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庭凯

作品数:40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5篇膀胱
  • 14篇肿瘤
  • 9篇细胞癌
  • 7篇免疫
  • 7篇内皮
  • 7篇膀胱肿瘤
  • 5篇血管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 5篇染色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5篇癌组织
  • 5篇膀胱癌
  • 5篇表达及意义
  • 4篇蛋白
  • 4篇移行细胞
  • 4篇移行细胞癌
  • 4篇肾上腺
  • 4篇肾细胞

机构

  • 29篇兰州大学第二...
  • 9篇兰州医学院第...
  • 5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环县人民医院
  • 1篇宕昌县人民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0篇史庭凯
  • 17篇马宝良
  • 14篇付生军
  • 14篇王志平
  • 12篇卢建中
  • 12篇段建敏
  • 10篇岳中瑾
  • 6篇秦大山
  • 5篇王家吉
  • 5篇秦大山
  • 4篇段国兰
  • 4篇钟甘平
  • 3篇陈一戎
  • 3篇董驰
  • 3篇包军胜
  • 3篇李智
  • 3篇刘国栋
  • 2篇王青兵
  • 2篇马芙蓉
  • 2篇左陵君

传媒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甘肃科技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1
  • 1篇199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型猪门静脉回流胰液内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
2005年
目的建立符合正常生理特点的胰岛素门静脉回流胰液内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SPK)动物模型。方法选用20头近交系甘南小型猪作为SPK的供受体。供胰肾原位灌注后整块切取。修整时行供体左肾静脉与脾静脉端端吻合。受体血管吻合采用供体门静脉与受体脾静脉端侧吻合,供体腹主动脉的远端与受体的腹主动脉斜侧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空肠侧侧吻合,使胰液经节段十二指肠从肠道引流;供肾输尿管皮肤造瘘并置管体外引流用于监测尿量。全组均未作抗排斥处理。结果10头受体猪中除1头因严重的腹胀于术后1 d死亡外,其余9头平均存活(4.5±1.5)d,术后移植胰、肾均即可发挥功能。结论在小型猪建立门静脉回流胰液内引流式SPK模型是可行的,且该术式更符合生理特点,可望用于临床。
包军胜岳中瑾秦大山孙以方钟甘平左陵君王家吉史庭凯
关键词:小型猪胰腺
Survivin基因与PTBN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Survivin基因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有较强的抗凋亡活性,主要通过抑制 caspase-3,caspase-7而阻断细胞凋亡过程。PTEN基因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能特异性...
侯子珍王志平史庭凯卢建中马宝良
关键词:肾细胞癌SURVIVIN
文献传递
非融合共转染荧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一种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非融合型真核表达载体。为便于研究真核表达载体的转染效率和蛋白表达强度奠定基础。克隆凋亡诱导基因TRAIL,并将其定向连接到该载体上,转染肾、
田俊强王志平付生军卢建中马宝良史庭凯
关键词:非融合共转染真核表达载体
文献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 2 (EPAS1/HIF 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6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Ⅰ级 2 8例 ,Ⅱ级 12例 ,Ⅲ级 2 0例 ;浅表性膀胱癌 (Tis~T1) 2 9例 ,浸润性 (T2 ~T4) 31例 ]和 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PAS1/HIF 2α和VEGF的表达情况 ,χ2 检验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癌分级和分期间的关系。 结果 EPAS1/HIF 2α和VEGF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 ,而在膀胱癌组织表达较强。 6 0例膀胱癌标本中EPAS1/HIF 2α阳性表达 34例 ,阴性 2 6例。病理分级Ⅰ级标本阳性表达 4例 (14 .3% ) ,Ⅱ级 11例 (91.7% ) ,Ⅲ级 19例(95 .0 % )。浅表性癌中阳性 5例 (17.2 % ) ,浸润性癌中阳性 2 9例 (93.5 % )。EPAS1/HIF 2α与肿瘤的病理分级 (r =0 .86 2 ,P <0 .0 0 1)和临床分期 (r=0 .80 5 ,P <0 .0 0 1)密切相关。 6 0例膀胱癌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 4 4例。病理分级Ⅰ级标本阳性表达 12例 (42 .8% ) ,Ⅱ级 12例、Ⅲ级 19例均阳性表达。浅表性膀胱癌中阳性表达 14例 (48.3% ) ,浸润性癌中阳性表达 30例 (96 .8% ) ,VEGF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 (r=0 .84 1,P <0 .0 0 1)和临床分期 (r =0 .819,P <0 .0 0 1)密切相关。EPAS1/HIF 2α表达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
陈小勇段建敏卢建中岳中瑾史庭凯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膀胱癌
转染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TRAIL融合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膀胱癌细胞株EJ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计算转染率。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 TRAIL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噻唑蓝(MTT)法、细胞倍增时间和集落形成率观察TRAIL的抑制作用。结果 48 h观察重组载体转染率为38.4%,空载体转染率为35.3%(P> 0.05),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转染后EJ细胞中TRAIL的表达明显增加;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空白载体和未转染组(P<0.01);EJ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 TRAIL具有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
田俊强王志平付生军卢建中马宝良史庭凯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膀胱癌基因治疗
CD44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移植肾组织CD44的表达及血清中可溶性CD44的含量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共分为四组,采用改进的Blom法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肾组织CD44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术后血清中可溶性CD44水平的变化。结果:移植肾组织CD44分子的表达在同种异体移植组显著高于同品系移植组、手术对照组及药物治疗组(均P<0.05);移植肾组织CD44分子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呈正相关(皮质:r=0.734,髓质:r=0.670,均P<0.01);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移植肾组织CD44分子的表达与Banff急性排斥反应指数无相关性(P>0.05);血清中可溶性CD44分子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急性排斥反应及Banff指数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CD44分子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移植排斥反应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尚攀峰岳中瑾秦大山段建敏段国兰史庭凯马宝良
关键词:CD44肾移植排斥反应
前列腺移行带组织学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定量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正常成人前列腺移行带组织成分含量并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经HE和Masson染色的40例BPH患者手术切除前列腺标本和10例成人正常前列腺移行带组织标本进行形态学定量分析,分别测定基质、腺上皮和腺腔面积百分含量,腺体、腺腔和上皮平均面积,上皮细胞高度。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和BPH组各成分平均面积百分含量:平滑肌分别为(23.83±8.53)%和(35.35±8.33)%(P<0.01),结缔组织分别为(26.98±8.34)%和(27.71±7.53)%(P>0.05),上皮分别为(26.26±7.45)%和(17.76±4.61)%(P<0.01),腺腔分别为(22.93±7.23)%和(19.19±5.52)%(P>0.05)。②正常前列腺和BPH前列腺移行带腺体平均面积分别为(0.087±0.028)mm2和(0.062±0.030)mm2(P<0.01)、上皮平均面积分别为(0.042±0.016)mm2和(0.027±0.013)mm2(P<0.01)、腺腔平均面积分别为(0.045±0.018)mm2和(0.035±0.021)mm2(P<0.01)。③正常前列腺和BPH前列腺移行带上皮细胞高度分别为(24.87±4.53)μm和(19.06±5.49)μm(P<0.001)。结论BPH前列腺组织主要以基质成分为主,平滑肌是基质中的主要增生部分,腺体、上皮和腺腔面积与上皮细胞高度较正常成人前列腺显著降低。
张立元王志平段建敏王家吉史庭凯刘国栋
关键词:前列腺移行带MASSON染色形态学定量分析正常前列腺前列腺标本BPH患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研究24例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1例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11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肾上腺组织中VEGF阴性或可疑阳性表达,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VEGF呈阴性至弱阳性强度表达,在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中,二者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VEGF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表达有差异,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之一。
李烨秦大山段建敏敬思有史庭凯卢建中马宝良
关键词:肾上腺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Y染色体上热休克转录因子在无、少精子症患者精液、睾丸中的缺失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无、少精子症不育患者睾丸、精液基因组HSFY基因缺失情况,探讨其病因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选择35例特发性无、少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少精子症18例、严重少精子症12例、无精子症5例;10例正常已生育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应用PCR技术,检测每例患者睾丸、精液中精子基因组中的Y染色体上特异性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引物扩增了解基因缺失情况。结果35例患者中5例表现睾丸、精液中精子基因组微缺失,其中少精子症2例,严重少精子症3例;其余30例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睾丸、精液中精子基因组未见基因微缺失。结论AZFb区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的部分缺失将会使精子数量明显减少。
任玉林王家吉赵立明岳中瑾史庭凯马宝良
关键词:Y染色体少精子症睾丸精液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实验大鼠逐渐形成的前列腺炎和与之伴随的尿动力学改变。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E_2 0.25mg/kg 15d组、E_2 0.25mg/kg 30d组、E_2 0.125mg/kg组和模型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大鼠均在无菌条件下去势,术后第2d分别连续给予稀释于花生油的苯甲酸雌二醇(E_2 0.25mg/kg·d^(-1))15d及30d和苯甲酸雌二醇(E_2 0.125mg/kg·d^(-1))30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花生油30d,假手术组仅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30d。于末次给药后第2天在麻醉下行尿动力学检查,最后作实验大鼠前列腺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雌激素可诱导大鼠发生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E_2 0.25mg/kg给药30d组排尿阈值压增加,顺应性及膀胱容量降低,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E_2 0.25mg/kg 15d组和E_2 0.125mg/kg 30d组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尿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存在与腺体炎症相关的尿动力学改变。
张彦生钟甘平史庭凯马俊林
关键词:前列腺炎雌激素类尿动力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