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旭红

作品数:50 被引量:32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烟粉虱
  • 14篇粉虱
  • 12篇B型烟粉虱
  • 10篇水稻
  • 10篇基因
  • 10篇存活
  • 7篇转BT基因水...
  • 7篇基因水稻
  • 6篇潜蝇
  • 6篇胁迫
  • 6篇高温
  • 6篇斑潜蝇
  • 5篇三叶草斑潜蝇
  • 5篇种群
  • 4篇入侵
  • 4篇生殖
  • 4篇抗虫
  • 4篇抗虫性
  • 4篇番茄
  • 4篇飞虱

机构

  • 25篇中国计量学院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计量大学
  • 3篇湖北大学
  • 3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8篇崔旭红
  • 11篇商晗武
  • 10篇蔡冲
  • 9篇张国安
  • 6篇万方浩
  • 6篇焦晓国
  • 5篇谢明
  • 5篇李红亮
  • 4篇朱敏
  • 3篇郑丹
  • 3篇涂巨民
  • 3篇于奎峰
  • 3篇蒲桂林
  • 2篇陈军
  • 2篇刘万学
  • 2篇俞晓平
  • 2篇罗晨
  • 2篇季璐
  • 2篇陈阳
  • 2篇赵永旭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第一届全国生...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杂草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湖南化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和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B-biotype)是先后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两者的形态、危害特征及生活史...
崔旭红谢明万方浩
关键词:B型烟粉虱温室白粉虱存活生殖
文献传递
转Bt基因水稻抗虫性研究及其对田间昆虫生物群落的影响
本文以转Bt基因/[cryIA/(b/)//cryIA/(c/)/]水稻恢复系明恢63的后代及其所配制的转Bt基因水稻汕优63//Bt为材料,明恢63、汕优63为对照品种,系统研究了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幼虫Chi...
崔旭红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抗虫性节肢动物群落水稻花粉
文献传递
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存活以及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被引量:60
2008年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温室白粉虱成虫在37~43℃暴露1h后雌虫产卵量由62.4粒下降到1.5粒,45℃暴露1h后停止了产卵活动;导致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后代50%和90%个体死亡的温度分别相差1.6℃和4.1℃。【结论】B型烟粉虱成虫的耐热性高于温室白粉虱,高温对B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要小于温室白粉虱,这有利于B型烟粉虱种群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发生。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高温适应性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温对两者生殖适应性的影响是导致它们种群季节动态格局和分布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崔旭红谢明万方浩
关键词:B型烟粉虱温室白粉虱存活生殖
莲缢管蚜对水葫芦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室外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不同生育期的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对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缢管蚜成虫对水葫芦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水葫芦植株鲜重减轻,总叶片数和新芽数减少,叶片枯萎数增加。低密度莲缢管蚜对水葫芦根和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当莲缢管蚜密度大于20头·株-1时抑制效果显著,且随着作用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莲缢管蚜虽然对水葫芦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其食性广泛,很可能会危及其他相邻水生植物,因此作为水葫芦天敌控制水葫芦生长的可行性还有待深入研究。
董原赵永旭陈韦崔旭红商晗武
关键词:水葫芦莲缢管蚜
一种利用PCR-RFLP技术快速鉴定斑潜蝇近似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PCR-RFLP技术快速鉴定斑潜蝇近似种的方法,属于昆虫种类鉴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样品DNA的提取;(2)按昆虫COII基因通用引物进行COII基因的PCR...
商晗武赵永旭崔旭红俞晓平
文献传递
Q型烟粉虱化学感受蛋白CSP1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征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克隆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化学感受蛋白1(chemosensory protein 1,CSP1)基因,诱导表达Q型烟粉虱CSP1重组蛋白(以下简称Bt CSP1),研究其与主要寄主植物挥发性气味分子的结合特性。【方法】利用全长引物通过RT-PCR扩增并克隆Q型烟粉虱CSP1基因ORF全长,连接并构建p ET-30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入BL21(DE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并用IPTG诱导表达Bt CSP1重组蛋白。收集菌液后超声破碎细胞,离心取上清,经Ni2+-琼脂糖柱结合梯度浓度咪唑洗脱纯化后,经PBS反复透析获得重组蛋白,并用Bradford法测定重组蛋白浓度。采用常见的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1-NPN)荧光探针作为报告子,利用荧光竞争结合法研究重组Bt CSP1蛋白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功能。首先用1 mmol·L-1 1-NPN滴定Bt CSP1蛋白溶液,直至蛋白最大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值完全猝灭为止,然后再以各供试配基滴定Bt CSP1-1-NPN体系,通过配基竞争猝灭1-NPN最大发射波长,并用Scatchard等方程计算表征Bt CSP1与配基亲和力大小的解离常数KD。【结果】克隆了Q型烟粉虱CSP1基因ORF全长,经双酶切和连接构建了p ET-30a(+)/CSP1重组质粒,在IPTG终浓度为1 mmol·L-1的条件下诱导获得了Bt CSP1重组蛋白,Ni2+-琼脂糖柱纯化透析后测定重组蛋白浓度,稀释至1.5μmol·L-1作为工作浓度。在荧光光谱试验中,Scatchard方程线性化后(相关系数达到0.9967),显示Bt CSP1与1-NPN的解离常数K1-NPN为2.78μmol·L-1,结合位点数n为0.82,表明两者结合较好,且基本是1:1结合,适合作为本试验中竞争性荧光结合试验的报告子。在荧光竞争结合试验中,有多种供试植物挥发物分子能使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到50%以下,其中包括能引起烟粉虱趋避行为的化合物,如3-蒈烯、p-伞花烃、顺-3-己烯-1-醇和α-蒎烯(KD值分别为26.47、39.43、54.01和83.46μmol·L-1),且3-蒈烯具有较强的竞争结合能力,能在200μmol·
吴帆张晓曼赵磊崔旭红李红亮罗晨
关键词:烟粉虱化学感受蛋白原核表达植物挥发物
短时高温暴露对褐飞虱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明确短时高温暴露对褐飞虱成虫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为褐飞虱种群发生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初羽化24 h内的褐飞虱成虫,辨别雌、雄后放入平底玻璃管内,每管5对,置于水浴循环仪中进行高温暴露处理,设置6个靶标温度,分别为33、35、37、39、39.5和40℃,误差范围0.02℃。高温处理时以25℃为起点温度,然后以0.1℃/min的速度上升至靶标温度,待靶标温度恒定后,在靶标温度下处理2 h。处理结束后,将褐飞虱转移到25℃的人工培养箱中,1 h后观察记录其存活情况,以未经过高温处理的褐飞虱成虫为对照。随后研究其存活率、产卵量及后代存活能力是否发生变化。【结果】33—37℃对褐飞虱雌、雄虫的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而39—40℃下暴露2 h,雌、雄虫的存活率显著下降,其中39.5℃下暴露2 h,雌、雄虫存活率均低于50%,40℃下暴露2 h,雌、雄虫存活率仅为4.5%—6.7%,且成虫存活时间不足24 h;不同高温暴露2 h后,褐飞虱雄成虫逐日存活率曲线坡度较雌成虫陡;在35—39.5℃范围内暴露2 h,褐飞虱的产卵前期有所延长,尤其在39.5℃下暴露2 h,每头褐飞虱雌虫的平均产卵前期达6.3 d,与对照(25℃)的产卵前期3.5 d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在35和39℃暴露2 h,产卵前期显著延长,分别达到4.4和4.4 d(P<0.05);高温暴露对褐飞虱雌成虫产卵量也有明显的影响,33、35、37、39及39.5℃分别暴露2 h,每雌产卵量显著从25℃的365.5粒下降至165.4、194.6、146.7、301.6和234.7粒(P<0.05);高温暴露对褐飞虱后代孵化率和性比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后代总存活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上升,F1代若虫总存活率由对照(25℃)的80.4%下降至61.8%—75.5%;褐飞虱成虫在33—39.5℃高温下暴露2 h,其F1代若虫总存活率比对照均下降,而除35℃(75.5%)外,其他温度暴露后,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40℃下褐飞虱停�
李干金徐显浩张海亮朱敏崔旭红
关键词:褐飞虱存活生殖
转Bt基因水稻对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被引量:10
2008年
为明确转cry1Ab/cry1Ac基因汕优63水稻(汕优63/Bt水稻)对靶标害虫—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观察的方法对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的致死性及其对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进行了研究。室内离体植株测定结果表明,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具有很好的抗性,1龄幼虫取食汕优63/Bt水稻48h和72h后的死亡率由31.5%上升到95.6%,3龄幼虫的死亡率由2.7%上升到67.9%,汕优63/Bt水稻对1龄幼虫的致死效应高于3龄幼虫,但没有二化螟能在汕优63/Bt水稻上完成世代发育。在田间,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在汕优63/Bt水稻上造成的白穗率和卷叶率分别为0.38%和0.24%,显著低于对照,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性。
崔旭红张国安
关键词: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抗虫性
转Bt基因水稻对稻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02年
崔旭红焦晓国张国安涂巨民徐才国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稻飞虱蜘蛛种群数量
转Bt基因水稻抗虫性测定
2002年
采用人工接虫方法,鉴定了转 Bt 基因水稻对三化螟的抗虫性;同时在田间自然感虫条件下系统调查了转 Bt 基因水稻对稻田两类主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抗性。结果表明:转 Bt 基因水稻对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抗虫效果;对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不具抗虫效果。
焦晓国张国安涂巨民崔旭红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抗虫性鉴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