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广军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痛经
  • 3篇壮医
  • 2篇点灸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药灸
  • 2篇药线
  • 2篇药线点灸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痛经
  • 2篇针灸
  • 2篇痛风
  • 2篇痛风性
  • 2篇痛风性关节炎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2篇急性痛风
  • 2篇急性痛风性
  • 2篇急性痛风性关...
  • 2篇隔药灸
  • 2篇关节炎

机构

  • 7篇广西中医药大...
  • 6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周广军
  • 6篇朱英
  • 3篇张慧洁
  • 3篇陈日兰
  • 2篇廖子龙
  • 2篇周丽晶
  • 2篇姬乐
  • 1篇苗芙蕊
  • 1篇朱云凤
  • 1篇黄琪琳
  • 1篇杜氏春草
  • 1篇黄琪玲

传媒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壮医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观察壮医刺血疗法、药线点灸、壮医刺血疗法结合药线点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按要求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30例。观察A组使用壮医刺血疗法,观察B组使用药线点灸,观察C组使用壮医刺血疗法结合药线点灸,对照组以西药英太青治疗。结果:4组在疗效、关节肿胀评分以及血尿酸水平的比较上,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C组与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刺血疗法、壮医药线点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两者结合疗效要优于单一治疗。
廖子龙陈日兰朱英黄琪琳朱云凤林耐球周广军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刺络放血药线点灸
壮医刺血及药线点灸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理研究
目的:  观察壮医刺血及药线点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通过检测炎症因子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该疗法的抗炎机理与这些实验指标的相关性,使该疗法的抗炎机理更加明确,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建立安全有效、...
周广军
关键词:壮医刺血疗法药线点灸疗法痛风性关节炎抗炎机理
针灸配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1例被引量:3
2013年
马尾神经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在临床上较常见,为腰骶多个神经受压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是腰椎疾患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机理不清,多由硬膜外占位性病变所致,如椎间盘突出、肿瘤、外伤、感染及椎管狭窄等。
周广军林耐球张慧洁朱英
关键词: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马尾神经综合征针灸疗法
近五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临床疗效,探讨原发性痛经机理作用,笔者对近5 a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机理的相关文献整理并进行归纳,发现针灸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确实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其临床与实验研究机理进展综述如下。
张慧洁朱英周广军林耐球
关键词:痛经
隔药灸不同灸量对寒凝型痛经的IL-4、IL-10和IFN-γ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量与疗效的关系及不同灸量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量效关系及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理。方法:把120例中度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病例分为A、B、C、D共4组各30例,另设正常空白对照组30例。观察A、B、C组均在神阙穴上进行隔药灸,每组灸量不同分别为6、9、12壮;西药D组口服消炎痛片、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观察血浆中IL-4、IL-10、IFN-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A、B、C组与西药D组比较P<0.05,且C组与A、B组比较P<0.05。观察组血浆中IL-4、IL-10的提高及IFN-γ下降均优于西药对照D组,且C组与A、B组比较P<0.05。结论:隔药灸治疗痛经的疗效总体优于口服药物,疗效随着灸量的增加而提高。隔药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刺激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达到改善痛经症状的效果。
姬乐陈日兰周丽晶林耐球周广军朱英
关键词:隔药灸神阙穴
壮医药治疗痹证研究概况被引量:12
2013年
壮医药是中国医药学宝库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其疗法包括:药物内服、壮药外敷、药线点灸、针挑疗法、药罐疗法、壮药熏洗等。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疾患。该文就近十多年来壮医药治疗痹证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壮医药治疗痹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林耐球朱英周广军张慧洁廖子龙黄琪玲
关键词:壮医药痹证
隔药灸对原发性痛经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把60例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0例,隔药灸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西药组采用内服西药,并设正常空白组20例不作任何治疗。结果:隔药灸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西药组(80%)(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IFN-γ均降低(P<0.01),血浆IL-4、IL-10含量均升高(P<0.01),且隔药灸组治疗后血浆IL-10、IFN-γ含量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中IL-4含量比较(P>0.05)。结论:隔药灸神阙穴能降低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浆IFN-γ;升高血浆IL-4、IL-10含量,使有失衡倾向的机体免疫功能得到调节使其恢复到平衡。
陈日兰林耐球杜氏春草周丽晶姬乐苗芙蕊周广军朱英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隔药灸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