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清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治疗新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羊水过少指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 mL [1]或超声诊断羊水指数(AFI)≤5.0 cm为绝对羊水过少;>5.0 cm、≤8.0 cm为相对羊水过少,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9%--7.08%[2-4]。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羊水过少的检出率有明显提升,其确切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与胎儿畸形、羊膜病变、母体因素、胎盘功能不良有关。孕期羊水量是母体、胎盘、胎儿三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任何一项异常都可导致羊水过少,而胎儿尿量是羊水量最主要的来源[5]。目前治疗羊水过少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饮水、静脉输液、羊膜腔穿刺输液及配合一些药物治疗。现将有关资料作一综述如下。
- 吕丽清
- 关键词:羊水过少妊娠晚期超声诊断技术胎盘功能不良妊娠期并发症胎儿畸形
- 仿生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艾灸治疗产后子宫脱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仿生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艾灸治疗产后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产后子宫脱垂患者200例。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仿生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仿生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艾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盆底肌力、子宫脱垂POP-Q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脱垂POP-Q分级0度(未脱垂)92例(92.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5例(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后盆底肌力明显上升,观察组肌力Ⅰ级、Ⅱ级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艾灸治疗产后子宫脱垂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子宫脱垂临床症状,增强盆底肌力,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吕丽清韦瑞敏朱睿颖卢雄才官素琼
-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研究
- 韦瑞敏肖霞吕丽清罗宇迪邓贤新丘璐云许毅陈绍彩潘春梅张海燕谢菊肖莘迪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2014年月日1月,玉林市科技局以(玉科计字[2014]21号)文件下达的(玉市科攻1421048):“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研究”,由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承担。课题...
- 关键词:
- 关键词:康复按摩产后康复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6~8周恶露干净的初产妇100例,其中阴道自然分娩组60例,产钳助产组40例,经妇科检查+手法检查+盆底肌肉筛查仪,诊断盆底器官脱垂,按会阴肌力测试标准(GRRUG)将盆底肌力进行分级。结果产钳助产组盆底深层肌力受损31例(77.5%),浅层肌力受损32例(80.0%),自然分娩组盆底深层肌力受损22例(36.7%),浅层肌力受损27例(44.9%),产钳助产组盆底肌力受损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P〈0.05)。产钳助产组不同程度阴道前壁脱垂、后壁脱垂、子宫脱垂的发生率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组(P〈0.05)。结论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肌力的损害程度及盆底器官脱垂程度比阴道自然分娩要高。
- 肖霞吕丽清韦瑞敏谢菊
- 关键词:阴道分娩助产自然分娩盆底肌力肛提肌
- 低频电刺激镇痛分娩联合阴道仿生气囊助产对初产妇产程及盆底肌力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分娩镇痛联合阴道仿生气囊助产对初产妇产程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阴道仿生气囊助产组(A组),低频电刺激镇痛分娩联合阴道仿生气囊助产组(B组)、自然分娩对照组(C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三种经阴道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程影响;分娩42 d后,恶露干净者回院由经专门培训的人员用盆底肌肉筛查仪进行盆底肌力的检测,比较3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差异。结果总产程时间A组(9.65±5.82)h和B组(9.36±4.94)h,均高于C组的(8.30±4.70)h。产后Ⅰ类肌力降低率阴道仿生气囊助产组78.00%和低频电刺激镇痛分娩联合阴道仿生气囊助产组70.00%,均低于自然分娩助产对照组的82.00%。Ⅱ类肌力降低率阴道仿生气囊助产组(A组)62.00%和低频电刺激镇痛分娩联合阴道仿生气囊助产组(B组)62.00%,均低于自然分娩助产对照组(C组)的70.00%。结论低频电刺激分娩镇痛联合阴道仿生气囊助产可延长初产妇产程时间,但对盆底肌力可起到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吕丽清韦瑞敏许毅潘春梅
- 关键词:初产妇盆底肌力
- 盆底功能技术对产后盆腹动力康复影响的研究
- 韦瑞敏吕丽清肖霞罗宇迪卢雄才官素琼刘伟
- 该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妇幼卫生学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服务。
简要背景:妊娠为生理现象,盆底和腹肌是一整体,但打破了腹盆的协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简称FPFD)为产后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医院对FP...
- 关键词:
-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 普林格尔仪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部形体恢复效果的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普林格尔仪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部形体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于产后42~90 d采用普林格尔仪联合手法腹部按摩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自然恢复。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普林格尔仪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部形体恢复疗效显著。
- 吕丽清韦瑞敏
- 关键词:产后手法按摩
- 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女性盆底肌肉主要功能是维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及阴道紧缩度,是盆底支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盆底功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减弱,从而发生盆底功能障碍[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 肖霞韦瑞敏吕丽清谢菊
- 关键词:分娩方式盆底肌力
- 3种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初产妇360例,随机分为阴道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及产钳助产组,每组120例。产妇出院42天、恶露干净后回院,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妇科检查、手法检测及盆底肌力检测。结果产钳助产组、阴道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盆底肌力受损率分别为84.17%、49.17%和28.33%,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阴道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阴道前壁脱垂率分别为83.33%、58.33%和37.5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阴道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阴道后壁脱垂率分别为64.17%、39.17%和18.33%,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阴道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子宫脱垂率分别为51.67%、20.00%和3.33%,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肌力的损害程度及盆底器官脱垂(POP)程度比阴道自然分娩和剖宫产高。
- 肖霞韦瑞敏吕丽清谢菊
- 关键词:分娩方式初产妇
- 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自然流产妇女185例作为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1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
- 周进春吕丽清
- 关键词:自然流产沙眼衣原体女性生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