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殷
- 作品数:35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嵊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专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方法]选取感觉统合失调学龄前儿童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根据疾病程度给予个体化的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行为干预训练,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气质状况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能促进患儿的康复与气质状况的提高。
- 陈霞陈立文吴殷
-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失调学龄前儿童
- 小细胞肺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近期疗效分析(摘要)
-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近期疗效。方法:1993年至1998年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59例,分别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21例;支气管动脉灌注+小剂量全身静脉化疗24例;全身静脉化疗14例。结果:中晚期...
- 吴殷曲亚伟陈宗越
- 文献传递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弥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了解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对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 1 993~1 999年间 ,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的肺部弥漫性病变 86例行FB ,并做活检、灌洗及刷片检查。结果 FB总的阳性率 87.2 % ,镜下直视有病变 5 1例 ,占 5 9.4%。活检、灌洗液及刷检阳性率分别为 69.2 %、5 5 .6%和 3 0 .8%。确诊肺癌 3 8例中 ,支气管内新生物及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 1 0 0 %和 84.2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阳性率仅 2 7.3 %。在 2 5例肺结核中 ,FB总的活检阳性率 85 .7% ,而FB刷检和培养阳性率低 1 6.2 %。支气管镜肺活检的阳性率不因取活检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FB ,特别是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对肺弥漫性病变诊断率高 ,副作用小。
- 吴殷孔文琴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弥漫性疾病
- 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气质和行为特点研究
- 陈立文吴殷李岩岩章小燕吴晓月吴向英陈春杨裘海燕
- 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特点与正常儿童不同,难养型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适应性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易发生行为问题;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父母的焦虑也更为严重和广泛。
- 关键词: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
- 纤维支气管镜对孤立性肺肿块的诊断价值
- 2003年
-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对原因不明孤立性肺肿块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纤支管镜检查 5 4例孤立性肺肿块。结果 5 4例经纤支镜检确诊 37例 (6 8.5 % ) ,其中 2 3例恶性 (42 .6 % ) ,纤支镜诊断孤立肿块阳性直接与病灶大小相关 (P <0 .0 2 5 )如果按病灶大小及所处部位看 ,无显著差异 ,而病灶 <2cm时位于肺部外带 1/ 3时阳性率 3.4 % (1/ 2 9) ,对比病灶位于肺部内 2 / 3占 6 8.0 % (17/ 2 5 ) ,中叶和下叶基底段的诊断阳性率更高些。结论 纤支镜能提高肺内肿块病灶诊断阳性率 ,刷片 ,灌洗 ,检查后痰检可互相补充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纤支镜检查阳性率主要取决病灶大小及部位 ,当肿块 <2cm ,位于肺部外围 1/ 3时阳性率低的 ,可采用其它方法提高其阳性率。
- 曹文利吴殷徐玉华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回顾性分析痰检
- 死亡教育对老年末期癌症患者生死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死亡教育对老年末期癌症患者的生死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14例老年末期癌症患者接受日常护理及治疗,同时接受死亡教育,教育前后发放自编问卷和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EORTC QLQ-C30),比较上述患者的生死观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大部分老年末期癌症患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不良认知及行为,死亡教育可改善;死亡教育后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明显改善。结论死亡教育可改善老年末期癌症患者的生死观及生活质量。
- 刘宁红吴殷蔡莲娜李琳郭兰张长海张玲玲刘海荣张岩
- 关键词:老年人生活质量死亡教育
- 第57例——反复干咳、右肺团块影
- 2002年
- 吴殷潘克勤常占平张培元
- 关键词:肺结核
- 死亡教育对老年晚期癌症患者情绪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能否改善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入选北京老年医院肿瘤内科97例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给予个体化死亡教育,年龄(68.32±8.78)岁,每周1~2次,持续4周,教育前后均接受简明心境量表(POMS)和生活质量测定表(EORTCQLQ-C30)评估。结果死亡教育后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慌乱-迷惑等情绪因子分值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教育后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死亡教育解除了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担忧和悲观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李琳吴殷刘宁红郭兰张长海蔡莲娜
- 关键词:癌症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死亡教育
- 末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被引量:12
- 2011年
- 临终关怀与末期癌症关系密切,末期癌症患者是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这也是姑息医学的主要内容。作为发展中的学科,本文对临终关怀的发展、目的、内容及其在末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作一综述。
- 吴殷吴海玲
- 关键词:临终关怀
- 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疗效观察
- 1996年10月至2001年6月我们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或长铂化疗方案治疗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满意的疗效。40例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4岁。初治27例,复治13例。腺癌25例,鳞癌15例。KPS评分>...
- 吴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