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思静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第三代诗
  • 1篇第三代诗歌
  • 1篇意识形态
  • 1篇诱惑
  • 1篇知识
  • 1篇中国现代主义
  • 1篇诗歌
  • 1篇现代派
  • 1篇现代小说
  • 1篇现代主义
  • 1篇小说
  • 1篇写作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篇吕思静

传媒

  • 1篇今传媒
  • 1篇美与时代(城...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现代”的诱惑与危机--再论中国现代主义写作
2013年
“新时期”以来,对文艺“形式”的探索再一次引起广泛讨论,不同于50年代,它以不可遏制之势创造了系列理论与大量作品,“意识流”、“怪诞变形”等手法普遍运用于小说创作中。对“现代派”创作资源的征用究竟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现代主义写作?中国的文艺、政治和社会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发生了什么改变?重新进入中国现代主义创作,将有助于找到进入上述问题的切入口。
吕思静
关键词:现代小说意识形态
“第三代诗歌”的“断裂”和重建——以韩东为例
2014年
"第三代"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登上文艺舞台时就以"革命者"的姿态拒绝现行的文艺体制、诗歌秩序和审美倾向。到1998年,"第三代"的核心人物韩东和朱文一同发起了"断裂"问卷,并得到了包括二人在内的56份答卷,给90年代末的文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引起了多次讨论。这些讨论的焦点基本集中于"第三代"的划界企图、文艺的向内转问题。评论认为文艺界的关注已经撤离社会改造和精神守望,一方开始"从众",一方与市场呼应,进入对自我开掘和描写日常琐碎的畅销书行列。而当我们重新关照整个"断裂"行为,系统地进入"第三代"的写作,则会看到"第三代"由始至终都处在内部的紧张和对外的抵抗中。因此,详细梳理"断裂"行为,将有可能回到问题的复杂性中去,并重新认识"第三代"诗歌和90年代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
吕思静
关键词:第三代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