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楠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1篇生物学
  • 5篇历史地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化石
  • 4篇气候
  • 4篇化石记录
  • 4篇古环境
  • 3篇植被
  • 3篇植物
  • 3篇农业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全新世
  • 3篇黄土高原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记录
  • 2篇地区农业
  • 2篇第四纪
  • 2篇研究方法
  • 2篇元素地球化学
  • 2篇农业活动
  • 2篇盆地
  • 2篇全新世中期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长安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西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南...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作者

  • 22篇孙楠
  • 13篇李小强
  • 11篇周新郢
  • 10篇赵克良
  • 6篇李相传
  • 6篇肖良
  • 6篇杨青
  • 3篇纪明
  • 3篇孙楠
  • 2篇郭俊锋
  • 2篇尚雪
  • 1篇陈淑娥
  • 1篇姚肖永
  • 1篇李雪梅
  • 1篇侯亚梅
  • 1篇何文龙
  • 1篇戴静
  • 1篇刘扬
  • 1篇漆亚玲
  • 1篇王兴

传媒

  • 8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微型电脑应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植物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陇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农业及环境效应被引量:24
2011年
通过陇东地区新石器时代2处文化层剖面及5处文化点的花粉、炭屑、种子的综合研究,重建了陇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显示,陇东地区早期农业经历了由单一黍作农业向黍、粟混作,并结合水稻、大豆等多样化农业发展过程.旱作农作物黍在仰韶文化早,中期占有绝对的优势,而粟在仰韶文化晚期开始明显增加,在齐家文化时期达到最大值.陇东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大豆开始栽培,稻作农业在陇东地区出现不晚于4800cal a BP,并延续到约4000cal a BP的齐家文化.新石器时代陇东黄土高原塬面以灌丛草原植被为主,沟谷地带存在云杉-铁杉-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新石器时代农业活动减少自然植被盖度,促使灌丛草原趋向于单一的蒿属草原.农业活动减弱或消退后,以沙棘、蔷薇科、麻黄、豆科、蒿属、藜科为主的灌丛草原植被得以恢复.
周新郢李小强赵克良DODSON John孙楠杨青
关键词:环境效应
渭河盆地西缘三门组腹足动物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渭河盆地西缘的宝鸡陈仓区簸箕庄发育一套三门组地层,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杰拉期,其年代可能在2.60~1.95 Ma范围内。地层中保存有丰富的腹足动物化石和记录气候突变信息的标志层,是研究古生物与古环境的重要材料。本文首次对该地区三门组中保存的腹足动物化石进行了鉴定分类,共计4种:Gyraulus sibiricus(Dunker)(西伯利亚小旋螺)、Galba elegans(Ping)(雅致土蜗)、Radix niangtzeiensis(Ping)(娘子关萝卜螺)、Viviparus chengxianensis(Guo)(成县田螺)。同时,结合上述4种腹足动物的生态习性以及宝鸡陈仓区三门组的岩石与气候突变标志层("白线"钙质层)的XRF地球化学特征,恢复宝鸡陈仓地区早更新世杰拉期的古环境,探讨环境突变对腹足动物的影响。由于早更新世杰拉期东亚冬季风的增强,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加剧,古三门湖水位下降,处于古三门湖边缘的宝鸡陈仓更容易受到湖水变化的影响。陈仓地区三门组存在两条"白线"层,指示了该地区在杰拉期发生了两次较为严重的干旱事件,导致湖泊水位下降,使腹足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突变,造成腹足动物在该地区发生了两次集中死亡事件。而且第一次腹足动物死亡事件比第二次更加严重,说明第一次气候干旱事件更加强烈。
肖良王佳楠国丽妍李相传李相传孙楠陈淑娥孙楠
关键词:古环境
辽西城子山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被引量:20
2011年
以辽西城子山文化遗存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花粉、炭屑、炭化种子和果壳等指标,重建城子山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显示城子山原生植被主要为松属针叶林,先民采用"刀耕火种"农业模式毁林开荒,导致原生植被消失以及次生榛属灌丛和杂草增加。城子山剖面中禾本科花粉含量峰值与炭屑浓度峰值相对应,表明先民高强度或频度用火主要与农业活动有关。长期耕作活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先民弃耕是后期农业活动衰弱的主要原因。城子山剖面记录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可能经历了毁林开荒期、定居耕作期、弃耕期和原生植被恢复期4个阶段。
赵克良李小强周新郢孙楠
关键词:夏家店下层文化农业活动环境效应花粉
吐哈盆地北缘中侏罗世植物化石稳定碳同位素的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新疆吐哈盆地北缘三道岭煤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植物化石属于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典型组合。从该植物群中挑选出优势属种,分别为似银杏、拟刺葵、枝脉蕨以及斯堪尼狭轴穗,对其进行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前3种为叶片化石,它们的δ^(13)C值分布在-21.66‰^-23.83‰,属于典型的C3植物。最后一种为繁殖器官化石,其δ^(13)C值为-20.91‰,比叶片的值高。将δ^(13)C值根据公式转换为大气CO_2的δ^(13)Ca值,发现基于银杏类叶片获得的现代和中侏罗世的δ^(13)Ca值与其他方法获得的值相似。这说明银杏类叶片是重建地质历史时期δ^(13)Ca的一类可靠植物,为今后研究中生代—新生代δ^(13)Ca变化提供了一个简便而可行的方法。Ci/Ca比值是一重要的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值,因此进一步将银杏类化石叶片的δ^(13)C值换算成Ci/Ca。化石似银杏的Ci/Ca值为0.6,而现生银杏的Ci/Ca为0.63,二者相似。虽然三道岭地区中侏罗世的CO_2浓度约为现在的4.5倍,但是化石和现生银杏类植物的Ci/Ca值仍然保持恒定,表明银杏植物的气孔参数对CO_2变化比较敏感,是重建古CO_2浓度的良好指示植物。这也为判断一种植物能否用来重建古CO_2浓度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检测方法。
肖良漆亚玲马文忠李相传郭俊锋孙楠姚肖永
关键词:吐哈盆地植物化石稳定碳同位素古环境
黄土高原南部白水河流域全新世中期植被特征及气候意义被引量:7
2022年
基于黄土高原南部白水河流域下河、南山头、西山、马坡等4处遗址共计2270块木炭记录,结合高精度的AMSC测年,恢复了研究区5.53~4.12 cal.ka B. P.时期木本植被特征和古气候变迁。共存生态因子分析结果和植被组合特征表明该时期的气候整体较今更加暖湿,但在百年尺度上仍存在气候变迁:5.05 cal.ka B. P.以后植被组合中亚热带种属数量及占比的增加表明气候较前一阶段更加暖湿;4.35~4.12 cal.ka B. P.时期的植被组合中耐旱种属比例增多,表明研究区的气候至少在4.35 cal.ka B. P.之前已经转干。研究区气候的变化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适宜的气候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当气候恶化时,农业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文化的衰落,但持续上百年的气候恶化最终会导致文化的衰退甚至消亡。
孙楠孙楠尚雪张鹏程罗凡肖良肖良李相传郭俊锋
关键词:黄土高原全新世古植被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MIS3阶段的植被与环境被引量:7
2014年
鄂尔多斯高原拥有我国最早发现的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旧石器遗址,是系统研究东亚现代人演化及动因的重要地区。乌兰木伦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岸,发掘出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炭屑,遗存埋藏的^14C年代在41.4~33.1calkaBP之间,属MIS3阶段中期。花粉和木炭化石记录显示,早期为灌丛.草原,晚期为典型草原植被,气候温凉偏干,较现今相对温暖湿润,胡颓子属和霸王属等小乔木和灌木作为先民使用的薪材。MIS3阶段相对暖湿气候有利于人类的繁衍、扩散和交流,可能是我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大量人类活动的重要原因。
李小强高强侯亚梅赵克良孙楠杨泽蒙甄自明刘扬周新郢
关键词:MIS植被
甘肃东灰山遗址3700~3400 cal BP人类活动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东灰山遗址含文化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高精度AMS^(14)C测年和考古资料,重建河西走廊地区3700~3400 cal BP期间人类活动特征。铜(Cu)、锌(Zn)、铅(Pb)、锶(Sr)和铷(Rb)元素以及Rb/Sr比值显示,东灰山地区3710~3690 cal BP间人类活动强度不大,农业和青铜铸造活动主要出现在3690~3500 cal BP时段,3500 cal BP以后人类活动强度减弱。Rb/Sr比值可作为早期人类活动替代指标,与人类活动强度呈反相关关系。
李小强纪明周新郢赵克良孙楠杨青
关键词:BP元素地球化学
甘肃河西走廊早期冶炼活动及影响的炭屑化石记录被引量:21
2010年
炭屑化石的显微结构研究是根据木材的解剖特征(组成木材的细胞与组织的形态和排列方式)确定燃烧植物的类型,重建古植被和古环境,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火石梁和缸缸洼青铜冶炼点位于河西走廊西北部、黑河流域下游巴丹吉林南缘沙地中,散布了大量的炭屑化石遗存。通过炭屑化石3个切面(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显微结构特征研究,比对现代切片标本和木材解剖图版,识别和确定炭屑化石的木材种属,确定2100~1860BC期间的青铜冶炼所用木材为柽柳、杨属、柳属、蓼科4种乔灌木植物,火石梁和缸缸洼地区大量乔、灌群落生长要比目前荒漠生态环境优越的多。先民的青铜冶炼活动导致乔木和灌木植物被大量砍伐,植被盖度急剧降低,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是1900BC左右杨属、柳属和蓼科乔灌木植物基本消失的主要原因。
孙楠李小强周新郢赵克良杨青
关键词:河西走廊显微结构环境变化
铁杉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基于化石证据被引量:1
2023年
铁杉属是松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北美—东亚间断分布特征。关于该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目前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次研究收集了亚洲铁杉属大化石记录,整合了铁杉属花粉记录,获取地质历史时期该属在中国的分布,推测该属的起源和传播路径。该属大约起源于晚白垩世的西欧地区,于马特斯里赫特期—达宁期通过欧亚大陆传播到中国,而在古新世—始新世时期通过北大西洋陆桥传播到北美。早始新世以后北美与东亚的铁杉属植物可以通过白令陆桥进行物种交流,当图尔盖海峡在渐新世干涸后,铁杉属能够通过西西伯利亚和中亚哈萨克斯坦地区在欧亚大陆上交流。在晚中新世铁杉属可以通过北大西洋陆桥进行交流。依据化石记录推断的铁杉属起源和传播的结果与分子学研究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更多的铁杉属化石记录及分子学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肖良王宏宇国丽妍李相传李相传孙楠王佳楠
关键词:化石记录
中全新世温暖期华北地区农业结构演化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024年
农业的起源和传播强化了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起源。华北地区是粟作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带,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遗迹众多,文化序列完整,是研究早期作物起源及农业演化的理想区域。本研究在淇河流域植物大遗存分析的基础上,收集了华北地区中全新世9~3 ka B.P.期间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大豆(Glycine max)5种农作物数据,并结合气候、地貌等信息系统分析了淇河流域中全新世农业结构演化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过程。研究表明,淇河流域农业经济结构演化特征与整个华北地区相比具有同步性。中全新世以来,适宜的气候环境为农业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水稻不断向北传播,在6.3 ka B.P.前后已经进入淇河流域,形成以粟、黍、水稻为主的混合农业体系;5.5 ka B.P.前后,随着气候的波动以及湿地的衰退,水稻逐渐退出淇河流域,农业结构演变为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3.5 ka B.P.前后随着小麦的传入,该地区形成以粟、黍、小麦为主的传统旱作农业体系。此外,华北地区中全新世以来农业结构的演化与气候环境及地貌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生业模式及农作物组合特征适时调整。地貌类型对农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对史前聚居点的分布、农业结构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李延鹏周新郢孙楠孙楠赵克良张雅平马嘉成刘俊池李小强
关键词:中全新世环境变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