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鼎
- 作品数:11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气管癌5l例早期诊断体会被引量:5
- 1997年
- <正>原发性气管癌较少见,我院自1978年12月至1993年6月经纤支镜检查,并由病理或细胞学确诊肺癌3 018例,其中气管癌51例,占1.68%,现就其早期诊断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39例,女性12例;年龄31~68岁,平均51.4岁;小于40岁的4例,41~50岁13例,51~60岁22例,大于60岁12例。二、吸烟情况有吸烟史者41例,其中35例吸烟量≥20支/日,吸烟时间从5年至30年以上,其中<10年者9例,≥10~20年者19例,>20年者13例。
- 周文鼎吴彬
- 关键词:气管肿瘤原发性
- 纤维支气管镜复查对肺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5
- 1990年
- 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特别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已被公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可有假阴性。我院呼吸科自1978年1月~1989年12月共进行纤支镜检查4565例。
- 周文鼎郝利民朱永英
- 关键词:纤支镜肺癌
- 成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误诊24例分析
- 1990年
- 本文对50例中成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24例延误诊断的病例进行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该病的年龄移向中老年,症状特征的改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或隐匿而不典型等,以及医务人员的警惕性不足。本文还提出一些如何及时确诊的措施。
- 周文鼎陈慧漪
- 关键词: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误诊
- 休克型肺炎与多脏器损害临床分析
- 1992年
- 本文分析成人休克型肺炎59例的多脏器损害表现,初步探讨了本病多系统器官受损或衰竭的发病与预后的关系。本组55岁以上者占40.7%,发生中、重度休克有37例占62.7%,发生叶、段性肺炎有43例占76.8%;总的发生多脏器损害有43例占72.9%,除肺受损外,心血管、脑、肾受损较多。本组总病死率为14%,累及四个器官病死率为70%,五个器官为100%。本文最后提出休克型肺炎的治疗措施和早期检查各脏器功能的必要性。
- 郝利明周文鼎
- 关键词:肺炎休克型多器官衰竭
- 青年人肺癌的误诊原因分析
- 1991年
- 近年来青年人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误诊率亦高,本组误诊率为71%。本文分析了误诊的原因,除警惕性不高外,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为59.2%,因肺结核仍为青年人的常见病,而肺不张为青年人肺癌常见的X线表现;虽右中叶肺不张以炎症为主,但肺癌比例有所增多。青年人肺癌其病理特征以未分化癌居首位。
- 周文鼎郝利明
- 关键词:肺肿瘤误诊青年
- 老年人纤支镜检安全性的研究
- 1995年
- 由于肺癌的发病率升高与人类寿命的增长,老年人需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简称纤支镜术)者也随之增多。有关纤支镜术的并发症与安全性评价不一,尤其对老年人,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专题报道尚少。
- 周文鼎吴彬
- 关键词:纤支镜检老年人安全性
- 抗酸菌L型感染病理和临床误诊的研究被引量:52
- 1994年
- 用经典抗酸染色法(Ziehl-NeelsenZN)、改良抗酸染色法(IntensifedKinyounIK)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155例原病理诊断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重新切片复查。结果发现106例(68.4%)牛型结核菌卡介菌(BCG)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其中94例(60.6%)抗酸染色亦为阳性。在抗酸染色阳性病例中,抗酸菌杆菌型阳性仅1例(0.6%),L型阳性93例(60%)。抗酸菌L型呈多形性:有圆球体、巨形体和长丝体等。L型多见于巨噬细胞浆内,常集聚成堆,也可呈散在性分布。初步分析了病理和临床误诊的可能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 张世馥姚敏洪先知汪万英周文鼎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抗酸菌淋巴结结核
- 恶性肿瘤中抗酸菌L型检出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4年
-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2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112例肠腺癌100例、恶性淋巴病54例、子宫颈癌70例、绒毛膜癌8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20例恶性肿瘤中47例(11.2%),1K抗酸染色阳性和49例(1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抗酸菌L型检出率最高(44.4%)绒毛膜癌最低(2.4%),抗酸菌L型主要(85%)分布于癌巢或肿瘤实质内该区51.1%癌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34%癌细胞呈空泡样变性,颇似病毒感染的凹空细胞,2.1%的瘤细胞发生坏死。结合文献复习,提示抗酸菌L型感染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 张世馥姚敏汪万英何杰周文鼎张家驹
- 关键词: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染色
- 慢性肺心病48例死亡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将10年来肺心病住院患者中死亡48例,对其临床表现,出现的并发症与合并症,和死亡原因进行了临床分析。并提出肺心病的死亡和病死率与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及其发生的多个脏器功能的损害有关。控制感染、纠正呼衰、防治并发症与合并症是减少肺心病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 郝利明周文鼎
-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
- 结核菌L型在肺癌病理中检出的研究
- 1996年
- 肺结核与肺癌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结核菌与其他细菌一样,由于体内外环境的改变或抗结核药物等因素作用下,可导致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失而形成L型。迄今已在乳腺癌,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多种组织中分离出细菌L型,且分离出的L型菌再感染动物可引起类似的肿瘤。曾有人发现肺结核趋向痊愈时,易并发肺癌,可能与肺结核愈合时病灶内的结核菌主要以L型形式存在有关。本文对97例肺癌标本进行组织切片,应用改良抗酸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结核菌L型与肺癌的关系。
- 周文鼎汪万英姚敏
- 关键词:结核菌L型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