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桢
-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木材酸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大多数木材呈酸性、木材的酸性易引起木材变色,会使木材缓慢水解,腐蚀木制品中铁固件,尤其在人造板生产中会影响树脂凝胶时间和固化速度,所以研究木材酸性对油漆化学、纸浆工业和木材加工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着重对木材酸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制定出适宜的测定方法,为合理利用木材提供可靠的依据。
- 尤纪雪宋桢
- 关键词:电位滴定
- 橡胶木兰变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孢子发芽的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对橡胶木兰变菌Lasiodiplodia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 & Maubl.分生孢子所做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成熟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中12小时发芽率为97.4%,而在自来水中为39%。在相同条件下,未成熟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和自来水中的发芽率分别为100%和42.4%。分生孢子发芽率的高低还与孢子年龄有关。
- 赵桂华宋桢
- 关键词:发芽率
- 松材线虫罹病木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通过对南京地区黑松、马尾松健康株和松材线虫罹病株的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苯醇抽出物、乙醚抽出物、1%NaOH抽出物等含量的测定,罹病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几乎不被破坏,而苯醇和乙醚抽出物含量明显下降。因此,处理后的罹病木可以用作造纸、纤维板和刨花板的原料。
- 尤纪雪宋桢何文龙赵桂华金重为王玉燕宋玉双臧秀强刘阳
- 关键词:松材线虫化学成分
- 硼化物抗流失性能的改善被引量:6
- 1997年
- 在硼化物中添加少量聚合场,用此混合溶液处理的木材,其防腐性能不受影响,而防腐剂的抗流失性能却明显得到改善,同时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本研究是一种将木材防腐和改性结合起来的处理方法,简单实用,提高了木材的使用价值。
- 宋桢尤纪雪邱肇荣
- 关键词:硼化物聚乙二醇抗流失性木材防腐
- ACB防腐剂用于竹材防霉的试验被引量:7
- 1994年
- 宋桢尤纪雪何文龙
- 关键词:防腐剂竹材防霉
- 橡胶木兰变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的形态和室内毒性试验的研究被引量:7
- 1992年
- 本文对橡胶木兰变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的形态做了详细描述。同时用5种水溶性药剂对 L.theobromae 成熟和未成熟的分生孢子做了室内毒性试验,结果表明,ACB,CCA,CCB效果最好,Napcp 次之,CB 最差。
- 赵桂华何文龙宋桢
- 关键词:毒性试验
- 区分松材线虫病材与健康材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4年
- 通过对南京地区黑松、马尾松松材线虫病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发展病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健康材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苯醇抽出物和乙醚抽出物含量却显著减少。病材乙醚抽出物含量的明显减少是松材遭受松材线虫侵袭的特征之一。在乙醚抽出物的组成上病材和健康材也存在差别,此外两者的pH值也不相同,因而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通过显色反应加以区分。
- 尤纪雪宋桢何文龙王玉嬿宋玉双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松材
- 橡胶木变色菌和霉菌的研究Ⅰ.菌种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10
- 1991年
- 本研究对诱发橡胶木材发霉、变色的变色菌和霉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到22个分离物,鉴定为10个属,分別隶属于子囊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本文对Lasiodiplodia(Botrvodiplodia)theobromae和Ceratocvstis spp在木材上的症状和形态进行了描述。有的真菌在橡胶木材上出现属首次报道。
- 赵桂华宋桢何文龙
- 关键词:橡胶木变色菌霉菌
- CCB木材防腐剂性能改善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CCB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木材防腐剂,但它的抗流失性能不如CCA,由于它是水溶性防腐剂,故处理后木材的尺寸亦不稳定。本研究采用在防腐剂中添加聚合物或树脂的方法来提高CCB的抗流失性能,使CCB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大大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在CCB中添加少量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后,铜、铬、硼的流失与不加树脂相比分别减少57.63,78.53和96,46%;木材湿胀性在弦向减少91.97%、径向减少88.34%、体积减少84,20%;处理材的抗腐力也明显提高。
- 尤纪雪宋桢
- 关键词:抗流失性改性
- 杨木上毛栓菌的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作者对杨木上的毛栓菌 (Trametes trogii Berk) 进行了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和腐朽试验。结果表明,用木材内部组织进行分离,95%的组织上长出了该菌,而用木材表面组织和担子果进行分离,在多数组织上长出了不同菌落的细菌,分别只有11%和17%的组织上得到了纯分离物。该菌在培养基上很容易产生子实体和担孢子。经显微镜检查,木材中的菌丝比在培养基上产生的菌丝更粗。经三个月的腐朽试验,该菌对杨木和马尾松木材的平均腐朽率分别为79.2%和50.8%。
- 赵桂华宋桢
- 关键词:杨木毛栓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