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广惠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豚鼠下鼓道口记录耳蜗电图
- 1996年
- 豚鼠是听觉机能研究最常应用的动物,在其颅骨的鼓泡上,有一卵圆形的小孔,称为下鼓道口,在此插入电极,可抵鼓岬部,能够很好地记录出耳蜗电图。此方法简便、可靠,不需要打开乳突,是从鼓岬部记录耳蜗电图的一种新途径,在听觉机能研究及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卜广惠金雪松
- 关键词:耳蜗电图
- 用园窗法记录的豚鼠听觉早潜伏期40Hz相关电位
- 1995年
- 采用适宜的参数,从豚鼠园窗记录出一种新的听觉40Hz相关电位(40HzAERP—ELR),它不同于Galambos提出的听觉中潜伏期40Hz相关电位(40HzAERP-MLR)。通过不同部位引导的对比观察,对该电位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可能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40HzAER—ELR波形稳定,振幅高,频率响应好,反应阈值低。在0.5kHz短纯音的反应阈值为13.75dBnHL,较颅顶的听觉中潜伏期40Hz相关电位低35dBnHL。
- 刘淑芳杜宝东任晓燕卜广惠姬柏春王树峰
- 生理学实验联合应用实验动物的一个范例被引量:1
- 1996年
- 生理学实验联合应用实验动物的一个范例白求恩医科大学卜广惠,宋洪臣,黄民,战术,何雁生理学实验是医学生进行机能课实习的第一个学科,在活的动物身上进行基本机能训练,为今后学习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目前药品及动物价格的上涨,使...
- 卜广惠宋洪臣黄民战术何雁
-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医学教育实验动物
- 耳蜗电图慢波电位被引量:5
- 1992年
- 采用同极双道同步记录法对比观察了豚鼠耳蜗电图慢波电位和快波电位的波形;测量了慢波电位的潜伏期、波幅和阈值;并与快波电位的阈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慢波电位不但对高频声音反应好,而且对低频声音反应也很好,反应闽都在OdBnHL以下,因而弥补了快波电位对低频声音反应闽值高的缺陷,解决了耳蜗电图低频检测的难题。作者认为,慢波电位主要来源于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慢成分,其次是听觉脑干诸核团的慢成分。慢波电位是反映频率和强度特性的理想指标,在科研及临床实践中应用将是很有前途的。
- 卜广惠
- 关键词:面神经管耳蜗电图
- 强噪声对听觉中潜伏期电反应的即时增大效应
- 1993年
- 本实验将豚鼠暴露于不同强度的强噪声中30min后,立即(5min)测MLR的P_0波幅。结果在95dB(SPL)强噪声暴露后,1kHz短纯音引起的波幅明显增大(P<0.05)。在115dB强噪声暴露后,1kHz短纯音引起的幅度立即增大更加显著(P<0.01);用更强的125dB强噪声暴露后,短声及短纯音引起的波幅均有减小趋势,但只4kHz差异显著(P
- 刘淑芳张蓓卜广惠姬柏春
- 关键词:听觉噪声
- 听觉早潜伏期电位同步记录法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听觉脑干电位(BAEP)和耳蜗电图(EcochG)是从头部不同位置记录出来的听觉早潜伏期电位。听觉早潜伏期电位由快波电位(快成分)和慢波电位(慢成分)组成。BAEP由快波电位(FW-BAEP)和慢波电位(SW BAEP)组成。
- 卜广惠宋洪臣金曙峰刘淑芳姬柏春
- 长期观察多种听觉诱发电位的一种动物模型被引量:1
- 1996年
- 在豚鼠的面神经管和颅顶同时植入电极、在清醒状态下长期观察耳蜗电图、听觉诱发的SN4电位、听觉脑干电位、听觉中潜伏期反应、听觉中潜伏期反应的40Hz相关电位及颅顶慢电位等听觉诱发电位,电极不接触、不损害听觉结构,埋植3、6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88.10%、80.95%,埋植12-18个月的成功率为76.19%。
- 卜广惠张晓光梁凤和李杨
- 关键词:听觉听觉诱发电位动物模型
- 感觉神经性聋患者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 1991年
- 本文利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方法对各种感觉神经性聋患者61人89耳的ABR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与脑干占位性疾病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病人Ⅰ波潜伏期延长者57耳64%,Ⅲ波潜伏期延长者18耳26.1%;Ⅴ波潜伏期延长者40耳44.9%。但这些患者Ⅰ—Ⅴ波间期及两耳Ⅴ波潜伏期差(ILD)均在正常范围,故此两项指标应作为与脑干占位病变鉴别的主要依据。
- 孙云章刘莉卜广惠姬柏春刘淑芳
- 关键词:感觉神经脑干诱发电位听觉
- 豚鼠听觉超敏现象的电生理学研究
- 1991年
- 听觉阈值是判断听觉系统机能变化的灵敏指标。70年代后期Gerken等的实验室系统地研究了给予强声刺激之后听觉阈值的变化,观察到在听神经发生暂时性阈移(TTS)或永久性阀移时,听觉系统的中枢部分电刺激阀值降低,即灵敏度增加,称之为刺激超敏,但是外周部分(耳蜗)是否也会出现听觉敏度增加,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此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 李杨卜广惠姬柏春
- 关键词:听觉电生理学
- 强纯音暴露对豚鼠听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的影响被引量:1
- 1991年
- 本实验对54只豚鼠在不同强度(95,110,125 dBSPL)不同时间(0.5,1.0,3.0h)的纯音2.83kHz暴露后,系统地观察了耳蜗听神经动作电位(AP)潜伏期的变化,一般观察到潜伏期恢复为止。用纯音暴露后,AP潜伏期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频率特性。随着输入能量的增加,潜伏期延长出现的频率范围逐渐扩大,随着暴露强度的增加,其最明显的AP潜伏期延长频率发生着改变,AP潜伏期延长的恢复是很快的,一般在24~72h能恢复到暴露前水平。耳蜗代谢的变化尤其是内毛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可能是造成AP潜伏期延长的主要因素。
- 李杨卜广惠姬柏春
- 关键词:潜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