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绍年

作品数:7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汉语
  • 3篇马氏文通
  • 3篇古汉语
  • 3篇汉语语法
  • 3篇《马氏文通》
  • 2篇语法
  • 2篇语法研究
  • 1篇道法
  • 1篇道法自然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思想
  • 1篇动词
  • 1篇学术价值
  • 1篇用法
  • 1篇语法史
  • 1篇语法系统
  • 1篇语法演变
  • 1篇语式
  • 1篇语言学
  • 1篇中国学术思想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宋绍年
  • 1篇郭锡良

传媒

  • 2篇古汉语研究
  • 1篇中国语文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珠江论丛
  • 1篇中国语言学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7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语法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历程,总结了各个时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文章指出古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构建系统、语法演变的描写研究、重视理论寻求解释三个历史阶段,目前第三个阶段正方兴未艾。[
宋绍年郭锡良
关键词:语法研究古汉语语法演变描写历史阶段
全文增补中
吸收与创新——《马氏文通》介词和连词问题的研究给我们的启迪被引量:3
2007年
这是本刊"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推出的第三组笔谈,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郭锡良先生的文章从戴震的"学有三难"入手,讨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指出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语言学传统,我们学习西方语言学,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理论方法,以用于我们的汉语和其他中国语言的研究实践,而不是邯郸学步,套用他们的教条和研究成果。宋绍年先生的文章点评了《马氏文通》对介词和连词问题的研究,指出马氏的句读理论是在吸收西方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一方面马氏套用了西方语法的标准和结论,另一方面又能根据汉语的特点加以改造,马氏的做法给了我们重要启迪。崔彦博士的文章从"二等字与来母的关系"、"李方桂的二等介音"两个方面评述了上古二等r介音的研究成果,强调从谐声字不能为上古二等韵构拟带l-的复辅音声母,r介音的构拟是虚拟性的,都不是确证。
宋绍年
关键词:《马氏文通》汉语介词连词汉语语法语法系统句子类型
论《马氏文通》的理论基础——纪念《马氏文通》发表一百周年被引量:12
1998年
马建忠是中国近代重要的爱国思想家、外交家,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文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百年后重读《文通》,依然能够给我们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启示。《文通》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泰西的葛郎玛,而是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文通》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学,它是中国学术思想摆脱中世纪的羁绊,走向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文通》
宋绍年
关键词:历史比较语言学
汉语结果补语式的起源再探讨被引量:42
1994年
汉语结果补语式的起源再探讨宋绍年结果补语式又称使成式,是汉语中极富表现力的一种句法结构。讨论这一句法结构的文章很多,目前意见还比较分歧。本文拟就结果补语式的来源和借以认定结果补语式产生的形式标志谈一些看法。我们所讨论的结果补语式在形式上是“及物动词+...
宋绍年
关键词:结果补语使动用法兼语式不及物动词汉语语法史古汉语语法
《马氏文通》句读论研究
本文提出:学术史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对学术名著的不断重读.实践证明,以《文通》为代表的一系列汉语语法学著作是值得重读的.《文通》是汉语语法学的一部经典,人们在语法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重读《文通》都会有新的体验,这是...
宋绍年
关键词:《马氏文通》学术价值
文献传递
中国道家思想的当代解读——论老子之道
2015年
在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下来的珍贵文献中,《老子》可谓"经典中的经典"。《老子》对中国思想的影响是全面的。司马迁用"深、远、矣"三个字评价老子及其思想是准确的,儒、道、法、兵等各家,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所谓的"道",就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出发,经过后人的阐发而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今天也是中国外交"和谐世界"理念的一个思想基础。老子的"道",包括丰富的辩证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绍年
关键词: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辩证
关于“名(代)+所+动”结构的切分被引量:10
1996年
六十年代以来,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直接导致了1984年学术界对《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重大修改。正如郭锡良先生所指出的,这一修改"最明显的是突出了短语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地位,析句时改用层次分析法"。但是,学术界的这两点共识在古汉语教学领域里的影响至今仍很微弱,特别是对层次分析法的运用更是欠缺。例如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古代汉语》教材中论到:"如果动词前面用了‘所’字,那么动词后面的‘者’字就指代行为的对象了,这时‘所’字起着指示行为对象的作用。"这种看法认为"者"和"所"
宋绍年
关键词:古代汉语主谓结构名词化切分汉语语法研究古汉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