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新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2001年以来中国主要草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研究
- 为了遏制草原生态恶化,2001年以来中国陆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草原在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的影响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应如何继续保护和恢复草原,本研究利用气象资料、卫星遥感以及草原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01年以来西藏、...
- 钱拴吴门新程路曹云
- 关键词:产草量植被覆盖度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估
- 文献传递
- 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技术及应用
- 钱拴延昊曹云吴门新侯英雨
- 2016年以来,国家气象中心在全国生态气象业务能力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气候变化专项等支持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自主研发了遥感估测植被生产力模型,实现从大叶模型向双叶模型的发展和突破,同时考虑...
- 关键词:
- 关键词:陆地植被光能利用
- 基于植被NPP和覆盖度的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构建方法
- 一种基于植被NPP和覆盖度的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构建方法,根据植被生长的气候适应性原理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在计算植被NPP和覆盖度的基础上,权重加权计算当地或关注区域年植被综合生态质量指数,计算当年植被NPP相对历史最高...
- 钱拴吴门新延昊
- 文献传递
- 近50年京津冀气候舒适度的区域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42
- 2019年
- 受气候变化影响,区域气候舒适期势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气候舒适性的视角出发,利用京津冀地区1966—2015年的170个观测站点50年逐日气象资料,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其综合指数为气候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统计分析区域气候舒适期的起止日期、天数及其年际间变化规律,揭示京津冀区域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人口合理分布和气候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以日为时间尺度进行气候舒适期分析,有利于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间横向和区域内纵向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京津冀气候舒适度指数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综合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但各地间变幅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天津气候舒适度指数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北京变化相对平稳。(2)从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来看,京津冀地区气候舒适期年内分布呈“M”型,舒适期相对集中在4—5月、9—10月,舒适和较舒适等级的月累计日数均达到28 d以上,其中5月气候最为舒适,舒适等级日数最多,达到24—26 d;北京年平均舒适天数最多(100 d),天津最少(91 d)。(3)从单一气候舒适度指数来看,京津冀舒适和较舒适等级的初始日期大多呈显著的提前趋势;终止日期和天数大多略有增加,但变化趋势不显著。而综合指数显示,1966—2015年较舒适等级的初始日期变化最为显著,大约每10年提前3—4 d;天津和河北终止日期变化也达到显著水平,大约每10年推迟1—2 d,北京增加趋势不明显。(4)京津冀气候舒适期的空间分布显示,舒适等级的日数从西北向东南地区呈减少特征,河北北部舒适等级的年平均日数最多达115—120 d,东南部最少,不足90 d。
- 曹云孙应龙吴门新
- 关键词:气候舒适度温湿指数
- 云系人工增雨条件的卫星监测识别与数值预报业务技术
- 刘奇俊周毓荃周非非马占山毕宝贵李娟陈小敏吴门新章建成黄毅梅胡江凯濮江平陈英英
- 我国的人工增雨作业规模处于国际前列,但主要以地方为主。国家级气象业务部门直接参与的力度不大,更缺乏专门的技术系统和业务服务手段,这些都制约了实际人工增雨效益的提高。气象卫星能对大气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监测,但长期以来我国缺乏...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增雨卫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