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激酶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脑肿瘤
  • 4篇高血压
  • 4篇出血
  • 3篇血压
  • 3篇人脑
  • 3篇人脑胶质瘤
  • 3篇重组链激酶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链激酶
  • 3篇脑出血
  • 3篇脑胶质瘤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畸形

机构

  • 1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孙安
  • 11篇陈衔城
  • 4篇徐斌
  • 3篇秦智勇
  • 3篇鲍伟民
  • 3篇张义
  • 3篇张福林
  • 3篇史玉泉
  • 2篇吴劲松
  • 2篇宋后燕
  • 1篇沈天真
  • 1篇施达仁
  • 1篇耿道颖
  • 1篇宋冬雷
  • 1篇张明广
  • 1篇任军
  • 1篇陈星荣
  • 1篇万经海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临床神经科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微侵袭神经外...

年份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重组链激酶的局部应用被引量:31
1999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重组链激酶的局部应用。方法: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辅以重组链激酶(r-S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65例。结果:近期疗效,优良44例(67.7%),死亡8例(12.3%);随访54例,远期疗效,优良36例(66.7%),死亡2例(3.7%)。局部应用15mg的r-SK,4d内可使血肿平均减少15.6ml,加速血肿的溶化吸收。结论:研究表明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结合r-S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具有较好的疗效,r-SK在HICH脑内局部溶血肿作用安全高效。
张义陈衔城孙安吴劲松宋后燕任军
关键词:重组链激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
电子束CT颅内肿瘤动态扫描的价值初探被引量:1
1996年
目的:探讨电子束CT的动态扫描及时间──密度动态灌注曲线对颅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1例颅内肿瘤均经电子束CT检查与手术病理证实。机器采用美国ImartonC-150型全身电子束成像系统。先平扫选择肿瘤最大中心层面作为扫描线,注射Omnipaque60ml后采用3mm层厚单层动态扫描序列,在90秒内完成扫描。结果:我们根据曲线形态将不同肿瘤组织曲线分为五种类型。动脉瘤曲线为A型;正常脑组织为B型;脑膜瘤为C型;转移性肿瘤和三叉神经鞘瘤为D型;胶质瘤为E型。动态灌注曲线的类型和参数值与肿瘤内部血管分布和血脑屏障状况有关。结论:电子束CT的动态CT扫描在显示肿瘤内部血供和血脑屏障破坏情况方面价值很大,它有助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耿道颖沈天真孙安陈星荣
关键词:颅内肿瘤CT电子束CT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探讨被引量:8
1996年
比较单侧额底入路与双额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7例鞍结节脑膜瘤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侧额底入路和双额纵裂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结果二组的肿瘤全切除率、视力改善率、术后死亡率等均相似,但单侧额底入路组的双侧嗅神经损伤率、双侧额叶损伤率均较双额纵裂入路组显著减少。结论采用单侧额底入路可对各种大小的鞍结节脑膜瘤进行手术切除,并可减少手术创伤。
孙安陈衔城史玉泉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与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观察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研究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对胶质瘤恶性生长的调控作用,方法用抗PAI-1单克隆抗体对57例不同恶性程度的星形细胞瘤、13例良性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PAI-1的表达程度越高。良性脑膜瘤与低度恶性胶质瘤表达程度均较低,正常脑组织未见表达、PAI-1的阳性染色主要集中于血管,坏死灶周围的PAI-1阳性血管更为集中,结论PAI-1在对抗肿瘤尿激酶所引起的肿瘤血管组织和肿瘤基质的自身降解及胶质瘤新生血管形成起重要作用。在肿瘤坏死灶周围PAI-1表达增强可能是机体防止肿瘤无限制迅速生长的防御机制.
陈衔城徐斌张福林鲍伟民孙安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瘤病理PAI-1
儿童颅内肠源性囊肿2例报告被引量:4
1999年
肠源性囊肿为胚胎发育期的残余物,临床上较少见,90%发生在儿童,以椎管内为多见,很少发生在颅内。我院于1992年至今共收治2例颅内肠源性囊肿,现结合文献对其发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病例1男,5岁。偶尔发作头痛1a,以后枕部为主。无阳性神经系...
孙安张明广
关键词:颅内囊肿颅内肠源性囊肿儿童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迟发性脑水肿被引量:9
1998年
孙安陈衔城
关键词:高血压并发症脑出血脑水肿
胼胝体动静脉畸形
1995年
报告19例胼肥体动静脉畸形(AVM),20个病灶(1例多发)。其中,膝部3个,体部2个,压部15个。所有病人都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以癫痫大发作为首发症状者仅1例。以胼周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大脑后动脉分支亦参与供血。除1例行供血动脉结扎术外,其余19个AVM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完整切除,无死亡。
陈衔城史玉泉孙安秦智勇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胼胝体显微外科手术
尿激酶、尿激酶受体在人脑胶质瘤中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997年
研究尿激酶(uPA)、尿激酶受体(uPAR)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评估其在胶质瘤恶性生长方式中的作用。选取57例不同恶性程度的星形细胞瘤、13例良性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分别以抗uPA单克隆抗体和抗uPAR多克隆抗体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uPA、uPAR的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程度越高。良性脑膜瘤的表达程度较低。正常脑组织则未见uPA、uPAR的表达。uPA染色除见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外,还见于少数胶质增生带中的正常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肿瘤细胞增殖密集区域,uPA阳性的肿瘤细胞比例较低,而在肿瘤细胞生长较稀疏、肿瘤血管增殖旺盛的区域阳性细胞比例较高。uPAR的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uPA和uPAR的共同表达是浸润性生长的胶质瘤的特征之一。其表达程度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浸润性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人体内,表达uPA的细胞种类是较多的。uPA、uPAR的表达对胶质瘤的浸润和血管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陈衔城徐斌张福林鲍伟民孙安
关键词:胶质瘤尿激酶受体脑肿瘤
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
1996年
报告26例胼胝体AVM(其中1例多发)的27个病灶。5个位于膝部,4个位于体部.18个位于压部。供血动脉主要来自大脑前动脉的胼周动脉;其次是大脑后动脉的脉络膜后动脉等分支。24个AVM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作了全部切除。术后能正常生活者达88.5%,无死亡,并对胼胝体AVM显微外科切除手术的体会进行了讨论。
陈衔城史玉泉孙安秦智勇
关键词:胼胝体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
基因重组链激酶在高血压脑内血肿抽吸治疗中的应用
1995年
基因重组链激酶在高血压脑内血肿抽吸治疗中的应用陈衔城,张义,孙安,宋冬雷,徐斌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总例数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8岁、平均61岁。2.临床表现:嗜睡4例,昏迷轻度13例,中度7例,重度1例。偏瘫轻度5例,中度...
陈衔城张义孙安宋冬雷徐斌
关键词:高血压脑内血肿基因重组链激酶抽吸治疗脑室内出血再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