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崇萍
- 作品数:40 被引量:64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城市规划建设大气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 本文首先在高分辨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城市大气多尺度数值模拟系统,并利用城市气象和污染物要素监测及风洞实验资料对模式进行了检验和调整;提出了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估系统(工作平台)。在城...
- 王晓云郭文利季崇萍陈鲜艳苗世光
- 关键词:城市规划大气环境评估系统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气象环境数值模拟试验被引量:62
- 2002年
- 用区域边界层模式RBLM模拟北京地区气象环境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1 )北京地区的气象环境很复杂 ,其主要特点是受昼夜循环的山谷风气流、城市热岛环流以及大尺度系统共同影响。 (2 )北京市区冬季地面风的日变化较小 ,主要是偏北气流 ,城市上游方向在市区的北边 ,而春夏季地面风的日变化比较明显 ,市区的进出口气流方向变化很大。 (3 )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在夏季较强 ,城市热岛环流明显 ,城市中心近地面气温比郊区近地面气温高 5~ 6℃左右。 (4)数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北京地区流场的日变化 。
- 徐敏蒋维楣季崇萍刘海涛高燕虎王晓云
- 关键词:气象环境数值模拟城市热岛
- 北大西洋臭氧极小值和北太平洋极大值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利用1979-2002年TOMS卫星观测资料,采用臭氧总量纬向偏差和区域强迫的分析方法,研究北大西洋东北部大气臭氧低值与北太平洋西北部臭氧高值的季节变化过程和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北大西洋东北部存在一个大气臭氧极小值,年平均臭氧总量比纬向平均值低20DU以上,冬季低50DU以上;北太平洋西北部存在一个大气臭氧极大值,年平均臭氧总量比纬向平均值高35DU以上,冬季高70DU以上。(2)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区域大气动力学输送和化学过程对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季节变化的强迫分别为50.3%和42.6%。(3)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纬向偏差的季节变化间存在很好的反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说明其臭氧区域强迫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
- 邹捍李鹏周立波马舒坡季崇萍
- 关键词:大气臭氧北半球
- 大气环境数值模拟在城市小区规划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6年
- 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规划布局与大气环境的关系和影响的角度出发,在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和金融街中心区等重点小区的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物扩散模式,以多种方案分别模拟计算出它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气流场、风速场、温度和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并运用小区规划大气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分,为优选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上述3个小区分别有一个方案得分较高,它们的大气环境效应较优,因此被作为优选推荐方案。
- 汪光焘王晓云苗世光蒋维楣郭文利季崇萍陈鲜艳
- 关键词:城市小区规划数值模拟
- 奥运场馆规划方案大气环境效应研究
- 本文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出发,为满足规划部门对不同奥运场馆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定量评估的需求,在已建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奥运场馆规划对气象及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套客观、科学、可操作的影...
- 王晓云郭文利苗世光季崇萍陈鲜艳刘海涛
- 关键词:奥运场馆大气环境
- 文献传递
- 斯堪的纳维亚臭氧亏损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1
- 2001年
- 卫星资料分析表明:北极地区的一个重要臭氧亏损区域位于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上空,冬季臭氧总量亏损为50 DU,相当于当地臭氧总量的15%。研究表明:冬季北大西洋暖流向北输送热量造成斯堪的纳维亚附近的高海温是该地区臭氧局地亏损的原因。冬季北大西洋东部的高海温对大气进行局地加热,使得整层物质抬升,进而在 330 K等熵面高度附近造成臭氧辐散,使得该区域整层大气臭氧总量减少。
- 邹捍周立波季崇萍王维蹇泳啸吴瑞欢
- 关键词:斯堪的纳维亚热通量
- 城市规划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作为人口的聚集地,规模迅速扩张,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缺乏绿地、城市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城市中某一规划方案最终实施之前,有许多的设计方案以待选择.哪一个...
- 季崇萍苗世光杨冬梅
-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大气环境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气象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4
- 2006年
- 采用南京大学的三维非静力区域边界层模式,选取典型天气状况作为代表,对北京1980、1990、2000及200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冬夏两季的城市边界层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对边界层热力及动力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夏季个例的日间尤为明显.如,由于建筑储热能力变化,地表反照率变化,导致城市表能量平衡重新分配,1980年个例较之2004年个例,夏季城市区域平均净辐射通量增加160 W.m-2.城市植被覆盖率减小,地表湿度降低,使得潜热通量最大减小81 W.m-2,感热通量则最大增加146 W.m-2.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增大,地气相互作用的加剧,夏季城市区域气温增幅最大达2.2℃.建筑物高度及密度增大,湍能增强,且影响高度增大,混合层高度增加,使水汽等物质输送加强,分布更加均匀.城市动力粗糙度增加引起的阻尼作用在风速大时较明显,北京冬季日间风速较大,风速减少最大可达2.02 m.s-1;然而冬季大气层结较为稳定,湍能发展受到抑制,湍能及通量输送的变化不如夏季个例明显;地表较为干燥、植被覆盖稀少,潜热减小及感热增加的变化幅度较小,增温变化也不如夏季个例明显.
- 王咏薇蒋维楣季崇萍郭文利王晓云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气象环境地气相互作用
- 从北京总规修编看气象环境宜居城市建设
- 本文以城市规划与气象环境研究相结合,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大气环境影响评估”专题研究。研究中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关系研究》等项目科研成果为依托,利用现有的气...
- 房小怡李书严王晓云苗世光郭文利季崇萍
- 关键词:宜居城市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2004年7月10日局地暴雨过程中的波动分析被引量:45
- 2006年
- 2004年7月10日(简称04710)北京出现了局地暴雨天气。这次暴雨的落区主要集中在城区,由于降雨时间短、雨量集中,给北京城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近十几年来罕见的一次北京城区暴雨。针对这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利用雷达、自动气象站、常规气象站资料等,结合天气学分析和重力波指数分析方法对暴雨的触发机制和落区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04710暴雨是一次中小尺度天气过程,其中由重力波所激发的小尺度波动对强降雨的产生及其时空分布起主导作用;重力波发生、发展条件与判据的分析显示,强垂直风切变使平均气流中的部分动能转化为扰动动能,促使重力波的产生与传播;重力波通过积雨云团时加快了积雨云的发展,加大了云内上升速度,使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进而触发强降水;天气学分析指出,中层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垂直风切变是触发重力波的主要原因;雷达回波图显示出强降雨的产生、发展及其分布形态与小尺度重力波的分布和传输相吻合。
- 郭虎季崇萍张琳娜张明英
- 关键词:暴雨重力波垂直风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