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增光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心态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心态
  • 2篇辛亥革命
  • 1篇心态研究
  • 1篇逊位
  • 1篇战争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行为
  • 1篇社会救济
  • 1篇事变
  • 1篇事变前后
  • 1篇旗籍
  • 1篇青铜
  • 1篇青铜礼器
  • 1篇清廷
  • 1篇权贵
  • 1篇辛亥革命时期
  • 1篇礼器
  • 1篇历史背景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周增光
  • 2篇孙燕京

传媒

  • 2篇满族研究
  • 1篇历史研究
  • 1篇文物春秋
  • 1篇清史研究
  • 1篇北京大学纪念...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庚子事变前后北京的社会救济与政府行为
学界对庚子事变时期,或者说义和团运动时期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对饱受兵燹的北京城的社会救济,学界亦有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江南绅商对北京难民的社会救助上,关于清政府在这一时期的救济行为,研究不多。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多种资...
周增光
文献传递
发现番匊生鼎被引量:2
2007年
北京师范大学文物博物馆收藏有一只原断为商代的青铜圆鼎,但笔者认为,其应与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番匊生壶属同一套青铜礼器,是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应更其名曰"番匊生鼎",具体考察其年代,应可定为厉王世。
周增光
关键词:青铜礼器铭文
家'大于'国、钱'重于'权-辛亥之际满蒙权贵的心态研究
民主革命的勃兴是清王朝覆没的前提,王朝的衰败则是民主革命勃兴的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以往被或多或少忽视了的这个背景。试图说明在革命风暴中,那些曾经叱咤风云、位高权重的满蒙权贵“背信弃义”、“不死君”的真正原因,力图解释清政府...
孙燕京周增光
关键词:辛亥革命时期政治心态历史背景
奕劻与清帝逊位被引量:4
2013年
辛亥革命爆发后,随着局势日益严峻,隆裕太后迭次召集王公大臣开御前会议商议对策。仅1912年1月1日到2月12日,不到两月间,清廷召开的亲贵会议就达13次。①在历次会议中,清廷亲贵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与南京和谈,逊位共和,一派则支持君主制,主战。据各类记载,当时皇室权贵大部分倾向议和,惟小部分反对,而奕劻即"大部分"之一,且力主清帝逊位。
周增光
关键词:辛亥革命君主制清廷皇室
清庆亲王奕劻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0年
迄今对奕劻的研究总体上仍较薄弱,研究论著不过30种,数量少而内容单调,且观点大多一致。作为晚清最显赫的权贵之一,奕劻长期被学术界"脸谱化"。奕劻作为清末三大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一,在清末曾总揽内政外交大权,为显赫一时的满清权贵,与晚清的政治走向关联甚要。研究他的所思所想,并尽可能接近历史真实,对于更准确地理解清王朝败亡的原因等问题不无意义。
周增光
奕劻与甲午战争被引量:1
2011年
奕劻在甲午期间提出群臣集议,并参与群臣集议、附和集议的结论。但是他亦有自己的主见,即主张和议。在甲午战局未明朗时,他坚持有条件地和议;甲午战局不利于清廷时,他又主张放弃原先的条件,甚至可以出让土地,以求和议。不过,他在战争期间也支持筹饷、购买军火、军舰,并两次自请统兵出征。他在甲午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廷的最终决策,也影响了前方督兵作战的督抚们的决定,带来观望的消极影响,最终对甲午战局也产生影响,使得清廷处于不利的位置。
周增光
辛壬之际旗籍权贵集团的政治心态被引量:8
2012年
辛壬之际,旗籍权贵集团鲜有"殉节死君"之士,更多的是"隐忍不发"、"处之泰然",极少数人伺机东山再起。旗籍权贵在革命风暴中"不死君"的原因复杂,既有清政府内部脆弱失衡、深刻矛盾的影响,也有危机应对机制的缺乏等重要因素。清王朝垮塌是必然中的偶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旗籍权贵集团是考察清朝覆亡的历史要素。辛亥革命以清帝让渡政权的形式完结,使得中国政治文明演进脱离了传统的改朝换代,走出一种新模式。
孙燕京周增光
关键词:政治心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