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向楠
-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天然林及坡耕地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变化被引量:13
- 2011年
- 以川西低山区天然林及其人工更新形成的1年生(Ⅰ1)、2年生(Ⅰ2)和3年生(Ⅰ3)巨桉林,坡耕地及其退耕形成的1年生(Ⅱ1)、2年生(Ⅱ2)和3年生(Ⅱ3)巨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抗蚀性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林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降低,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增加;相反,坡耕地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增加,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降低。土壤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呈现出天然林>Ⅰ1>Ⅰ3>Ⅰ2及坡耕地<Ⅱ1<Ⅱ2<Ⅱ3变化规律。说明天然林改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会有所降低,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抗蚀性有上升趋势,而坡耕地改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 石薇龚伟胡庭兴周胜耿东梅李天阳邓丽瑶吕向楠
- 关键词:天然林坡耕地土壤抗蚀性
- 柑橘林下养鸡对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在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下养鸡Gallus domesticus,研究不同养鸡密度(0,600,1 200和2 400只·hm-2)对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形维数、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养鸡使>0.25 mm粒径团聚体(干筛)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湿筛)含量分别增加1.9%~5.0%和7.3%~24.5%,且随养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分形维数为2.174~2.760,且分形维数随养鸡密度、>0.25 mm粒径团聚体(干筛)和水稳性团聚体(湿筛)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0.25 mm和>5.0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林下养鸡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孔隙,增加了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其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随养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与分形维数间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柑橘林下养鸡能有效改善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
- 蔡煜王景燕龚伟吕向楠舒正悦闫思宇赵昌平
- 关键词:土壤学林下养鸡团粒结构分形维数
- 川西低山区柑橘林下养鸡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本文以四川西部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所形成的柑橘果园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养鸡密度(160只/亩、80只/亩、40只/亩和0只/亩)对柑橘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养鸡处理下的柑橘果...
- 吕向楠
- 关键词:柑橘林下养鸡土壤理化性质果实品质
- 文献传递
- 复合养殖对柑橘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经济林复合经营模式中,鸡的养殖密度对林下表层(0~20 cm)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讨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PCM,<0.02 mm/(≥0.02~0.25 mm))、<0.02 mm与≥0.02~2.00mm粒级含量的比值(RMD,<0.02 mm/(≥0.02~2.00 mm))和分形维数D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柑橘林地为对象,在试验区中建立20 m×20 m标准地各4块,设置3次重复,分别饲养鸡0、600、1 200和2 400只/hm^2,采用"S"形5点取样法分别采集0~20 cm土样,并测定土壤微团聚体组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结果】柑橘林下养鸡经济林的复合经营模式增加了土壤微团聚体大粒级(≥0.02~2.00 mm)颗粒含量,降低了小粒级(<0.02 mm)颗粒含量。随养鸡密度的增加,土壤PCM、RMD和D值均逐渐减小。不同养鸡密度的土壤PCM、RMD及D均与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总孔隙、通气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密度显著正相关。【结论】柑橘林下养鸡可促进土壤较小粒级的微团聚体向较大微团聚体的转化,能有效改善土壤微团聚体组成,降低土壤PCM、RMD和D;土壤PCM、RMD和D可作为评价林下养鸡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的一项重要综合性定量指标。
- 舒正悦王景燕龚伟吕向楠闫思宇蔡煜赵昌平
- 关键词:分形维数土壤理化性质
- 柑橘园养鸡对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索柑橘园养鸡对培肥改土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发展柑橘园养殖及其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柑橘园不同养鸡密度(每hm20、600、1 200和2 400只,分别以CK、T_(600)、T_(1200)和T_(2400)表示)处理5 a后柑橘园土壤肥力(0~40 cm土层)和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并求算土壤肥力综合值(CVFS)和果实品质综合值(CVQS)。【结果】养鸡处理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和果实酸度,增加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果实产量、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各处理土壤肥力综合值和果实品质综合值均呈现出T_(2400)>T_(1200)>T_(600)>CK的变化规律,且土壤肥力综合值与果实品质综合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柑橘园养鸡对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养鸡密度以每hm^2 2 400只最好,土壤肥力的提高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改善。
- 王景燕龚伟吕向楠
- 关键词:柑橘土壤肥力果实品质
- 水热条件对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温度(5、15、25和35℃)和湿度(20、40、60和80%田间持水量(FWC))对华西雨屏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表层(0~20 cm)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并探讨了温度和湿度与土壤氮素矿化的关系及土壤氮素矿化的最适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在30 d的培养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均对华西雨屏区柳杉林土壤氮矿化有显著影响(p<0.05);相同水分条件下,土壤净氨化速率和氮净矿化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净硝化速率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5℃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同温度条件下,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氮净矿化速率均先随水分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在60%FWC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随水分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和湿度16个交互处理中,35℃和60%FWC条件下土壤净氨化速率和氮净矿化速率最高,在25℃和60%FWC条件下土壤净硝化速率最高;在5℃和20%FWC条件下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氮净矿化速率最低。土壤氮净矿化的最适温度和湿度分别为32.9℃和64.1%FWC。研究区各土壤水分含量(x1)和温度(x2)条件下的氮净矿化速率(y7)可用关系式y7=-0.5374+0.05001x2+0.04374x1-0.0009228x22-0.0003749x12+0.000215x1·x2进行估算。土壤氮矿化Q10值在5~35℃内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氮净矿化在5~15℃内对温度敏感性最高。氮净矿化作用产生的无机氮中铵态氮占77.6~87.6%,说明该区柳杉人工林表层土壤氮矿化形成的铵态氮只有少部分转化成了硝态氮,这有利于减少研究区多雨条件下矿质氮的淋失。
- 石薇王景燕魏有波吕向楠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