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志承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染色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多西他赛
  • 1篇胸腹
  • 1篇胸腹水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药物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患...
  • 1篇真菌
  • 1篇制片
  • 1篇苏木精
  • 1篇索拉非尼
  • 1篇脱钙方法
  • 1篇帕唑帕尼

机构

  • 10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卢志承
  • 7篇陈世梁
  • 6篇吴文川
  • 3篇陈春吉
  • 3篇符志龙
  • 2篇林勇平
  • 1篇卢敏
  • 1篇陈芳荣
  • 1篇茹美艳
  • 1篇董玉英
  • 1篇许艳
  • 1篇施蕾
  • 1篇黄珊萍
  • 1篇龚护民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绍一种二甲苯替代品在病理组织透明中的应用
2014年
二甲苯作为传统的透明剂被长期广泛应用于常规石蜡制片中,然而二甲苯是一种毒害性较大的试剂,目前通过使用全封闭式脱水机等方法可降低其毒害成度,但无法使二甲苯污染降低到安全范围。我科用97号汽油替代二甲苯应用于病理组织透明10余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陈世梁卢志承陈春吉吴文川
关键词:二甲苯
混合甲醛固定液固定大肠癌淋巴结标本的最佳免疫组化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混合甲醛固定液固定大肠癌淋巴结标本的最佳免疫组化效果。方法:采用不同pH值(6.0、7.0、8.0)的混合甲醛固定液对39枚大肠癌淋巴结标本进行不同时间(<6 h、6 h-12 h、1 d-7 d)的固定处理。以细胞角蛋白20(CK20)为目标抗原,运用OIympusdp 70图像采集分析仪抽选出混合甲醛固定液最佳免疫组化染色的pH值及固定时间。结果:经pH值为7.0混合甲醛固定液处理后,阳性率为92.31%,高于经pH值为6.0、8.0的混合甲醛固定液处理后的76.92%、74.36%,且经pH值为7.0、8.0处理后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混合甲醛固定液的固定时间在6 h-12 h时的阳性率为94.87%,高于固定时间为<6 h、1 d-7 d处理的30.77%、76.92%(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淋巴结标本,以CK20为目标抗原,选择pH值为7.0的混合甲醛固定液固定6 h-12 h能够得到质量较佳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卢志承陈世梁符志龙吴文川陈春吉
关键词: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20
索拉非尼联合希罗达治疗三亚地区回、汉族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索拉非尼联合希罗达化疗在海南三亚地区回族和汉族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农垦三亚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6例回族和汉族中晚期肝癌患者,均服用希罗达1500 mg·m-2·d-1,2次/d,连续口服14 d后,停药7 d,以21 d为一个周期,至少口服2个周期以上;索拉非尼口服400 mg/次,2次/d,一直服用至肿瘤进展。2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回族和汉族组出现AFP下降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60.9%和40.0%,血清铁蛋白下降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0.0%和30.0%,CT示肿瘤缩小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4.3%和34.0%,有效率分别为32.6%和1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73、4.007、4.030、4.697,P值分别为0.041、0.027、0.045、0.030)。生存分析结果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希罗达治疗回族组的总生存率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希罗达治疗三亚地区回族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较汉族患者好,回族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汉族患者。
陈珑梁冬候本新冯军林勇平卢志承
关键词:索拉非尼卡培他滨汉族
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组织HE染色的改良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目前免疫组化技术和分子病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选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病理组织。在实际工作中,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常规HE染色效果不如普通10%福尔马林,尤其是染液用过一段时间后现象更为明显。为提高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HE染色的效果和延长染液的使用寿命,本科室将常规HE染色方法进行改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陈世梁卢志承陈春吉吴文川
关键词:福尔马林苏木精HE染色
NF-κB圈套ODNs防治子痫前期的机制研究
龚护民许艳黄珊萍茹美艳施蕾卢敏卢志承陈芳荣
该项目制备子痫前期动物模型,设计、合成NF-κB圈套ODNs,体内外实验探讨NF-κB圈套ODNs防治子痫前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子痫前期中NF-κB表达和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升高,提示炎症因子及NF-κB信号通...
关键词:
关键词:动物实验
TCT与传统涂片法作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对两种方法作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43例患者的胸腹水标本同时举行采用传统的涂片方法和新柏氏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3例标本中,新柏氏TCT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23.5%,而传统的涂片方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15.2%。结论TCT细胞学检查法在标本的处理、制片和诊断明显优于传统的涂片方法,有利于提高胸腹水恶性肿瘤细胞的检出率。
卢志承符志龙
关键词:细胞学检查TCT阳性率
提高Grocott六胺银染色质量的几点细节
2021年
真菌感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部分真菌感染病灶和炎症、结核、肿瘤病灶难以鉴别,常用Grocott六胺银染色检测组织中的真菌来确诊。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临床上侵入性操作的普遍开展,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真菌感染性疾病日益增多[1-2]。因此,Grocott六胺银染色检测真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更高质量的染色效果。为提高染色质量,本文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良,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陈世梁吴文川胡莎莎卢志承
关键词:六胺银染色真菌
组织切片抗酸染色法的改良和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在组织切片病理诊断中抗酸染色方法的改良和应用,提高结核病的诊断率。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60例,每例选出病变蜡块1块,每块蜡块切片2张,1张用传统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另1张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比较两种染色方法的阳性率和染色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应用传统抗酸染色方法检出抗酸杆菌28例,阳性率为46.67%,应用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检出抗酸杆菌49例,阳性率为81.67%。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传统抗酸染色方法相比,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检出的结核杆菌细菌量多,菌体粗且着色深。结论改良的抗酸染色法提高了结核杆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世梁吴文川卢志承
关键词:抗酸染色组织切片结核分枝杆菌
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与帕唑帕尼治疗晚期恶性子宫苗勒氏混合瘤的安全性分析
2015年
目的观察帕唑帕尼、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用于晚期子宫苗勒氏混合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晚期子宫苗勒氏混合瘤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化疗与帕唑帕尼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各15例,各占比46.9%),其次为乏力(14例,占比43.6%),最常见的Ⅲ~Ⅳ度血液学毒性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6例,占比18.6%)。≥55岁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高于〈55岁患者,其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75.0%和30.0%(P=0.035),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分别为75.0%和15.0%(P=0.002)。≥55岁和〈55岁患者血红蛋白降低、乏力、过敏反应、肝功能受损、高血压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化疗与帕唑帕尼治疗晚期子宫苗勒氏混合瘤的不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尤其〈55岁的老年患者耐受性好。
陈珑梁冬侯本新冯军林勇平卢志承
关键词:靶向药物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帕唑帕尼
膀胱癌组织中HSPC23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检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SPC238的改变,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膀胱癌116例,取癌旁非肿瘤组织作为对照。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SPC238基因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HSPC238为0.172±0.023,显著低于对照膀胱组织的0.304±0.051(P<0.01)。HSPC238在TNM临床III,IV期患者为0.137±0.017,显著低于I,II期患者的0.194±0.028(P<0.01)。HSPC238在浸润深度达到肌层的患者为0.161±0.021,显著低于未达到肌层的0.195±0.029(P<0.05)。HSPC238在中、低分化患者为0.156±0.021,显著低于高分化的0.205±0.037(P<0.05)。HSPC238在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为0.147±0.016,显著低于无转移的0.181±0.022(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HSPC238基因低表达,其表达变化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
卢志承符志龙陈世梁吴文川
关键词:膀胱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