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吉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GD-BOP...
  • 6篇磁共振
  • 5篇
  • 4篇葡胺
  • 4篇细胞
  • 4篇MR表现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分化
  • 3篇肝癌
  • 3篇肝脏
  • 3篇PTEN表达
  • 3篇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分化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性病
  • 2篇增强MRI
  • 2篇增殖

机构

  • 8篇南通大学
  • 8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通用电气医疗...

作者

  • 15篇姜吉峰
  • 11篇丁丁
  • 10篇张涛
  • 4篇杨雪飞
  • 4篇程斌
  • 4篇顾春燕
  • 4篇陆健
  • 3篇程斌
  • 3篇曹卫菊
  • 3篇张学琴
  • 2篇黄爱娜
  • 2篇王鸿帼
  • 2篇缪小芬
  • 2篇梁宏伟
  • 1篇王秀彬
  • 1篇孙春锋
  • 1篇徐磊
  • 1篇曹卫菊
  • 1篇江丽琴
  • 1篇王斌

传媒

  • 2篇工企医刊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第11届全国...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2008华东...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钆塞酸二钠多期动态增强MRI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多期动态增强MRI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的定量评估价值。方法纳入行3.0 T MR检查并证实为肝纤维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6例,其中S1期25例、S2期18例、S3期23例、S4期2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测量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移行期及20 min肝胆期肝实质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值,计算动脉期、门脉期、移行期及肝胆期肝实质的相对强化率(REAP、REPV、RETP、REHBP)和对比增强指数(CEIAP、CEIPV、CEITP、CEIHBP)。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定量评估增强后四期相对强化率和对比增强指数对肝纤维化S1~S4分期的价值,并使用ROC曲线评估多期增强定量参数在诊断≥S2期、≥S3期、S4期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S1~S4)的相对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升高,REPV、RETP、CEITP、CEIHBP值依次降低,CEIHBP诊断≥S2期、≥S3期、S4期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较RETP、CEITP高,AUC分别为0.775(95%CI:0.672~0.858)、0.765(95%CI:0.662~0.850)、0.821(95%CI:0.723~0.895),REPV诊断效能最低。结论钆塞酸二钠多期动态增强后肝实质RETP、CEITP、CEIHBP在定量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CEIHBP诊断效能最佳。
黄爱娜张涛张学琴陆双双姜吉峰丁丁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脾脏淋巴管瘤的CT与MRI表现特点被引量:10
2007年
缪小芬孙春锋陆健姜吉峰
关键词:MRI表现淋巴管瘤脾脏CT影像学表现良性病变
三维非刚性配准提高肝脏动态增强MR测量可重复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三维非刚性配准在提高肝脏动态增强MR应用中的可重复性。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行动态增强MRI检查的肝硬化背景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资料。使用Omni Kinetics软件对获得的图像进行三维非刚性配准,采用Extended Tofts双输入模型对配准前、后的图像进行计算。由两位观测者采用盲法测量配准前、后同层面病灶、肝脏及竖脊肌的K^(trans)、K_(ep)值,并对测量值的变异度、一致性进行组间(两位观测者之间)及组内(一位观测者间隔一周测量两次)比较,并使用Bland-Altman Plot对组间和组内测量值的可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三维非刚性配准后同层不同期两幅图像有差异,像素均值为32761±13575,小于配准前(43202±20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7,P<0.05)。相对差值百分比箱图显示组间及组内病灶、肝脏、竖脊肌K^(trans)、K_(ep)均数配准后差异均小于配准前,离群值及极值减少或消失;配准后组内竖脊肌K^(trans)和K_(ep)的四分位间距稍增大,余四分位间距均变小;配准后组间四分位间距均变小。配准后组内、组间病灶、肝脏、竖脊肌K^(trans)、K_(ep)可重复性均提高,均值差变小。结论三维非刚性配准可提高病灶、肝脏及竖脊肌K^(trans)、K_(ep)的可重复性。
梁宏伟胡春洪邢飞陆健姜吉峰曹鹏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成像可重复性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列线图预测MVI阴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列线图模型预测微血管浸润(MVI)阴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RF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2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MVI阴性的HCC患者125例,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MRI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获得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患者1、3和5年RFS率的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一致性。结果:随访过程中,37例HCC患者复发,中位RFS时间为27.1个月[95%置信区间(CI):43.3~54.1个月],术后1、3和5年RFS率分别为88.0%、71.9%、45.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风险比(HR)=4.807,95%CI:1.126~20.526,P=0.034]、肝胆期瘤周低信号(HR=3.755,95%CI:1.736~8.122,P=0.001)、肝胆期病灶-肝实质信号强度比(RIR)(HR=0.019,95%CI:0.001~0.396,P=0.010)是HCC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整合上述3个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95%CI:0.740~0.882),同时经Bootstrap内部验证,该模型的C指数为0.795(95%CI:0.723~0.867),且校准曲线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概率吻合度较好。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构建的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MVI阴性HCC患者的术后RFS。
瞿琦张涛张学琴鲁梦恬徐磊张继云刘茂童姜吉峰
关键词:肝细胞癌列线图
脑海绵状血管瘤13例影像学诊断价值评价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结合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理改变,分析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及核磁共振(MR I)表现特点并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全部作MR I检查,8例同时作CT检查,4例同时作DSA检查。结果:脑海绵状血管瘤DSA检查常呈阴性,CT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足,MR I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王斌陆健姜吉峰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术核磁共振
MRI全身弥散技术临床应用研究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世界每年有大约超过1000多万的新癌症患者,晚期癌容易并发远处部位的转移。转移瘤的诊断,虽然可以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的查体加以判断,但确诊还是需要影像学检查。
姜吉峰丁丁陆健
关键词:MRI全身影像学检查恶性肿瘤癌症患者
Gd-BOPTA延迟增强MR表现与HCC病理分化相关性研究
随着MRI扫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肝特异性MRI对比剂的开发和应用,对原发性肝癌(HICC)的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而双重功能对比剂钆钡葡胺(Gd-BOPTA)不仅能显示肿瘤血供的特点而且延迟相能反映肿瘤...
王鸿帼陆健张涛曹卫菊程斌丁丁姜吉峰
关键词:病理分化
文献传递
Gd-BOPTA增强MR表现与HCC病理分化及PCNA、PTEN表达相关性研究
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 MultiHance)是一种新型的以钆为基础的MR对比剂,其有效对比成分Gd-BOPTA结合了传统细胞外液对比剂和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的双重属性,且安全、有效。它在注...
陆健张涛曹卫菊姜吉峰顾春燕丁丁程斌杨雪飞江丽琴
关键词:病理分化PTEN基因
文献传递
磁共振LAVA增强技术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及小肝癌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增强技术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8例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和15例26个小肝细胞癌(SHCC)患者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1)、L...
张涛陆健程斌丁丁姜吉峰
关键词:肝硬化小肝细胞癌
文献传递
磁共振LAVA增强技术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及小肝癌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增强技术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8例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和15例26个小肝细胞癌(SHCC)患者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LAVA增强多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分别观察各序列病灶显示的数量、MR征像及LAVA序列各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规律,病灶血供。结果 18例24个DN中,同、反相位T1WI上呈等信号者4个,呈稍高信号者2O个,占DN的83%(20/24);26个SHCC结节中,同相位T1WI上呈稍高信号者6个,其中3个在反相位T1WI上呈低信号;同、反相位T1WI上均呈等一低信号者19个结节,占76%(19/26)。抑脂T2WI上DN组24个结节均为低信号;而小HCC组26个结节中,呈稍高或不均匀等一高信号者24个,占92%(24/26),2个在T2WI上为低信号。LAVA动态增强扫描,14例中15个DN呈缓升速降型14个占93%,14例中24个HCC呈速升速降型19个,占79%(19/24);SHCC包膜强化率占增强病灶中的7O%(17/24),而DN仅1个呈假包膜样强化。结论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DN及SHCC病变的病灶显示、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不同序列影像表现及增强扫描成像特点,能够将绝大多数DN和SHCC区别开来。
丁丁陆健张涛姜吉峰程斌
关键词:肝脏DNMR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