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莉静

作品数:67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腹膜透析
  • 16篇透析患者
  • 16篇腹膜
  • 13篇金雀异黄素
  • 13篇腹膜透析患者
  • 11篇细胞
  • 8篇蛋白饮食
  • 8篇低蛋白
  • 8篇低蛋白饮食
  • 8篇营养
  • 8篇酮酸
  • 8篇残余肾
  • 7篇营养状况
  • 7篇肾功能
  • 7篇高糖
  • 7篇高糖培养
  • 7篇Α-酮酸
  • 6篇肾病
  • 5篇对照临床研究
  • 5篇血压

机构

  • 6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7...

作者

  • 67篇孙莉静
  • 38篇袁伟杰
  • 37篇郭志勇
  • 20篇崔若兰
  • 12篇许静
  • 11篇于光
  • 11篇于建平
  • 10篇叶志斌
  • 10篇李保春
  • 9篇边琪
  • 9篇李保春
  • 8篇吴灏
  • 7篇于蕾
  • 7篇张小瑛
  • 6篇李娟
  • 6篇郭云珊
  • 5篇徐晓璐
  • 5篇梅小斌
  • 4篇王浩
  • 3篇潘超

传媒

  • 7篇中华肾脏病杂...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华医学会肾...
  • 4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老年医学与保...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3篇2011中华...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国外医学(泌...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2007年浙...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9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1篇2007
  • 17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清除机制的临床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 CAPD)及残余肾功能 ( RRF)对尿毒症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 ( Hcy)的清除的影响。方法 :留取 2 2例 CAPD患者 2 4 h的透出液及尿液 ,同日取血标本 ,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 ( HPL C)测定血清、透出液的总同型半胱氨酸 ( t Hcy)浓度 ;常规检测血、透出液和尿液的尿素氮、肌酐值 ;计算总尿素清除指数 ( Kt/ V)、RRF、腹膜 t Hcy清除率和每日腹透液 t Hcy清除量。 结果 :CAPD患者的血 t Hcy平均浓度高于正常人 [( 15 .95± 3 .77) vs ( 8.87± 2 .4 3 )μmol/ L ,P<0 .0 5 ],平均每日 t Hcy清除量为 ( 15 .2 4± 4 .5 2 )μmol。 RRF与血 t Hcy浓度无关 ,与每日腹透液 t Hcy清除量呈负相关 ;Kt/ V与每日腹透液 t Hcy清除量呈正相关 ,与血 t Hcy浓度无关。 结论 :CAPD患者血 t Hcy水平较正常人升高 ;RRF及 Kt/ V对CAPD患者血 t
孙莉静袁伟杰叶志斌蔡东联李燕张小瑛郭志勇崔若兰
关键词:腹膜透析同型半胱氨酸尿毒症CAPD
ESR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ESR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44例ESRD患者,其中非透析患者24例,透析患者19例;抽前臂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 (Hb)、尿素氮(BUN)、肌酐(SCr)、自蛋白(Alb)、前白蛋...
许静袁伟杰于光于建平李保春蒋栋孙莉静
文献传递
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存期已相应延长,但其长期并发症也越显突出,尤其蛋白质营养不良已成为影响患者存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使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疗法可改善非透析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代谢紊乱,降低尿毒症毒素水平。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因此,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配伍α-酮酸治疗,进一步探讨其对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
郭志勇袁伟杰李保春孙莉静郭云珊于蕾
关键词:腹膜透析技术低蛋白饮食营养状况Α-酮酸配伍蛋白质营养不良
金雀异黄素对高糖培养下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产生及TGF—β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体外高糖培养下大鼠系膜细胞(MC)、细胞外基质(ECM)的产生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对照组:低糖DMEM培养液(不含金雀异黄素);实验组:高糖DMEM培养液(分别含金雀异黄素0、1μmol/L、5μmol/L、10μmol/L、30μmol/L、50μmol/L),各组分别培养12、24、36、48h。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及TGF-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TGF-βmRNA的表达。结果在实验的48h内,高糖可促进MC合成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分泌TGF-β;高浓度的金雀异黄素(≥5μmol/L)可显著抑制ECM的产生及TGF-β分泌,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且可抑制MCTGF-μmRNA的表达。结论在体外高糖条件下,一定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可抑制ECM的产生,并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抑制MCTGF-β的表达。
孙莉静袁伟杰张小瑛梅小斌于建平陈光椿
关键词:金雀异黄素细胞外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
浅谈临床教学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被引量:8
2010年
临床教学过程中的风险不容忽视。通过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将教学实践与法律相结合,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加强对医疗文书的管理,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才能确保临床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
孙莉静郭志勇徐晓璐徐正梅
关键词:临床教学风险管理
腹膜透析对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诱发组织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诱发组织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34例 AHNP患者随机分为PD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式,PD治疗组除进行常现综合治疗外,还迸行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治疗。两组均同时监测血TNF-α、IL-β及血、尿淀粉酶水平,并行血、尿液、大便及透出液常规检查,以及观察肝、肾、心、脑等脏器功能。结果PD治疗组对脏器组织的保护作用优于对照组,可改善体内炎症状态,患者病死率(14.3%)较对照组(38.5%)低,平均住院天数(20 4±6.3)亦低于对照组(29.7±10.4).结抡 腹膜透析对重症AHNP诱发的组织器官的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袁伟杰叶志斌郭志勇孙莉静付鹏于光俞国庆崔若兰
关键词:腹膜透析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器官
两种植物雌激素对5/6肾切除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大豆黄素2种主要的植物雌激素对5/6肾切除鼠残余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etin,α—SMA)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2只鼠作5/6肾切除,将术后2周存活的27只鼠分为金雀异黄素组(9只)、大豆黄素组(10只)和对照组(8只),另有8只为假手术组。检测各组术前、术后第4、8周生化指标,观察第8周。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SMA的沉积情况,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以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组和大豆黄素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P〈0.01),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球内α-SMA沉积显著减少,TGF-β1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金雀异黄素和大豆黄素可以降低5/6肾切除鼠残肾组织α—SMA的沉积,原因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王浩袁伟杰冯冰于建平黄宝砖孙莉静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素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陈希孙莉静边琪苏红赖学莉董睿赵慧吴海洋郭志勇
腹膜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清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孙莉静袁伟杰叶志斌蔡东联李燕张小瑛郭志勇张建荣
关键词:腹膜透析同型胱氨酸肾功能衰竭
金雀异黄素对高糖培养下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体外高糖条件下大鼠系膜细胞(M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低糖DMEM培养液(不含金雀异黄素),实验组:高糖DMEM培养液(含0,1,5,10,30,50μmol/L金雀异黄素),各组分别培养12,24,36,48 h.氮蓝四唑盐(MTT)法检测MC的增殖情况,DNA琼脂糖电泳、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流式细胞术3种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0,30,50μmol/L金雀异黄素作用24 h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P<0.05),而0,1,5μmol/L作用不显著.随着金雀异黄素浓度的增加,凋亡比例增加;同一浓度的金雀异黄素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比例亦增加.结论:一定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在体外高糖培养条件下,可抑制大鼠MC增殖,促进其凋亡,且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孙莉静袁伟杰张小瑛梅小斌郭志勇陈光椿张军
关键词:金雀异黄素细胞增殖细胞凋亡高糖培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