI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着亚重肝、急重肝、慢重肝的次序降低。慢重肝的空腹血清胰岛素和GH水平显著高于亚重肝(P<0.05);亚重肝、急重肝、慢重肝的肝损害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系(r=0.537,P<0.01),与GH水平呈正相关系(r=0.317,P<0.05),与ISI呈负相关系(r=-0.412,P<0.01),ISI与GH呈负相关系(r=-0.3765,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GH血症,他们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其预后有关。
梅小平敬雪明曾跃李健常茂华
关键词: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激素水平亚急性重型肝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429例重症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对重症肝炎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429例重症肝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29例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207例,感染率48.25%,最常见的感染为腹腔感染(42.32%),其次为胃肠道(23.65%);感染菌株G-杆菌占72.97%,G+球菌占21.62%,真菌占5.41%;医院感染组病死率为69.08%,高于无感染组的40.9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肝炎患者易并发医院感染,而且是促进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周仲辉常茂华李健王进
关键词:医院感染重症肝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