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新康

作品数:46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鸟类
  • 12篇荒漠
  • 11篇保护区
  • 9篇自然保护
  • 9篇自然保护区
  • 6篇区系
  • 5篇多样性
  • 5篇湿地
  • 5篇国家级自然保...
  • 4篇生物学
  • 4篇物种
  • 4篇相机
  • 4篇繁殖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鸟类群落
  • 3篇群落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夏季鸟类
  • 3篇类群
  • 3篇荒漠区

机构

  • 46篇兰州大学
  • 4篇生态环境部南...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四川省林业厅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山丹县湿地保...

作者

  • 46篇包新康
  • 9篇刘迺发
  • 6篇张迎梅
  • 4篇赵伟
  • 4篇张立勋
  • 3篇廖继承
  • 3篇马雯
  • 3篇丁未
  • 2篇王亮
  • 2篇虞闰六
  • 2篇李新荣
  • 2篇黄德军
  • 2篇文陇英
  • 2篇王亮
  • 1篇刘廼发
  • 1篇张文雅
  • 1篇孙国钧
  • 1篇张健
  • 1篇王留臣
  • 1篇闫永峰

传媒

  • 8篇动物学杂志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野生动物学报
  • 3篇兽类学报
  • 3篇动物分类学报
  • 3篇四川动物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甘肃林业科技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育雏栖息地选择被引量:7
2010年
2005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了16个正在觅食、未受到干扰的雪鸡育雏栖息地和14个阴阳坡的对比样方。研究表明,育雏期的喜马拉雅雪鸡主要选择在海拔3301—3600m之间、中坡及中坡以上的坡位、坡度11—30°之间的灌丛草地活动,这有利于雏鸟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和更好的保护后代。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雪鸡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分为捕食因子和食物因子两类,其主要因子依次为灌丛长度、物种丰富度、地面异质性以及附近(500m内)的悬崖数量。喜马拉雅雪鸡对育雏栖息地的选择其实是最好的食物资源和最有利于逃避敌害之间的权衡,即捕食因子与食物因子之间权衡的结果,这可能是喜马拉雅雪鸡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避免被天敌捕食的行为适应,是高寒地区鸟类的一种生存策略。
闫永峰包新康刘迺发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甘肃省鸟类新记录——白枕鹤
2022年
2021年4月17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马营河湿地保护区水、土、气、生监测网络中,东湾湖水库2号球机记录到水库浅滩区(101°1′37″E,38°21′10″N,2512 m)有鹤科Gruidae鸟类1只,停留时间为06∶48—11∶00,大华高清摄像头(型号:DH-SD-8A1240UB-HNV)记录到该鸟取食、休息、理羽和展翅的照片(图1)及视频。同域分布的还有灰鹤Grus grus、黑颈鹤G.nigricollis和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经鉴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枕鹤G.vipio(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
陈玉琴赵文智刘继亮包新康杨淇越韩延亮聂大江
关键词:白枕鹤鹤科鸟类新记录黑颈鹤湿地保护区监测网络
甘肃安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20年间的变化被引量:9
2014年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已进行了三次综合科学考察(以下简称科考):第一次1988–1989年、第二次2002–2003年、第三次2012–2013年。在三次科考20多年的时间跨度中,脊椎动物各类群物种多样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鱼类增加了2种,减少了3种土著种;两栖爬行类种类一直保持稳定;保护区三次科考记录的151种鸟类中,有55.63%(84种)一直稳定分布。因气候变暖,鸟类区系中东洋界比例增加,有明显的分布区向西扩散的物种成分,同时也有从新疆向东扩散的种类以及高原扩散来的成分。20年间分布减少的29种鸟类中,主要为夏候鸟(41.37%)和旅鸟(48.28%),这些鸟类的分布消失随机性很大。哺乳类的分布相对比较稳定,第三次科考没有调查到的6种哺乳类应该是由于调查方法造成的。新增的小五趾跳鼠(Allactaga elater)是甘肃省啮齿类的一个新记录,表明该物种分布区有向东南扩散的趋势。
包新康杨增武赵伟石存海杨永伟王亮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鸟类区系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现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调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和生境状况,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样地和样方调查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内唯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裸果木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保护区裸果木的平均密度为0.038株/m^2,平均高度为0.41 m。[结论]该研究为裸果木种群濒危机制的探索、合理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为今后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
王亮包新康包新康黄海霞蒋志荣
关键词:裸果木
甘肃东南部发现黑冠鹃隼被引量:4
2019年
2018年在甘肃陇南以及天水麦积山繁殖鸟类观测样区发现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拍照并鉴定(图1),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郑光美2017)、《甘肃脊椎动物志》(王香亭1991)及以往的新记录文献,确定这种鸟类为甘肃省鸟类新分布记录。
包新康廖继承包卫东
关键词:甘肃东南部繁殖鸟类中国鸟类动物志
荒漠伯劳巢址选择和繁殖成功被引量:7
2012年
2011年5~7月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40°21'~40°22',E96°13'~96°14',海拔1 306 m)荒漠伯劳(Lanius isabellinus)巢址选择和繁殖成功进行研究。调查了58巢的巢址因子,巢主要位于营巢树主枝上,巢距地面高度多为2.0~2.5 m。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巢距地面高度、营巢树高度、营巢树胸径和营巢处树干直径是影响荒漠伯劳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这也是荒漠伯劳适应繁殖地大风天气的结果。既调查巢址数据又明确繁殖情况的49个巢中,红柳(Tamarix ramosissima)(5棵)上巢的繁殖成功率明显高于沙枣(Elaeagnus angusifolia)(43棵)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1棵)上的巢,原因可能是红柳郁闭度大。已知窝卵数和繁殖情况的30个巢中,窝卵数分别为2(1巢)、4(7巢)、5(18巢)、6(4巢)。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窝卵数和繁殖成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χ2=3.921,df=3,P>0.05)。发现的63个巢中跟踪监测了54个巢(包括调查巢址数据的和未调查巢址数据的)的繁殖情况,54巢中37巢繁殖成功,成功率为68.52%。所有繁殖失败的巢均为产卵阶段或育雏早期阶段由于同类的破坏而导致繁殖失败,繁殖失败巢的数量随着相邻最近巢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因而,繁殖失败可能与种群密度以及种内竞争有关。
施丽敏刘迺发丁未赵青山房峰杰包新康
关键词:巢址选择种内竞争捕食
2016-2018年六盘山中部崆峒山区域夏季鸟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崆峒山区域紧邻鸟类动物地理区系南北分界线,对该区域鸟类进行长期观测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鸟类的北扩趋势。分别于2016—2018年4和5月下旬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崆峒山区域鸟类种类及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区域共记录鸟种108种,2016—2018年分别记录82、78和85种,其中以雀形目为主,有72种,占66.67%;繁殖鸟类以留鸟为主,有51种,占47.22%。(2)落叶阔叶林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村庄生境最低。(3)鸟类区系组成主要为广布种,有73种,占67.59%,古北界23种,占21.30%,东洋界10种,占9.26%。崆峒山夏季鸟类组成与周边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广布种鸟类种类最多,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较为稳定,鸟类年际间变化不大。
马东辉李建亮刘威卢梦洁包新康伊剑锋
关键词:鸟类生物多样性样线法
动物生物学实验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被引量:15
2008年
作者经过5年的实践,对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从教材编写、内容更新、学生参与方式和考试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内容注重综合利用实验材料,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张迎梅包新康张立勋黄德军
关键词: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
以线粒体DNA Cytb确立红喉雉鹑和黄喉雉鹑的分类地位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PCR技术获得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等物种的828bp Cytb基因片段,雉鹑属Tetraophasis可变位点为26个,并用MEGA3和K-Estimator6.1软件进行了序列分析。研究发现红喉雉鹑和黄喉雉鹑之间序列差异为3.0%~3.1%,与其它属种间序列差异相比较,两种雉鹑之间的序列差异达到了种的水平;它们地理分布互相替代;形态差异稳定。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遗传特征均验证了它们应为两个独立的种。依据分子进化速率推测,两种雉鹑分歧时间距今2.0Myr左右,与早更新世冰期发生的时间一致。雉鹑起源于青藏高原,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早更新世冰期气候变冷,寒温性针叶林的林线下移,大面积高原草甸出现,雉鹑的祖先种群被隔离进化,而形成了两种雉鹑。
文陇英包新康金园庭刘廼发
关键词:CYTB
太统—崆峒山保护区鸟类成分特征
2021年
鸟类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类群。2016年至2019年,采用固定样线调查和随机观测,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境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保护区共有鸟类19目50科198种,其中鸿雁、普通鸬鹚、白琵鹭、白颊噪鹛、虎斑地鸫5种为保护区新记录种。鸟类区系广布种占50.0%,古北界种占33.3%,东洋界种占16.7%;居留型方面,留鸟占41.4%,夏候鸟占43.9%,旅鸟占13.1%,冬候鸟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鹳、金雕、秃鹫和草原雕5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7种。列入"三有"种类140种,占70.7%。太统—崆峒山保护区鸟类区系混杂的特点明显。
张亚莉胡玉龙陶剑峰马正学包新康
关键词:鸟类区系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