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婧

作品数:26 被引量:180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7篇系统性红斑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 7篇狼疮
  • 7篇基因
  • 7篇红斑
  • 7篇红斑狼疮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农村
  • 3篇皮肤
  • 2篇大学生
  • 2篇样本量
  • 2篇烧伤
  • 2篇农村居民
  • 2篇皮肤烧伤

机构

  • 2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省立医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 1篇怀远县卫生防...
  • 1篇肥西县卫生局

作者

  • 26篇尹婧
  • 22篇叶冬青
  • 8篇张国庆
  • 8篇郝加虎
  • 6篇杨仕贵
  • 6篇黄芬
  • 6篇李向培
  • 5篇张永青
  • 5篇徐元勇
  • 5篇朱继民
  • 5篇胡以松
  • 5篇陈东周
  • 4篇方益荣
  • 4篇张学军
  • 3篇沈善峰
  • 3篇李诚让
  • 2篇刘慧慧
  • 2篇姚应水
  • 1篇王茜
  • 1篇郝家虎

传媒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安徽体育科技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第二届全国伤...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间的交互作用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RANTESSNP及其受体CCR5Δ32突变之间交互作用对SLE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146例确诊的SLE患者和159例正常人对照。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研究对象RANTES启动区SNP及其受体CCR5Δ32突变频率。结果RANTES-403G/G、-28C/C和CCR5/CCR5同时出现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72.6%,58.5%(P<0.01,OR=1.88)。单体型Ⅲ(RANTES-403A,-28C)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11.5%比16.5%,P<0.05)。病例组单体型IV(RANTES-403A,-28G)实际频率0.9%高于理论频率0.3%(P<0.05)。有肾损害组RANTES-403位点突变等位基因A频率低于无肾损害组和对照组(1.49%比15.62%,1.49%比17.9%,均P<0.05)。RANTES-28位点突变等位基因G、突变等位基因CCR5Δ32频率在3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ANTES两个SNPs存在着连锁不平衡,RATNES二位点SNP及CCR5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同时携带RANTES-403G/G,-28C/C,CCR5/CCR5基因型的个体可能更易患SLE。RANTES-403位点可能与SLE肾损害有关。
叶冬青杨仕贵李向培胡以松尹婧张国庆朱继民陈东周
关键词:RANTESCCR5基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频率系统性红斑狼疮
14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转归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预后研究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 14 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与疾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加快、收缩压升高和舒张压升高、抗核抗体、抗ds DNA抗体 ,补体C3降低、C反应蛋白阳性、SLE复发、起病急、胸膜炎、神经系统异常和并发器质性脑综合征与SLE预后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SLE患者的治疗结局有关的检验指标为心动过速、舒张压升高、补体C3降低、抗ds DNA抗体、SLE复发、并发器质性脑综合征 ,其OR值分别为 2 .2 8、2 .34、2 .4 2、2 .4 7、1.98和 5 .5 6。结论 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多样 ,心动过速、舒张压升高、补体C3降低、抗ds DNA抗体阳性、SLE复发和并发器质性脑综合征对SLE的治疗结果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但对SLE预后的判断需综合考虑。
张永青叶冬青李向培张国庆方益荣尹婧杨仕贵胡以松
关键词:器质性舒张压
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伤害调查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特点,为体育专业大学生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不同年级分层整群抽样,采用自编调查表对安徽省2所高等院校1~4年级体育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为60.53%,一、二年级学生伤害发生率为56.81%,三、四年级学生为67.31%(P<0.01);<20岁伤害发生率为56.10%,≥20岁为72.02%(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伤害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学校类型和压力状况;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伤害比例最高;伤害主要发生在上课中;受伤的原因主要为动作不规范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运动伤害的健康教育,针对运动伤害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
张万军陈新民叶冬青刘翔尹婧黄芬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
合肥市大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6
2002年
目的 研究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干预措施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现况调查方法 ,对合肥 4所大学学生4 52 9名进行伤害调查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大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为 52 .62 % ,前 5位伤害发生率依次为 :碰擦伤 (2 4 .62 % )、跌伤(1 6 .78% )、刀或锐器刺伤 (1 2 .48% )、骨头或鱼刺等卡喉伤 (1 1 .70 % )和烧烫伤 (7.99% )。伤害的发生与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科别、家庭人均收入、与亲属共同生活情况等有密切关系。但与家庭住址、是否独生子女无明显关系。结论 预防大学生伤害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强化学生安全卫生教育 ,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宋玉梅陈道俊尹婧张会叶冬青
关键词:大学生流行病学特征
白癜风危险因素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影响白癜风发病环境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 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饮酒 (OR =2 99)、精神紧张 (OR =2 19)、饮食不规律 (OR =4 3 7)、喜食辛辣 (OR =3 83 )、外伤 (OR =2 5 8)、经常接触农药 (OR =3 2 1)、接触油漆原料 (OR =3 0 2 )与白癜风发病呈正相关 ,适度阳光照射 (OR =0 81)、常吃蔬菜水果 (OR =0 72 )呈负相关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饮酒 (OR =3 985 )、精神紧张 (OR =4 19)、喜食辛辣 (OR =5 83 )、外伤 (OR =1 73 )是白癜风发病危险因素 ,适度阳光照射 (OR =0 71)是一种负面因素。结论 饮酒、精神紧张、喜食辛辣、外伤是白癜风发病潜在环境危险因素 。
叶冬青徐元勇童志才郝家虎尹婧张学军
关键词:白癜风饮酒
研究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样本量确定
2002年
尹婧叶冬青
关键词:样本量基因流行病学
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卫生服务状况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陈东周方益荣王在光王林徐杰张国庆张永青尹婧朱继民叶冬青
关键词:卫生服务卫生保健
抗击非典之运动处方——健身方式
2003年
尹婧季六生
关键词:运动处方健身方式年龄层次非典型性肺炎
安徽省宿州地区农村居民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了解安徽省宿州地区农村居民银屑病患病率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宿州地区农村居民进行银屑病现况调查。结果 宿州地区农村居民银屑病总患病率为 1 12 0‰。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 1 15 8‰、1 0 80‰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12 ,P>0 0 5 )。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其中 2 0~6 0岁为银屑病的高发年龄 ,占患病总数 88 4%。春、冬季节为银屑病初发或复发的高发季节 ,分别占 40 86 %、33 34 % ;银屑病的阳性家族史为 2 2 12 % (2 3/10 4)。结论 银屑病的农村居民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
徐元勇童志才沈善峰李诚让郝加虎尹婧张学军叶冬青
关键词:银屑病流行病学患病率
皮肤烧伤的流行病学现况被引量:2
2001年
目前伤害已成为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皮肤伤害尤其是烧伤在伤害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本文介绍皮肤烧伤的一般情况、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和预防等方面的现况。
尹婧
关键词:创伤流行病学烧伤致病原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