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杰

作品数:112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专利
  • 32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0篇小麦
  • 35篇穗发芽
  • 35篇基因
  • 35篇发芽
  • 33篇育种
  • 22篇抗穗发芽
  • 22篇抗性
  • 19篇粒重
  • 19篇分子标记
  • 18篇CAPS标记
  • 15篇遗传育种
  • 15篇穗发芽抗性
  • 15篇小麦穗
  • 15篇小麦穗发芽
  • 15篇麦穗
  • 14篇千粒重
  • 13篇种子
  • 11篇休眠
  • 8篇等位
  • 8篇等位变异

机构

  • 109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濉溪县五铺农...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省工程技...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省怀远县...

作者

  • 112篇卢杰
  • 92篇马传喜
  • 79篇常成
  • 77篇张海萍
  • 62篇司红起
  • 37篇曹佳佳
  • 27篇姜昊
  • 20篇王升星
  • 19篇朱玉磊
  • 10篇朱晓峰
  • 9篇陈璨
  • 8篇邵辉
  • 7篇刘凯
  • 6篇李杰勤
  • 6篇詹秋文
  • 6篇马刚
  • 6篇刘鹏
  • 5篇董连生
  • 5篇陆景标
  • 4篇胡明建

传媒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5篇滁州学院学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种子
  • 2篇第六届全国小...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第四届全国小...

年份

  • 19篇2024
  • 3篇2023
  • 10篇2022
  • 12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1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TaVQ14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TaVQ14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基因序列(CDS)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小麦TaVQ14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如SEQ ID No...
程欣然姚辉常成张海萍卢杰马传喜
文献传递
小麦面粉色泽性状基因等位变异的育种应用评价
2021年
利用已报道的面粉色泽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了5个鲜面片色泽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中的Ppo-A1、TaLox-B1、Psy-A1、TaZds-A1、TaZds-D1等位变异,结合鲜面片表型鉴定结果,分析等位变异分布及对鲜面片表型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aZds-A1a等位变异极显著提高0.5h鲜面片亮度(L*值)和白度,TaZds-A1b等位变异极显著提高0.5h鲜面片的黄度(b*值);TaZds-D1b等位变异均极显著提高0.5h和24h的鲜面片亮度(L*值)和白度,TaZds-D1a等位变异均极显著提高供试材料0.5h和24h的鲜面片的黄度(b*值)。聚合面粉色泽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特别是TaZds-D1b优异等位基因,可显著提高小麦品种鲜面片的白度。
胡琼全继开苏凤林胡洁王郭伋郑文寅卢杰
关键词:小麦等位变异白度
与小麦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小麦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基因及其应用,具体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所述基因被命名为TaHA7‑4A,所述TaHA7‑4A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并利用Ta...
江雅婷 高威张海萍常成卢杰马传喜
小麦籽粒2A染色体PPO基因新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参照位于小麦2B染色体上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基因保守区序列(GenBank:AB254804)设计引物,以一组籽粒PPO活性两极端材料为扩增模板进行筛选,并以195份中国微核心种质材料对其有效性验证,旨在开发小麦籽粒PPO基因新分子标记。在设计的引物中,编号为F-4的引物PCR产物在籽粒PPO活性处于两极端的12份小麦品种中表现出规律性极强的多态性,在籽粒PPO活性极高的6个小麦品种扩增出了1条带(a),在籽粒PPO活性极低的6个小麦品种扩增出了3条带(a,b,c)。利用195个微核心种质材料对引物F-4进行有效性验证,其中123个材料扩增出了一条带(a带),其PPO均值为246.22A475U/(min·g·103),剩下的72个材料都扩增出3条带(a,b,c);其PPO活性均值为155.95A475U/(min·g·103);比前者低90.27A475U/(min·g·103),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将b条带定位于2A染色体上。扩增序列Blast分析发现,b序列与EF070148序列(2Ab)重合区域为99%,相似达99%,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序列;a序列与EF070149序列(2Da)重合区域达99%,相似为98%,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序列。位于小麦2A染色体上的PPO基因分子标记F-4可以在小麦PPO活性分子育种中加以应用。
周志良司红起闫小燕徐恩静常成张海萍卢杰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多酚氧化酶内含子等位变异
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其Indel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I>TaBAS1‑2B</I>及其Indel标记。本发明首次从小麦中分离克隆到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I>TaBAS1‑2B</I>,并根据所克隆的<I>Ta...
朱晓峰常成张海萍曹佳佳张衡张礼廉曹雪莲卢杰司红起马传喜
文献传递
国审高产小麦新品种—安农179
2024年
安农179是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30086。该品种母本为济麦22,父本为三优2018,采用衍生系谱法选育而成。
刘海珍张秋司红起卢杰
关键词:高产稳产系谱法选育安农种业
与小麦千粒重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小麦千粒重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本发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NCBI公布的小麦TaGSK1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根据不同千粒重小麦品种豫麦8679以及和尚麦之间的序列差异开发了与小麦千粒重相关的I...
朱晓峰常成张海萍司红起卢杰马传喜
一种用于快速采集发芽麦粒图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快速采集发芽麦粒图像的装置,包括载物台、设置在载物台上的柔性振动台、竖直固定在载物台上的承重支架以及自上而下套设在该承重支架上的夹具一和夹具二;所述柔性振动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麦粒的载物盒;所述夹具一...
刘连忠张海萍常成卢杰马传喜石硕谭维双
一种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具体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SNP位点对应于参考基因组IWGSC RefSeq v1.0版本的小麦4B染色体661498776 bp处的C/T碱基突变;根据SNP...
曹佳佳常成张海萍卢杰马传喜
文献传递
高丹草SSR引物设计及分子遗传框架图谱构建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高粱EST序列和BAC克隆,以Primer 5.0程序设计了10对高丹草SSR引物,结果发现有3对引物在皖草2号高丹草的亲本间表现多态性,其中2对来自BAC的引物可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除以上10对SSR引物外,再选取已公布的245对高粱SSR引物,以180个皖草2号(TX623A×S722)的F2代单株作为构图群体,构建了一个包括4个连锁群、33个SSR标记的高丹草遗传图谱,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458.5cM,平均图距13.8cM。
卢杰吕媛媛李杰勤詹秋文王敏
关键词:高丹草SSR引物设计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