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振英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角膜
  • 6篇角膜移植
  • 5篇移植术
  • 5篇愈合
  • 5篇创伤
  • 5篇创伤愈合
  • 4篇移植术后
  • 4篇术后
  • 3篇形态学
  • 3篇血管
  • 3篇内皮
  • 3篇病变
  • 3篇病理
  • 2篇新生血管
  • 2篇植入
  • 2篇兔眼
  • 2篇球结膜
  • 2篇球结膜微循环
  • 2篇结膜
  • 2篇角膜内皮

机构

  • 18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18篇宋振英
  • 5篇张伟
  • 5篇蒋华
  • 2篇张康兰
  • 2篇耿明
  • 2篇张福洲
  • 1篇张福州
  • 1篇李新民
  • 1篇张卫国
  • 1篇张凤云
  • 1篇王焕旭
  • 1篇薛吉栋

传媒

  • 4篇国外医学(眼...
  • 2篇眼科研究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前卫医学情报
  • 1篇中西医结合眼...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4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发展
1990年
角膜新生血管.(简写CNV)发生于角膜外伤、角膜移植、长期戴角膜接触眼镜,以及各种角膜感染等疾患,轻者致视力降低,重者致视力丧失。关于其确切的病理、病源学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实验以动物家兔为主,参考临床患者表现.作了些初步研究:①建立CNV动物模型方法——CO2激光照射角膜诱生CNV法;②角膜新生血管荧光素钠造影;③CNV血管铸型与辅片;④采用光镜及电镜手段显示CNV发生与发展的形态学变化;
张伟宋振英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角膜外伤荧光素钠新生血管生长血管铸型角膜中央
调节机理及老视眼治疗的进展被引量:4
1993年
最近,schachar 提出新的调节理论,认为调节时悬韧带紧张,因为悬韧带在晶体赤道部附着点的不同,使晶体曲率增加。晶体逐年生长,与睫状体的距离逐渐缩短,这是老视眼的原因。用扩张睫状突部位巩膜的手术,成功地治疗了老视眼。
陈少华李忠宋振英
关键词:老视
医院如何开展科研工作
1994年
医院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医疗工作质量要提高,必须不断的前进,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开展新技术是学习重复他人的先进科研成果。针对自己临床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解决问题,这就是临床科研。一个医生单是埋头苦干当“老黄牛”是不够的。医学科研首先是把...
宋振英
关键词:预试验
兔眼角膜移植术后基质层愈合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用57只家兔建立自体与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术后24h到6个月透射电镜观察伤口部位基质层。结果显示:术后1~7d,伤口两侧角膜细胞逐渐向成纤维细胞转化,胞体增大,富含粗面内质网、微管、微丝,高尔基体发达。术后2~6周,伤口部位大量胶原纤维合成,交叉排列呈网状,以后排列日趋规则;6个月时在某些局部已呈平行排列,此时仍有成纤维细胞存在,在超微结构和愈合进程方面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基本一致。对角膜移植术后基质层愈合的机理、特点进行了讨论,减轻手术损伤、在术后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处理是促进术后良好愈合的首要措施。
蒋华宋振英张福洲耿明
关键词:角膜移植创伤愈合超微结构
异种角膜片层间植入的组织相容性及形态学研究
1994年
采用层间囊袋分离法在28只兔眼角膜上行角膜层间植入术,植片由人尸体角膜制成。最后进入观察并取得结果的23只。术后观察3个月,角膜保持透明。形态学的主要特点是植片内角膜细胞缺如。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影响。提示人眼角膜植片与兔眼角膜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为非人类角膜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的经验与依据。
张卫国宋振英张福州耿明
关键词:角膜细胞角膜移植
葡萄膜炎综合征
1993年
宋振英
关键词:病理病因
球结膜微循环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1990年
通过球结膜微循环活体观察,以估价全身微循环情况,探讨疾病的微循环病理机制,体现出无比的优越性。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许多学者对此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球结膜微循环的解剖、病理生理、形态学、检查手段,以及临床应用等诸多方面已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近几年来研究更加活跃。本文回顾有关文献,简述了球结膜微循环研究的历史,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对球结膜微循环的检查方法,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加以综述。
张伟宋振英
关键词:球结膜微循环微循环病理
正常人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血管血流检测被引量:18
1996年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30例正常人及2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OpticNeuropathy,IONP)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及睫状后动脉血流进行检测。结果,IONP患者眼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较正常人减低,阻力指数增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也较正常人增大,P<0.01。为IONP诊断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提示该方法能够为临床研究视网膜与视神经病理生理血液微循环提供有效信息。
张伟宋振英张康兰王焕旭李新民
关键词:眼血管视神经病变
关于球结膜微循环被引量:11
1989年
一、对球结膜微循环的认识(一)临床意义近些年来对微循环的认识与研究逐步深入,被认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对眼的微循环也被列到重要位置,因为其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以直接清晰的观察到微循环的微细变化,而对人体无伤害。眼的微循环研究与观察,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宋振英
关键词:球结膜病变诊断
角膜内皮创伤愈合研究的进展被引量:5
1992年
角膜内皮创伤愈合早在19世纪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各种新术学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对角膜内皮愈合的形态、功能变化的动态过程、愈合机理、角膜移植后内皮细胞的变化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多学者对愈合过程中内皮细胞的毗邻关系;细胞间连接、胞膜Na^+/K^+ ATP酶位点密度及它们与细胞形态、功能重建之间的关系;穿透性角膜移植后内皮细胞形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密度下降之间的关系;多肽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愈合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眼科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蒋华宋振英
关键词:角膜角膜内皮创伤愈合移植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