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BCC1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腋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ABCC1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以及产物测序,检测40例腋臭患者及5例正常人ABCC1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7822931的基因型。结果:ABCC1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7822931的等位基因型检测发现腋臭患者37例为GA型,3例为GG型,5例正常人为AA型。结论:ABCC11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型决定腋臭的表型,GG或GA型表现为腋臭,AA型等位基因型则无腋臭。
- 孙杨龙剑虹王永洁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腋臭
- 基于肺部超声引导的护理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肺部超声引导的护理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根据肺部超声的结果实施目标导向的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护理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部超声评分、膈肌功能、氧合指数、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肺部超声评分都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在入住ICU第3、4、5天肺部超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膈肌位移在第5天大于对照组,膈肌增厚率在入住ICU第3、4、5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氧合指数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在入住ICU第4、5天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入住ICU第3、4、5天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在入住ICU第2、3、4、5天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比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肺部超声引导的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护理策略可以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情况、膈肌功能和氧合,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 曹岚孙杨张丽娜彭倩宜田盾石章娥杨清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
-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危重症
- 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研究初探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初步研究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2017年3—12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有创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40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连续5 d应用超声测量患者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位移和膈肌厚度。结果(1)与第1天患者右侧[前部:(11.05±3.04)mm;中部:(12.08±2.71)mm;后部:(11.51±3.33)mm]和左侧[前部:(13.63±7.52)mm;中部:(15.44±7.52)mm;后部:(14.76±6.93)mm]膈肌位移比,第3天右侧[前部(8.90±3.65)mm;中部(10.02±4.24)mm;后部(10.25±4.38)mm]和左侧[前部(9.82±1.96)mm;中部(11.60±1.13)mm;后部(11.52±1.98)mm]膈肌位移发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位移均于第5天恢复,且高于第1天,其中左侧中部和后部膈肌位移变化最明显。(2)与第1、2、3天比,第4天左、右两侧前、中、后部膈肌增厚率明显下降,其中左侧中部[第1天:(33.87±14.34)%;第2天:(37.26±13.91)%;第3天:(30.56±14.27)%;第4天:(15.53±5.68)%]和后部[第1天:(35.50±15.69)%;第2天:(39.84±15.32)%;第3天:(29.06±14.96)%;第4天:(13.30±5.79)%]膈肌增厚率变化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前、中、后部膈肌增厚率第5天较第4天有所恢复,但仍低于第1天。结论超声评价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是可行的,可为预防膈肌萎缩和撤离机械通气提供指导作用。
- 孙杨张丽娜冯清李莉艾美林曹岚田盾杨清无
- 关键词:膈肌功能机械通气超声重症
- 上唇缺损畸形的手术治疗
- 目的 不同程度上唇缺损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及经验总结。方法?根据上唇缺损的亚单位、范围及缺损程度,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整复,分析比较手术效果。结果?我科自1998年1月-2012年4月治疗上唇缺损畸形患者243例,其...
- 龙剑虹孙杨杨兴华张丕红
- 新冠肺炎疫情下定点医院阶梯式重症医疗救治的探索
- 2023年
- 通过梳理新冠感染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的规模、功能与人员配置,结合武汉与上海不同场景下定点医院的重症救治管理经验,因地制宜地快速整合有限的重症资源,总结出“重症关口前移-同质化重症救治-高级监护病房”的阶梯式重症延伸工作模式,为相关医院救治新冠感染重症患者提供了参考。
- 张丽娜马旭东祝滨刘纯张文鹏张翼马新华孙杨周阳钱招昕陆勇
- 超声胃窦运动指数在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评价床旁超声胃窦横切面法监测胃窦运动指数在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中肠内营养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根据超声监测胃窦运动指数指导肠内营养的实施,对照组按照医嘱执行肠内营养计划。比较2组患者喂养中断、反流、误吸的发生率、达到全量营养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达到全量营养的时间为(2.8±0.8)d,低于对照组的(4.1±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596,P<0.01)。2组患者在喂养中断、反流、误吸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测胃窦运动指数可以指导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实施,缩短了达到全量营养的时间。
- 孙杨曹岚
- 关键词:超声胃肠动力俯卧位肠内营养危重病
- 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在ICU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0年
- 案例背景:超声技术具有动态、实时、可重复的特点,可以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评估,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随着重症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开始关注重症超声在ICU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且ICU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的特点,将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应用于危重患者的管理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视化的工具,可以定性、定量地评估护理指标,发现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解决现有重症患者管理中的难题,而护理方向的重症超声在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
- 曹岚岳丽青周阳田盾孙杨
- 关键词: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危重患者病情变化ICU患者
- 上唇缺损畸形手术治疗的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上唇缺损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科诊治243例上唇缺损畸形患者,根据上唇缺损的亚单位、范围及程度,使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缺损修复,其中直线缝合法48例,交叉三角瓣法及(或)V-Y推进法69例,口轮匝肌瓣法5例,单侧红唇瓣法53例,双侧红唇瓣法42例,下唇瓣法22例,颞蒂前额皮瓣修复法1例,前臂皮瓣法1例,鼻唇沟皮瓣法2例。通过术后随访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治疗上唇缺损畸形患者243例,其中外伤缺损85例,唇裂继发唇畸形110例,肿瘤术后48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效果满意。135例患者接受满意度调查,106例非常满意,26例满意,满意度97.8%。结论对上唇缺损的修复应根据患者的缺损程度及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方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 龙剑虹孙杨杨兴华张丕红
- 关键词:上唇缺损唇裂术后继发畸形
- 负压抽吸结合消痔灵治疗腋臭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负压抽吸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在腋毛分布边缘外0.5~1cm处标记手术范围,肿胀麻醉后放射状负压抽刮术区,消痔灵注射刮吸后皮下腔隙治疗腋臭。随访3个月以上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应用负压抽吸结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腋臭并随访患者72例,其中男16例,女56例,年龄14—41岁。所有患者术后1周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皮下无血肿,无坏死。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治愈133侧,占92.4%,有效11侧,约占7.6%,有效率100%。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结论负压抽吸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腋臭操作简单,效果确切,恢复快,术后瘢痕不明显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孙杨龙剑虹杨兴华肖目张雷少榕范鹏举肖泽宁
- 关键词:消痔灵注射术负压抽吸术腋臭术后随访术后瘢痕
- 重症超声技术辅助实施新冠肺炎病人肠内营养3例报告
- 2021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因出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人而被发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治[1]。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是出现营养风险的高危人群,尤其需要积极关注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
- 曹岚张丽娜王小亭孙杨何伟程小翠
- 关键词: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