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群英
- 作品数:25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儿童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固定板、抓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旋转轴、卡板、侧立板、横板、螺纹杆、第三竖杆和横杆,横杆的顶端右侧固定设置有第...
- 贺芬夏群英应炳泉龙苏兰
- 文献传递
- 家长参与护理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护理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DDH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家长参与护理。根据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测评两组护理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根据生活质量量表(SF-36)测评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Harris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护理认知度、护理舒适度、护理沟通度、护理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参与护理能有效改善DDH患儿术后髋关节和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 吴艳夏群英
- 关键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康复生活质量
- 快速康复护理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8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随机实施分组,即FTS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新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差别。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组患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总费用降低(P<0.05),FTS组并发症和不良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促进患儿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
- 雷海燕夏群英陈佩群吴萍凤雷俊张守华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护理
-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应用红外线照射切口的效果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应用红外线照射切口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备30例。观察组术后利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照射切口,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绪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切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术后通过利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照射切口,能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夏群英
- 关键词:红外线照射
- 探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析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40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照其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围术期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为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6.68±5.41)d,观察组为(21.52±4.58)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为(85.29±3.15)分,观察组为(98.10±1.43)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围术期对其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患儿提供科学、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夏群英李夏燕
-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围术期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 运用循证护理指导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后护理
- 2012年
-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指导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将30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综合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切口出血、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进行指导,有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循证护理的纳入也使得护理行为更具科学、规范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夏群英李敏黎檀梅
-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循证护理儿童
- 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骨科护理基础上,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接受线上视频宣教联合同伴互助模式干预,能缓解患儿的疼痛,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使效果更加理想,可在今后工作中,普遍推广应用,更多患儿能够从中受益。
- 未玲玲夏群英陈干李夏燕邱万好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儿童
- Ponseti方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足部畸形,其特点是骨间关节内收,踝关节趾屈,足内翻,胫骨内旋及胫后肌挛缩。新生儿发病较高.约为l%-4%,男性为女性2倍,单侧稍多.早期干预治疗预后较好。2006年始,我科对已行Ponseti方法治疗的48例新生儿马蹄内翻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2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48例新生儿马蹄内翻足,均为单纯性马蹄内翻足,其中男36例,女12例,单侧内翻足32例,
- 张丽平夏群英
- 关键词:护理
- 暴露与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究暴露与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肱骨外髁骨折患儿100例,随机分成甲组(暴露克氏针固定治疗)和乙组(埋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组拔针时间短于乙组,住院费用低于乙组(P<0.05);两组针道感染率、皮肤激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肘关节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646)。结论应用暴露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拔针时间,并能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曾晓辉万玲玲夏群英
- 关键词:小儿肱骨外髁骨折
- 治疗性游戏在肱骨髁上Ⅱ、Ⅲ型骨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治疗性游戏在肱骨髁上Ⅱ、Ⅲ型骨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肱骨髁上Ⅱ、Ⅲ型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游戏组,各28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游戏组采用治疗性游戏干预.比较2组的焦虑程度、应激反应、功能锻炼配合度、肘关节功能、肿胀程度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游戏组在麻醉诱导时及术后苏醒时的焦虑程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戏组功能锻炼配合度得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戏组生活能力、肘关节疼痛、活动范围、稳定程度得分均高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戏组患肢肿胀程度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戏组UEFT评分高于传统组,DASH评分均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游戏能减轻肱骨髁上Ⅱ、Ⅲ型骨折患儿的焦虑及应激反应,可提高功能锻炼配合度,降低肿胀度,缓解疼痛,并能促进肘关节及上肢功能恢复.
- 江玉英张莉夏群英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儿童焦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