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康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肥厚型心肌病46例初诊漏诊和误诊的分析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 (HCM)初诊时漏诊和误诊的状况及原因。方法 收集 2 3年来收治的 46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漏诊 2 2例 (漏诊率 47.8% ) ,主要是高血压病 (2例 )和冠心病 (1 9例 )。误诊 4例 (误诊率 8.7% )系将主动脉瓣狭窄等误诊为 HCM,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予以剔除。结论 HCM初诊时漏诊和误诊均较高 ,综合病史、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
- 李伟明吴家康杨永久
- 关键词:漏诊误诊超声心动图
- 肥厚型心肌病发病年龄与心肌肥厚的探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 (HCM )的发病年龄及其与心肌肥厚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4年来收治的 42例HCM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CM发病的平均年龄为 6 2 .1岁 ,5 0岁以上病例超过 83% ,且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 (IVST)、IVST/左室后壁厚度均明显小于 5 0岁以下者。结论 近年来HCM发病年龄呈现老龄化趋势 ,随年龄增长心肌肥厚程度反而减轻 。
- 李伟明吴家康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年龄左室后壁厚度HCM
- 组织多普勒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作用
- 2012年
-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入选275例ACS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尖瓣血流频谱资料,并在二尖瓣瓣环水平处,测量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和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测定E/A比值。将上述资料进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ACS组左室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STEMI组较NSTEMI组左室舒张功能有所下降。DTI较二尖瓣血流频谱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阳性率更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舒张功能不全患者更易出现心血管事件。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不全,DTI能很好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对临床预后判定也有一定的价值。
- 郭荣李沅敏孙辉吴家康刘伟静徐亚伟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
- 心脏做功指数联合血浆脑钠素水平对肥厚性心肌病心室功能状态的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脏做功指数(Tei指数)在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心室功能状态中的价值,以及HCM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Tei指数的关系。方法共选择42例HCM患者(HCM组)和20名健康者(对照组),按照美国超声协会的标准进行传统的M型超声及二维超声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HCM组的Tei指数为0.55±0.1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5±0.07(P<0.001);等容舒张期(IRT)、等容收缩期(ICT)分别为(118±25)、(44±31)ms,显著长于对照组的(78±18)、(29±16)ms(P值均<0.001)。Tei指数与血浆BNP水平的相关性较弱(r=0.33,P=0.02)。但在非梗阻型HCM亚组患者中,这种相关性比较明显(r=0.75,P<0.0001);对年龄进行校正后,血浆BNP水平与Tei指数的相关性仍然存在(r=0.63,P<0.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非梗阻型HCM亚组患者的二尖瓣前向血流E/A比值(r=0.49,F=13.1)和Tei指数(r=0.37,F=7.6)是血浆BNP水平增高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HCM患者的Tei指数异常反映了其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异常。血浆BNP水平在非梗阻型HCM患者中增高的程度与Tei指数相关。
- 于学靖朱梦云吴家康夏嫒珍沈国才陈艳清徐亚伟
-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血浆脑钠素心功能
- 巨大倒置T波对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的探讨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 (AHCM)所呈现的巨大倒置 T波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6~ 1999年间收治的 10例 AHCM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 32例非 AHCM进行比较。结果 :AH CM心电图呈现胸导联 V3~ 5巨大倒置 T波 ,且以 V4导联最为显著 ,特异性可高达 10 0 %。结论 :正中胸导联巨大倒置 T波对
- 李伟明吴家康杨永久
- 关键词:肥大性心肌病心电描记术倒置T波
- 超声心动图诊断Ebstein畸形4例被引量:1
- 2013年
- Ebstein畸形(Ebstein's Anomaly)又称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较低,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5%~1.0%[1].Wilhelm Ebstein于1866年首次报道并描述该病[2-3],随后国内该病的诊断及报道也逐渐增多[4-6].现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04年~2011年4例Ebstein畸形病例报道如下.
- 郭荣孙辉吴家康徐亚伟
- 关键词:EBSTEIN畸形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病例报道发病率
- 缬沙坦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给予口服缬沙坦80 mg/d的一周和常规治疗。用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并计算其平均流速和血流量。同时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结果服用缬沙坦后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缩小,与用药前相比P<0.05;它们的平均流速和血流量均有降低,与用药前相比P<0.05。用药后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较用药前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使肝硬化患者门脉压力降低,可能与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 申振宇蒋晓峰马方吴家康陶春华郭传勇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压力血管紧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