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纵向多层储层电缆地层测试解释方法
- 2009年
- 现有的电缆地层测试还没有考虑纵向多层情况下的解释模型和解释方法,实际储层都是具有纵向非均质性,常常表现为纵向多层的地质特征。由于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器具有了泵抽排功能,能够进行大排量、长时间测试,在实际测试时,压力波动在纵向上很快传播到上下相邻储层,压力数据表现出多层储层特征。为了进行测试参数解释,本文提出了利用数值模拟器模拟纵向非均质储层电缆地层测试压力曲线,与电缆地层测试实测压力曲线拟合求解储层参数的方法,是纵向非均质储层单探头电缆地层测试储层参数解释的有效方法。
- 关富佳曹宝军周琴姜子杰
- 关键词:电缆地层测试数值模拟
- 三探头MDT测试储层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三探头MDT是电缆地层测试器中较高水平的测试仪器,具有一个抽吸探头、一个水平观测探头和一个垂直观测探头。在测试时,利用其特殊的三探头结构,能够使固定垂直距离的3个探头共同坐封在同一地层,通过抽吸探头引起的压力波动,获得地层中空间不同的2个点的压力变化信息及地层的更多信息,进而应用压力变化达到稳定状态的数据资料及其相应的解释模型,可以评价地层的渗透率及各向异性。为了保证测试解释结果的精度,必须要保证在测试时间内,压力变化达到稳定之前,压力波动不能传播到地层的上下不渗透边界,而地层有效厚度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以保证仪器测试安全和仪器测试的解释精度为出发点,研究了MDT探头结构及其空间组合与储层厚度之间的关系。运用渗流力学理论,研究了探头压力变化达到稳态时的压力纵向传播距离、垂直观测探头与水平观测探头的垂直距离和地层厚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MDT能够成功测试的储层最小厚度,为现场MDT测试选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富佳安小平曹宝军姜子杰
- 关键词:电缆地层测试储层厚度
- 火山岩气藏储层渗流特征浅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极其复杂,具有复杂的储渗空间,因此如何描述火山岩气藏渗流,建立研究其储层的渗流数学模型,准确分析储层渗流的影响因素,是该类气藏储层研究中的技术难题。通过与碳酸盐岩气藏储集层进行对比,总结异同点,结合火山岩气藏储集层的自身特点,建立起与其储渗特点相适合的双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给出了天然气在储层中流动的基本规律的方法,为合理有效开采火山岩气藏提供一定的参考。
- 田玉栋李相方曹宝军姜子杰谢从辉
-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渗流模型双重介质
- 免清洗钻井液失水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清洗钻井液失水仪。主要解决现有钻井液失水仪工作后清洗杯体困难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杯体内置有塑料内衬杯,塑料内衬杯的上口沿下表面与杯体的上沿口间置有密封圈,且塑料内衬杯的上口依次置有滤纸、滤网及杯盖,杯...
- 高峰姜子杰魏忠利梁万林
- 文献传递
- 压裂火山岩气井不对称裂缝产能模型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随着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投入开发,急需开展压裂火山岩气井产能的研究,从而指导气田开发。基于气体单相稳定渗流规律,针对压裂后不对称裂缝特征,引入保角变换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压裂火山岩气井不对称裂缝产能模型,同时分析了火山岩气井压裂裂缝的不对称性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火山岩气井单条裂缝产能与不对称性没有关系,随着裂缝长度的增加,产能增加幅度相同;对于压裂双裂缝气井来说,随裂缝长轴长度增加产能增加的幅度最大,随裂缝短轴长度增加产能增加的幅度最小;对称裂缝产能模型是不对称裂缝产能模型的特例,不对称裂缝产能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 曹宝军李相方姜子杰周琴
- 关键词:松辽盆地火山岩气藏压裂裂缝(岩石)
- 苏德尔特基岩潜山油藏类型及其形成主控因素被引量:7
- 2009年
- 在苏德尔特基岩潜山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油成藏主控因素、时期和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德尔特基岩潜山油藏类型主要有顶部基岩风化壳油藏和内部油藏,内部油藏又可分为断块和断层岩性油藏;油成藏主要受源岩供油及其充足程度、连接源岩和基岩潜山圈闭的输导通道和裂缝储集空间的控制,油成藏时期主要为伊敏组沉积末期;油成藏模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洼槽中南屯组源岩生成的油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基岩潜山顶部基岩风化壳圈闭中聚集成藏模式,另一种为洼槽中南屯组源岩生成的油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沿源断裂垂向运移至基岩潜山的内部断块和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模式.
- 周广胜张立含佟奎姜子杰史彦尧
- 关键词:油藏主控因素成藏模式
- 苏德尔特基岩潜山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油藏解剖分析,分析苏德尔特基岩潜山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得到油在剖面上分布规律具有4个特征:①油主要分布在距离基岩潜山顶面160 m以上深度内;②油主要分布在油层组Ⅱ内;③油主要分布在油层组顶部,上油下水;④油层纵向分隔严重,无统一的油水界面.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的贝19、贝38、贝40、贝28、贝12、贝14、贝16和贝30区块内.通过油分布规律与油成藏条件之间关系分析得到,苏德尔特基岩潜山油在剖面上的分布主要受油"倒灌"运移进入基岩潜山深度、油层组发育程度、非均质性和油源供给充足程度的控制,而在平面上分布则主要受油"倒灌"运移进入基岩潜山距离、深度和油源供给充足程度的控制.
- 周广胜张立含姜子杰陈巍史彦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