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艳
- 作品数:3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审稿制度的重要性及途径分析
- 2013年
- 审稿作为高校学报工作条例的中心环节,对于保证稿件的政治品质和学术质量,提高和控制学报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重要环节。相比较而言,民族地区高校学报肩负的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维护文化安全的责任更为重大。建立符合工作实际的审稿制度,是提高民族地区学报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审稿制度的重要性,并就其有效途径进行了讨论。
- 蔡秀清周晓艳
-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编辑出版
- 后藏环游记(七)
- 2021年
- 《康导研究月刊》于1947年第8期至1949年第26期刊载了戴新三《后藏环游记》《藏印纪行》等游记作品,详细介绍了其居藏期间"于三十三年春奉派前往(后藏扎什伦布寺)办理布施"及"奉调内返""由拉萨经江孜、怕(帕)里、亚东……经此赴印航归"的详细经过。其旅途见闻及作为对于了解特定时期西藏政治形势、山川风貌、风俗民情及复杂的边疆关系等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对《后藏环游记》第二十四至二十九节所记录的戴新三完成布施后于当年五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六日,从日喀则经江孜、浪卡子、白地返回拉萨途中见闻做了整理和必要的校对注释,以供学界参考。
- 戴新三周晓艳
- 后藏环游记(三)
- 2021年
- 《康导研究月刊》于1947年第8期至1949年第26期刊载了戴新三《后藏环游记》《藏印纪行》等游记作品,详细介绍了其居藏期间"于三十三年春奉派前往(后藏扎什伦布寺)办理布施"及"奉调内返""由拉萨经江孜、怕(帕)里、亚东,……经此赴印航归"的详细经过。其旅途见闻及作为对于了解特定时期西藏政治形势、山川风貌、风俗民情及复杂的边疆关系等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对《后藏环游记》第四至六节所记录的戴新三于当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的行程及途中见闻做了整理和必要注释,以供学界参考。
- 戴新三周晓艳
- 新时期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刍议
- 2011年
- 本文剖析了新时期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发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地方高校学报自身特点和目前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发行的价值入手,透视了制约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发行的利弊因素,探讨了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发行的现实策略。
- 陈如松周晓艳
- 关键词:地方高校
- 涉藏学术期刊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我国涉藏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与交流藏学研究最新学术成果的主阵地,在促进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数字化发展进程较慢、编校质量参差不齐、编辑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亟待从立足特色提升学术水平、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完善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提升涉藏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 周晓艳拉巴次仁韩连启
- 关键词:藏学
- 《西藏大学学报》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NK(I1993-2011)数据被引量:4
- 2012年
- 基于CNK(I1993-2011)数据,以《西藏大学学报》刊发论文(1993-2011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对该刊载文数量及年代分布、载文被引、载文被转载、科研基金论文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对该刊2001年至2010年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等引证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既是对《学报》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梳理,也是对该刊学术价值和刊物质量的有效评介,旨在探索《学报》文献计量学特征及刊物特色,为进一步办好刊物提供参考依据。
- 孔繁秀周晓艳
- 关键词:统计分析
- 《艽野尘梦》文体与文学价值考辨被引量:3
- 2019年
- 《艽野尘梦》是民国时期"湘西王"陈渠珍于1936年写就的一部"游记",回忆其于清末随清协统钟颖赴藏平定康藏变局的一段生死历程。这部游记在民国诸多涉藏游记中独树一帜,不同于一般游记以记山水之景,抒一己之怀为目的,而是以游记之体例,合小说之笔法,记真实之事件,达传述之目的,属于跨界写作之范例,体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文章对该游记的传播历程、作者的边缘性创作主体身份以及其在文学写作和文体界限上的模糊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求客观凸显其文学和史学价值。
- 周晓艳
- 关键词:《艽野尘梦》小说
- 后藏环游记(四)
- 2021年
- 《康导研究月刊》于1947年第8期至1949年第26期刊载了戴新三《后藏环游记》《藏印纪行》等游记作品,详细介绍了其居藏期间"于三十三年春奉派前往(后藏扎什伦布寺)办理布施"及"奉调内返""由拉萨经江孜、怕(帕)里、亚东,……经此赴印航归"的详细经过。其旅途见闻及作为对于了解特定时期西藏政治形势、山川风貌、风俗民情及复杂的边疆关系等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对《后藏环游记》第十至十四节所记录的戴新三于当年五月二日至五月四日由年木经恩棍寺到日喀则访晤扎萨喇嘛,并商议布施事宜的行程及途中见闻做了整理和必要的注释,以供学界参考。
- 戴新三周晓艳
- “梁庄系列”中非虚构写作的乡土叙事策略被引量:4
- 2022年
- 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以及《出梁庄记》因其具备直面现实的个人体验与宏观的历史视野,向内注重生命状态的内省,向外追求文化理性的构筑,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作为具备本土文化审美内蕴与现实主义批判传统的文学样式,“梁庄系列”通过批判性文化反思与多元化复调叙述,完成乡土美学意向的解构以及乡土叙事表现领域的拓展,成为内含变革意蕴的先锋叙事或后现代叙事,继而赋予了非虚构写作全新的文体生命与书写空间。简言之,因其深刻探索现实社会中的存在问题与道德困境,以及真实反映边缘个体的生存困惑与价值意义,对新世纪非虚构书写的整体性色彩与系统性格局产生深厚影响。
- 田频周晓艳
- 关键词:乡土叙事
- 身份与意义--藏族精英贡觉仲尼国家认同论析被引量:1
- 2018年
- 贡觉仲尼作为藏族精英,十分熟悉西藏地方的社会现实,对中央的边疆政策也十分关心,在民国时期沟通汉藏关系上,作用十分重要,其作为赢得了中央政府的肯定。他不仅担任雍和宫堪布,而且在民国政府临时执政期间,任"国宪起草委员会"委员,后又任国民政府"赴藏慰问专员",西藏驻京(南京)办事处处长职务,他还以蒙藏委员会委员和中执委的身份为中央政府工作。他按着不同身份努力完成使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智慧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在达赖与班禅之争、康藏之争、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博弈等问题上表明立场态度,履行职责。他奔走于内地与西藏,与中央和西藏的高层接触,为缓和汉藏关系做出过贡献。但在为争取达赖系统在中央和西藏地方的权益问题上,又利用《中央日报》《大公报》等媒体攻讦班禅系统、蒙藏委员会和石青阳委员长,阐明对康藏冲突的看法。作为藏族精英,其国家认同观念不容质疑,但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呈现出特殊性。通过对贡觉仲尼"呈文"和媒体资料的梳理,我们可以了解近代中国边疆问题之复杂,可以了解藏族精英在国家认同与地方利益上的"冲突"与"调试"。
- 周晓艳
- 关键词: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