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刚

作品数:39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建筑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9篇建筑
  • 9篇住宅
  • 7篇工业化
  • 7篇城市
  • 5篇城市环境
  • 4篇人性
  • 4篇节能
  • 4篇建筑产业化
  • 4篇建筑设计
  • 3篇植物纤维
  • 3篇人性化
  • 3篇纤维
  • 3篇镁质
  • 2篇预制
  • 2篇粘土
  • 2篇粘土砖
  • 2篇知觉
  • 2篇轻板
  • 2篇轻钢
  • 2篇轻钢轻板住宅

机构

  • 39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斯图加特大学

作者

  • 39篇孟刚
  • 10篇胡向磊
  • 3篇沈永兴
  • 3篇戴复东
  • 3篇周威武
  • 2篇颜宏亮
  • 1篇杨峰
  • 1篇叶燕锋
  • 1篇袁烽
  • 1篇王琳

传媒

  • 6篇住宅科技
  • 5篇新建筑
  • 3篇世界建筑
  • 3篇华中建筑
  • 3篇南方建筑
  • 2篇城市住宅
  • 2篇规划师
  • 2篇建筑技艺(中...
  • 1篇现代装饰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时代建筑
  • 1篇建筑师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住宅产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住宅建造中人际关系的演变被引量:3
2017年
技术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传统社会中住宅建造针对独立个体,除工匠作为主要建造者,主人甚至亲友都参与到建造过程中,整个过程体现密切协作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人们的角色发生变化,建造过程因专业化而独立。由于与建造者分离,用户的技术介入变得困难。为增加住宅产品的情感色彩,应发展新的建造技术,并还原部分传统的人际因素。
孟刚
关键词:住宅建造住宅产品建造方式情感关系代理者传统建筑形式
面向有色冷屋面的CRCMs研究
2014年
CRCMs的意思是冷屋面有色材料。冷屋面具有较高的阳光反射率和热辐射系数,在阳光下可以保持较低温度。虽然采用白色涂刷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但全世界的屋面以深色居多,故非常需要非白色冷屋面材料。CRCMs研究的目的正是要为材料提供广泛的色彩选择范围,在满足人们对深色屋面色彩需要的同时,还能像白色屋面一样节能。
孟刚
关键词:节能
从工业化角度认识路德维希·希尔伯赛默
2022年
希尔伯赛默与其同时代的建筑师一样,热情拥抱全新的机械化技术,憧憬未来工业图景。他对建筑工业化并没有专文论述,但工业化思想却贯穿于他的理论中,由宏观至微观,既是全景式的也是多层次的。他从城市入手展开自己的研究,将城市看作一个生产体系,将建筑建造视为工业生产。于是建筑师转换角色成为生产组织者,从设计到建造整个流程便可以借鉴福特主义和泰勒制的成功模式。并且因此他倾向于消除个体差异,主张全面推广标准化技术,以实现规模效应。虽然他的理论大多停留在纸面上,且经常得到缺少人情味的负面评价,但仍可作为建筑工业化前期的思想储备。
孟刚
关键词:工业化福特主义泰勒制
建筑产业化的层次开放
2006年
我们可以认为建筑产业化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它的开放程度,特别是其子系统的开放程度却存在一些变化的可能。在此,计算机领域的层次开放概念可以作为借鉴。而且,在当前大规模定制的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户层次的低度开放策略非常有必要。
孟刚
以室外实验房为载体的建筑围护结构研究综述
2020年
建筑围护结构作为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分界面,其性能优劣对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和总能耗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在众多针对建筑围护结构及其构件的研究方法中,利用室外实验房进行实验测试,可以在严格控制室内环境变量的同时,考虑真实的、动态变化的室外环境条件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文章首先对国内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以室外实验房为载体的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研究进行梳理,讨论实验房在这些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对室外实验房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维护给出具体建议。
金倩孟刚
关键词:围护结构建筑节能室内环境
IFD+DfD:具有干作特征的适变构造设计策略
2020年
装配式建筑的可变性研究是一个经典课题,国内外工业化建筑领域存在大量实践,而强调工业化、灵活可变、可拆改的IFD理论和以拆卸为目标的DfD理论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例子。它们在参与建设的各个角色之间形成了平衡与协调,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性能,避免浪费,具有可持续特征。IFD与DfD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利用了工业化建筑技术提供的便利,工作目标更为细致化、精益化,构造原则更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并且引入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虽然国情与技术环境略有不同,但它们仍可作为我们研发装配建筑技术的有益参照。
孟刚
关键词:DFD
以技术集成为导向的高年级工业化住宅专题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从技术与设计结合这一老话题出发,介绍高年级设计课的有关专题实践。这一课题将技术集成作为目标指向,围绕装配技术和节能设计两个核心,双轨并行,具有多节点的整体构架。为了让学生中观深度、综合性把握多种建筑技术,强调手法化、构件化、体系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的设计要求。
孟刚颜宏亮胡向磊杨峰
关键词:工业化节能设计
建筑产业化系统的灰色特征及其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从系统角度看,建筑产业化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它包含的要素都具有游离性的特征,使得系统中黑色信息增加,而要保证系统正常有序运行,就必须减少黑色信息的数量。理想的系统总是按照系统发起者的意愿发展运行的。在建筑产业化系统中,技术研发部门、房产商、产业化促进中心都有担任这一职位的可能,但也各有缺陷。综合考虑,组建系统发起者组合实体是降低系统灰色程度的可行之道。
孟刚胡向磊
关键词:建筑产业化灰色系统
IFD建筑体系应变策略及实例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IFD建筑体系源自荷兰,由荷兰政府发起,被看作是解决社会与环境问题的可能途径。IFD的最初目的是改良建筑生产过程,满足使用者将来的要求以及建筑的无损变化。IFD建筑体系比"开放建筑"的组织及技术细节要求更明确:政府需具体参与体系认证,面向可拆改需求建筑结构体系必须考虑可变,构件连接应以干作方式完成,等等。现在它已对整个欧洲的建设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国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今天,IFD建筑体系可作为一个极佳的参考样板。
孟刚
关键词:开放建筑工业化
高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被引量:1
2014年
对当前高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中的市场、政策、技术、人员素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建议并探讨发展策略。
胡向磊颜宏亮孟刚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