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筱华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黄山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心目
  • 1篇心目中
  • 1篇人情
  • 1篇图案
  • 1篇土人
  • 1篇乡土
  • 1篇乡土人情
  • 1篇京剧
  • 1篇徽班
  • 1篇徽商
  • 1篇徽戏
  • 1篇福克纳

机构

  • 3篇黄山高等专科...

作者

  • 3篇周筱华

传媒

  • 2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江淮论坛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徽戏与徽商被引量:3
2002年
徽戏的发展与徽商有着密切联系。徽商为徽戏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徽商的审美情趣影响着徽戏的思想和艺术。徽戏的诸腔杂奏、不断演变的特点,体现了徽商兼收并蓄、开放创新的风格;徽戏的追求排场豪华、武艺高超等舞台表演艺术,也是徽商的精神需求、审美选择的结果。没有徽商就没有徽戏艺术的广泛传播。
周筱华
关键词:徽戏徽商
编织心目中古老而美丽的图案——沈从文与福克纳对乡土人情的描绘被引量:1
2001年
沈从文和福克纳都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愫。他们不约而同地赞美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呼唤人类情感得到正常的交流,痛恨近代文明对淳朴的乡村生活和美的人性的浸染和破坏。他们的创作有着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系统。但由于国度和民族的不同,作家本人的素养及个性的不同,他们笔下的风土人情也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风格。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平行的比较和探讨。
周筱华
关键词:乡土人情
四大徽班与京剧被引量:2
2001年
京剧是徽班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而成的。乾隆55年(1790),四大徽班相继进京演出。四大徽班拥有一批“色艺最优”的演员,他们发展徽戏艺术的特点,博采众长,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剧目改革、曲调声腔、演唱艺术、表演形式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赢得了京城观众的倾心,为京剧的出世和京剧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徽班就没有京剧。
周筱华
关键词:京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