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芳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大跨度双层扭网壳结构的优化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在构造双层扭网壳结构优化的最小造价目标函数后,以网壳结构的矢跨比、网格尺寸、网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0.618法与穷举法,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LSD,通过优化计算,得出结构在轻屋面体系时,跨度在50~80m的最优网格尺寸和厚度,并将计算结果归纳为经验公式。
- 吴云芳张亮亮苏耀聪
- 关键词:大跨度结构目标函数网壳结构矢跨比
- 人与现代教育技术
- 2003年
- 根据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讨论了教师与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制作CAI课件的主体是教师的观点 ;经过CAI课件的设计和教学实践 ,发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的途径 。
- 吴云芳
- 关键词:教师教育技术CAI课件教学设计
- 裂缝对空心桥墩温度场及其应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研究裂缝对空心墩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以寒潮作用下的圆形空心桥墩为例,根据固体热传导微分方程和考虑温度应力的广义虎克定律,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边值条件,采用ANSYS软件计算了在寒潮作用下不同裂缝深度的混凝土桥墩温度场及其应力,计算结果说明:裂缝深度对混凝土圆形空心墩的温度场影响不大,空心墩外表面温度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裂缝处,并且裂缝尖端的应力随着裂缝深度增加而增大,引起原有裂缝的继续发展,对混凝土桥墩产生不利影响.
- 吴云芳吴云芳欧阳硕
- 关键词:裂缝桥墩温度场温度应力
- 不规则外型高耸建筑物的体型系数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对于外型不规则的高耸建筑结构,特别是存在相邻建筑物干扰时,其体型系数值将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所得到的风荷载误差很大。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2号环境风洞中,对缩尺比为1∶300的英利大厦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获得了作用于该建筑物上的静、动态风压,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直接求出了该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值。
- 张亮亮宋小斌吴云芳朱正刚肖克艰林官明林荣生
- 关键词:高耸建筑物风荷载体型系数风洞实验
- Newmark法在负刚度条件下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被引量:12
- 2001年
- 研究了在负刚度条件下 Newmark法的收敛性及稳定性。在负刚度条件下 ,该法是收敛的和条件稳定的。
- 吴云芳
- 关键词:动力方程负刚度收敛性稳定性结构动力反应
- 高层建筑风荷载高频测力天平试验技术被引量:20
- 2006年
-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物的主要侧向控制荷载,准确地测量作用于建筑物上的静态和动态风荷载并预测建筑物的动态响应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采用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高频动态天平技术对重庆某高层建筑的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了风荷载及其特性,给出了该建筑物在不同风向角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基底力与力矩系数,为该建筑物的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
- 张亮亮吴云芳余洋李正良
-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风洞试验风荷载
- 桥面铺装对箱梁梯度温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由于桥面铺装层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箱梁内的梯度温度,从而减小温差应力,但是新桥规只给出了单一桥面铺装层的温度基数取值,对于经常遇到的双层或多层桥面铺装并没有明确规定。通过一座双层桥面铺装的连续箱梁桥的计算与对比分析,提出了常见的双层桥面铺装的箱梁内温度梯度计算的实用方法,研究表明,对于有双层铺装层的箱梁桥,设计时考虑每层铺装层对箱梁梯度温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
- 张亮亮陈天地吴云芳朱正刚曾永平
- 关键词:箱梁桥面铺装
-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大跨度双层扭网壳的设计被引量:2
- 2006年
- 应用误差反向传播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大跨度双层扭网壳进行设计,双层扭网壳的跨度在50~80m之间变化,训练了估算双层扭网壳的最大挠度、重量和杆单元横截面面积的神经网络。为减少数据的非线性和提高训练速度,形成了特殊的数据排序方法。这种方法提供了必要的稳定性。本文研究表明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双层网壳结构进行设计是可行的。
- 吴云芳李忠轶余洋
- 关键词:神经网络BP模型最大挠度
- 桥墩砼水化热温度
- 砼水化热是大体积砼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为了解砼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分布规律,本文对某桥墩及其试验模型的砼水化热温度进行了监测,分析得到了水化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得出了墩和模型中心点和表面点温度之间的相似公式。...
- 吴云芳张亮亮李小平陈天地
- 关键词:桥墩水化热温度
- 文献传递
- 理论力学·土木工程·现代技术被引量:3
- 2007年
- 从土木工程专业角度出发,以理论力学为案例,根据其特点,利用现代技术对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尝试,发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的途径。比较传统教学技术和现代教学技术的优缺点后,提出了继承传统教学技术的精髓、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作用的观点。介绍了用现代技术研制开发的理论力学电子实验平台,实践表明:该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辅助教学。
- 吴云芳张祥东邹昭文程光均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