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抗氧化
  • 4篇氧化修饰
  • 4篇脂蛋白
  • 4篇细胞
  • 4篇抗氧化作用
  • 3篇血管平滑肌
  • 3篇异鼠李素
  • 3篇生物学
  • 3篇鼠李
  • 3篇平滑肌
  • 3篇芦丁
  • 3篇教学
  • 3篇分子
  • 3篇分子生物
  • 3篇分子生物学
  • 3篇HDL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血管平滑肌细...
  • 2篇生物学教学

机构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5篇孟芳
  • 9篇温进坤
  • 9篇韩梅
  • 8篇郑斌
  • 4篇刘秉文
  • 4篇刘瑞
  • 4篇白怀
  • 4篇刘宇
  • 3篇史建红
  • 1篇孙启玉
  • 1篇赵京山
  • 1篇董丽华
  • 1篇唐承薇
  • 1篇赵欣铭
  • 1篇李菁菁
  • 1篇李爱英

传媒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首届全国生物...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要体现'三基'和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根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在理论和实践课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的转变,从单一说教向多维启发的转变,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提高的转变的经验。在教师中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学生中推行研究性、探...
温进坤韩梅郑斌孟芳
关键词: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讨论式教学
文献传递
异鼠李素及橙皮甙抑制HDL氧化修饰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及橙皮甙对高密度脂蛋白(H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方法按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清HDL,分别加入5.0μmol/L异鼠李素及橙皮甙温育3h,然后利用Cu2+介导体外氧化修饰脂蛋白的方法,观察HDL氧化修饰不同时间,其234nm吸光度(A234)、相对电泳迁移率(REM)、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及蛋白质羰基的动力学改变。结果Cu2+介导HDL氧化修饰2、4、6、8、12及24h后,其A234、REM、TBARS及蛋白质羰基含量均逐步增加;加入5.0μmol/L异鼠李素及橙皮甙的实验组,Cu2+介导HDL的氧化修饰分别延迟2~6h和2~4h;其A234、REM、TBARS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异鼠李素实验组分别降低16.3%~46.9%、0.6%~25.2%、9.2%~28.4%及11.6%~45.2%;橙皮甙实验组降低1.5%~30.0%、1.4%~13.3%、6.6%~18.8%及14.4%~62.0%。结论异鼠李素及橙皮甙可抑制Cu2+诱导的HDL的氧化修饰,且异鼠李素的抗氧化作用比橙皮甙强。
刘瑞孟芳白怀刘宇刘秉文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异鼠李素橙皮甙抗氧化作用
异鼠李素及橙皮甙抑制LDL氧化修饰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黄酮类中药异鼠李素及橙皮甙是否具有抑制LDL氧化修饰的作用。方法:按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清LDL,分别加入5.0μmol/L异鼠李素及橙皮甙与LDL温育3 h,然后利用Cu2+介导体外氧化修饰脂蛋白的方法,观察LDL氧化修饰不同时间,其A234、REM、TBARS及蛋白质羰基的动力学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u2+介导LDL氧化修饰时,在2、4、6、8、12及24 h后,其A234、REM、TBARS及蛋白质羰基含量均逐步增加;加入5.0μmol/L异鼠李素及橙皮甙的实验组,Cu2+LDL的氧化修饰分别延迟2~4 h和2 h,其A234、REM、TBARS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异鼠李素实验组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3.5%~40.4%、20.5%~37.7%、18.6%~30.3%及20.1%~52.4%(P<0.001);橙皮甙实验组分别降低11.1%~21.2%、9.2%~28.3%、13.7%~21.3%及5.0%~43.8%(P<0.001,P<0.01,P<0.001及P<0.05)。结论:异鼠李素及橙皮甙均可抑制Cu2+诱导的LDL的氧化修饰,且异鼠李素的抗氧化作用较及橙皮甙强。
刘瑞孟芳刘宇白怀刘秉文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异鼠李素橙皮甙抗氧化作用
重组SM22α C端肽段促进细胞骨架重构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SM22αC端功能域肽段与细胞骨架F-actin聚合的关系,明确SM22α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重构中的作用。方法:构建GST-SM22αC端功能域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GEX3X-SM22α,诱导E coli高效表达可溶性GST-SM22α融合蛋白,制备抗SM22α抗体,VSMC蛋白分步提取及Western blot检测F-actin/G-actin中SM22α的含量变化,GST-pull down分析和免疫共沉淀检测SM22α与actin的相互作用,细胞免疫双荧光染色观察SM22α和actin在VSMC中的定位关系。结果:所构建的pGEX3X-SM22α原核表达质粒,在0.5mmol/LIPTG,30℃诱导6h条件下,表达可溶性GST-SM22α融合蛋白的水平最高,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的抗血清效价为1∶16。免疫双荧光染色和蛋白分步提取分析结果表明,在VSMC再分析过程中,SM22α与F-actin共定位,GSTpull down分析和免疫共沉淀结果均显示,SM22α通过C端功能域与F-actin相互作用而参与细胞骨架的重构;但是,SM22α与G-actin的结合能力较弱。结论:本研究重组得到的SM22αC端功能域具有与F-actin结合的活性,SM22α通过该区域与actin相互作用而参与细胞骨架重构。
史建红郑斌孟芳温进坤韩梅
关键词:可溶性表达细胞骨架血管平滑肌
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抑制LDL氧化修饰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研究黄酮类中药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作用。方法:按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清LDL,分别加入5.0μmol.L-1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与LDL温育3 h,然后利用Cu2+介导体外氧化修饰脂蛋白的方法,观察LDL氧化修饰不同时间,其A234,相对电泳迁移率(REM),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的动力学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u2+介导LDL氧化修饰时,在2,4,6,8,12,24 h后,其A234,REM,TBARS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均逐步增加;加入5.0μmol.L-1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的实验组,Cu2+介导LDL的氧化修饰分别延迟2~6 h,2 h和2 h,其A234,REM,TBARS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槲皮素实验组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7.7%~49.6%,24.1%~38.6%,19.8%~34.3%及36.4%~56.8%;芦丁实验组分别降低12.8%~39.3%,15.7%~32.0%,19.0%~28.1%及12.8%~50.3%;葛根素实验组分别降低3.3%~19.2%,7.0%~22.5%,19.5%~22.8%及8.6%~47.0%。结论: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均可抑制Cu2+诱导的LDL的氧化修饰,且槲皮素的抗氧化作用较芦丁及葛根素强。
刘瑞孟芳白怀刘宇唐承薇刘秉文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槲皮素芦丁葛根素抗氧化作用
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抑制HDL氧化修饰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等抑制 HDL 氧化修饰的作用。方法 按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清 HDL,分别加 5 μmol/ L 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与 HDL 温育 3h,然后利用 Cu2 +介导体外氧化修饰脂蛋白的方法 ,观察 HDL 氧化修饰不同时间 ,其 A2 34 、REM、TBARS及蛋白质羰基的动力学改变 ,并与不加药物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Cu2 + 介导氧化 HDL修饰时 ,在 2、4、6、8、12及 2 4 h后 ,其 A2 34 、REM、TBARS及蛋白质羰基含量均逐步增加 ;加入 5 .0 μmol/ L 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的实验组 ,Cu2 + 介导 HDL 的氧化修饰分别延迟 2~ 4 h、4 h和2~ 4 h,其 A2 34 、REM、TNAR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较对照组降低 ;槲皮素实验组分别降低 2 4 .2 %~ 4 9.0 %、3.0 %~ 2 5 .0 %、7.9%~ 34.1%及 2 8.3%~ 5 0 .4 % ;芦丁实验组降低 9.4 %~ 4 2 .0 %、4 .0 %~ 2 0 .7%、1.2 %~2 6 .8%及 18.6 %~ 6 4 .6 % ;葛根素实验组载脂蛋白羰基含量较对照组降低 14 .1%~ 5 2 .1% ,而其 A2 34 、REM,TBARS虽有降低 ,但降低幅度不大。结论 槲皮素及芦丁可显著抑制 HDL 的氧化修饰 ,而葛根素的抑制作用较小。
孟芳刘瑞白怀刘秉文刘宇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芦丁葛根素抗氧化作用
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本科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008年
本文介绍了学生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进行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设置切合教学内容的科研小专题,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课题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共同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通过科研专题研究,学生展示出自身的创新潜能,树立了严谨的科学作风,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科生进行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韩梅温进坤郑斌孟芳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本科生
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本文倱介绍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引导,以理论课教学为切入点,指导本科生从课题设计到研究计划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韩梅温进坤郑斌孟芳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生物特性本科教育
文献传递
SM22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聚合和交联的调节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平滑肌22alpha(SM22α)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血清饥饿法诱导VSMC由合成型转化成收缩型,转染pEGFP-SM22α表达质粒后观察SM22α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与肌动蛋白纤丝(F-actin)的定位关系;应用反义技术封闭内源性SM22α表达,蛋白分步提取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敲减SM22α基因表达对肌动蛋白单体G-actin聚合的影响;F-actin体外交联实验观察SM22α对F-actin交联成束的影响。结果:SM22α在细胞中的分布与F-actin相一致;抑制内源性SM22α表达后,细胞中的SMα-actin主要以可溶性单体G-actin形式存在;F-actin体外交联实验结果表明,GST-SM22α蛋白纯品可促进F-actin交联形成粗大、束状的应力纤维,而敲减内源性SM22α的细胞裂解液促进F-actin交联的活性明显降低。结论:SM22α是参与VSMC细胞骨架重构的调节蛋白,不仅可促进G-actin聚合形成F-actin,而且还可加速F-actin交联成束,在VSMC骨架重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温进坤史建红郑斌孟芳韩梅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骨架肌动蛋白
组蛋白脱乙酰酶2调节KLF4促进平滑肌细胞分化活性的作用机制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在血管损伤因素刺激下,可从分化表型转化为去分化表型并获得增殖能力,这个过程称为表型转化。表型转化是VSMC增殖和迁移的关键性起始步骤...
孟芳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KLF4乙酰化修饰磷酸化修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