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海云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丹皮
  • 1篇丹皮酚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应用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栓塞
  • 1篇皮炎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成熟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表达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皮炎
  • 1篇抗凝
  • 1篇华法林
  • 1篇华法林抗凝
  • 1篇共刺激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周海云
  • 1篇何亚男
  • 1篇徐慧敏
  • 1篇黄巧玲
  • 1篇刘喃喃
  • 1篇张丽
  • 1篇钱钟书
  • 1篇王玲飞
  • 1篇胡玉平

传媒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丹皮酚对FSL-1与IL-4共刺激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牡丹皮提取物丹皮酚对TLR2配体FSL-1刺激诱导慢性前炎因子释放的分子机制,为天然药物治疗慢性皮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s)分成5组,对照组、FSL-1刺激组、丹皮酚低、中、高剂量干预组(25、50、100μg/m L),所有组均给予10 ng/m L rm IL-4环境培养,ELISA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CD40和CD86分子表达的水平。结果:各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CD40和CD86表达量明显增加(P <0. 05)。丹皮酚干预组与刺激组相比,DCs表面MHC-II、CD40和CD86表达量均降低,且高、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P <0. 05),而前炎细胞因子IL-12的水平明显升高(P <0. 05);丹皮酚干预组与FSL-1刺激组相比,各个干预组的IL-10的分泌水平显著上升(P <0. 05),丹皮酚干预组中IL-12的分泌水平均有下降,但仅高、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TLR2配体FSL-1可以和IL-4共刺激DCs,促进DCs活化并成熟,促进前炎性因子IL-12释放,抑制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分泌,诱导CD4+T细胞向Th1分化,导致了Th1极化状态,诱导慢性皮肤炎症;而天然药物丹皮酚可抑制TLR2配体介导TLR2通路活化DCs这一过程,具有抑制皮肤慢性炎症的潜力。
胡玉平周海云黄巧玲姚轶敏
关键词:丹皮酚慢性皮炎细胞因子
住院患者华法林抗凝强度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华法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华法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应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病历335例,58.5%为男性,平均年龄(59.8±15.6)岁。患者使用华法林主要是由于心房颤动(52.2%),其次为心瓣膜病(26.9%)。绝大多数患者(53.1%)住院期间INR偏低,仅少部分(19.4%)INR偏高。高INR组有12.3%住院期间发生出血,18.5%使用了维生素K1(≥10mg)和血浆等拮抗华法林的药物。结论:华法林使用中医生对出血风险较为重视,但存在抗凝不足和纠正过度的情况,需进行相应的干预。
钱钟书何亚男张丽王玲飞刘喃喃周海云杨厚赐徐慧敏
关键词:华法林药物应用出血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