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栋

作品数:2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小麦
  • 17篇基因
  • 12篇基因组
  • 11篇抗性
  • 10篇小麦基因
  • 10篇小麦基因组
  • 9篇分子标记
  • 6篇育种
  • 5篇锈病
  • 5篇普通小麦
  • 5篇分子标记辅助
  • 4篇单倍型
  • 4篇叶锈病
  • 4篇条锈病
  • 4篇小麦育种
  • 4篇黑胚
  • 4篇黑胚病
  • 4篇纯合
  • 3篇引物
  • 3篇水稻

机构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甘肃省农业科...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国际水稻研究...
  • 2篇国际玉米小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菏泽学院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刘金栋
  • 16篇夏先春
  • 15篇何中虎
  • 7篇张勇
  • 4篇曹双河
  • 3篇杨芳萍
  • 3篇伍玲
  • 3篇郭莹
  • 3篇赵德辉
  • 2篇田宇兵
  • 2篇郝元峰
  • 2篇白斌
  • 2篇李在峰
  • 2篇虎梦霞
  • 2篇耿洪伟
  • 2篇陈新民
  • 2篇陈璨
  • 2篇白璐
  • 1篇曲延英
  • 1篇刘爱峰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5篇2024
  • 1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鉴定小麦白粉病抗性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引物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小麦白粉病抗性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引物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待测小麦基于A37G SNP位点的基因型为AA纯合型还是GG纯合型,基于A37G SNP位点的基因型为AA纯合型的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张勇赵德辉刘金栋许小婉马兴亮刘孝峰曾建琪刘丹夏先春郝元峰何中虎
水稻中胚轴伸长相关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2023年
旱直播技术可有效提升水稻生产效率。中胚轴长度(ML,mesocotyl length)是影响旱直播水稻出苗和幼苗活力的重要性状。选育长中胚轴品种是促进旱直播技术推广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旱直播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籼稻种植区已有一定推广面积,在粳稻种植区推广面积较少。前人已发现一批中胚轴伸长相关候选基因,但其可靠性及适用性尚待验证。基于已报道的97个中胚轴伸长相关候选基因,在不同来源的TROP和TEMP两个粳稻自然群体开展候选基因关联分析,鉴定到4个显著候选基因,解释4.7%~6.3%和5.4%~6.7%的遗传变异。其中,LOC_Os01g44130、LOC_Os03g50560和LOC_Os05g27790在TROP和TEMP群体中均显著关联,而LOC_Os11g10990和LOC_Os10g20860分别在TROP和TEMP群体中显著关联。候选基因所编码蛋白主要参与植物激素合成与代谢、信号转导和植物生长进程。进一步在TROP群体(LOC_Os05g27790-Hap3和LOC_Os05g27790-Hap6、LOC_Os03g50560-Hap1、LOC_Os01g44130-Hap1和LOC_Os11g10990-Hap1和LOC_Os11g10990-Hap3)和TEMP群体(LOC_Os05g27790-Hap6、LOC_Os01g44130-Hap1和LOC_Os10g20860-Hap5)中分别鉴定到6个和3个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优异单倍型。本研究鉴定到的显著关联候选基因及其优异单倍型可应用于水稻长中胚轴分子育种实践中。
刘金栋王雅美刘宏岩孟云叶国友
关键词:水稻中胚轴候选基因
一种鉴定小麦白粉病抗性的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小麦白粉病抗性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检测小麦基于G37C SNP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G37C SNP位点为小麦基因组中SEQ ID NO:1自5’末端起第37位的核苷酸。检测小麦基于G37C SNP位...
张勇赵德辉刘金栋马兴亮刘孝峰曾建琪刘丹夏先春郝元峰何中虎
普通小麦籽粒过氧化物酶活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小麦籽粒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对面制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发掘控制籽粒POD活性重要位点,并筛选其候选基因,为小麦品质的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151份黄淮冬麦区和82份北部冬麦区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利用来自于小麦90 K SNP芯片的18 189和18 417个高质量SNP标记,对POD活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供试材料中POD活性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和多样性,黄淮麦区材料的POD活性变异系数为15.4%—21.8%,遗传力为0.79,北部麦区材料的POD活性变异系数为15.0%—19.9%,遗传力为0.82。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环境之间材料的POD活性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黄淮麦区相关系数为0.46—0.89(P<0.0001),北部麦区相关系数为0.50—0.87(P<0.000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09—0.38,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值为0.05—0.5。群体结构分析表明,黄淮麦区与北部麦区2个自然群体结构简单,均可分为3个亚群。GWAS分析结果表明,在黄淮冬麦区材料中共检测到20个与POD活性显著关联的位点(P<0.001),分布在1A、2A、2B、2D、3A、3B、3D、4A、4B、5A、5B、6A、6D和7A染色体上,单个位点可解释7.8%—13.3%的表型变异。在北部冬麦区材料中共检测到20个与POD活性显著关联(P<0.001)的位点,分布在1A、1B、1D、2A、2B、2D、3A、3B、4B、6A、6B、7A、7B和7D染色体上,单个位点可解释14.4%—23.2%的表型变异。加性回归分析表明,随着优异等位基因数量的增多,小麦籽粒POD活性越高。在发现的所有POD活性相关位点中,2个位点在黄淮麦区和北部麦区材料中均能检测到且稳定遗传,可将其转换为STARP(semi-thermal asymmetric reverse PCR)或CAPS标记,以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获得3个与POD活性有关的候选基因,分别编码磷酸甘露糖变位酶(PMM-D1)、辣根过氧化物酶(PER40)和烷基氢过氧化物还原酶(F775_31640)。【结论】
时佳翟胜男刘金栋魏景欣白璐高文伟闻伟锷闻伟锷何中虎夏先春
关键词:普通小麦POD活性候选基因
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检测及分布规律
2024年
地方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为了解矮秆基因在地方种中的分布,本研究检测了甘肃省地方种矮秆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在不同麦区的分布频率。结果表明:(1)地方种Rht-B1b和Rht-D1b的频率极低;41.4%的地方种携带Rht8,且春麦区高于冬麦区;46.7%的地方种含Rht24b,春麦区低于冬麦区。Ppd-D1a的频率仅17.8%,且春麦区低于冬麦区。另外,仅检测到Rht-D1b/Rht8、Rht-D1b/Rht24b和Rht8/Rht24b 3种组合,频率分别为0.2%、0.5%和12.8%。(2)地方种携带的矮秆基因及其组合分布频率低于育成种,且差异较大。不同来源育成品种携带的优势矮秆等位变异和频率不同,清水试验站的品种以Rht-D1b、Rht8和Rht24b为主,黄羊试验站的品种以Rht-B1b、Rht-D1b、Rht8和Rht24b为主,甘谷试验站的品种以Rht8和Rht24b为主。清水和黄羊试验站的品种秆矮、丰产性好,可在河西、沿黄灌区、陇南、陇东的小麦育种中应用;甘谷试验站的品种茎秆高,抗病性突出,可应用于定西、天水、陇南和陇东等旱地小麦的抗病改良。(3)基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筛选出15份地方种和31份育成种,以上材料均携带2个及以上降秆基因(包括矮秆基因或Ppd-D1a),可为甘肃不同麦区小麦矮秆育种提供亲本材料。
杨芳萍郭莹田媛媛曹世勤刘金栋张雪婷鲁清林张文涛王世红虎梦霞王雅美
关键词:地方种矮秆基因分子标记
一种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育具有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和/或条锈病抗性的小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百农64和鲁麦21进行杂交,得到F<Sub>1</Sub>代,F<Sub>1</Sub>...
夏先春陈璨何中虎刘金栋
文献传递
检测SNP基因型的物质的用途及其所用分子标记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SNP基因型的物质的用途及其所用分子标记。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鉴定或辅助鉴定水稻中胚轴长度。本发明在水稻纯系中验证了序列1的第37位为CC基因型的水稻的中胚轴长度长于或候选长于序列1的第37位为TT基...
刘金栋王雅美陈景光刘宏岩孟云叶国友
甘肃省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光周期基因分布频率及冬春性分析
2023年
地方品种资源是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来源,充分应用其优异性状对于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甘肃省种质库地方品种春化(Vrn-A1、Vrn-B1、VrnD1和Vrn-B3)和光周期(Ppd-D1)基因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1)445份地方品种共携带6种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差异较大,分别为Vrn-A1a (2.5%)、Vrn-B1a (11.0%)、Vrn-B1b(1.6%)、Vrn-B1c (0.5%)、Vrn-D1 (67.4%)和Vrn-B3(0.5%);在检测材料中光周期非敏感等位变异Ppd-D1a分布频率为17.8%。(2)除Vrn-B1a+Vrn-D1外,其余显性春化基因等位变异组合的材料全部分布在春麦区;从春麦区到冬麦区,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呈降低趋势,而隐性等位变异频率呈升高趋势;Ppd-D1a在甘肃省不同麦区均有分布,且冬麦区分布频率远高于春麦区。陇东旱塬冬麦区分布频率最高(35.6%),洮岷高寒春麦区分布频率最低(5.1%)。(3)比较基于资源目录记载的冬春性和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推断的冬春性的一致性,发现春性和弱冬性品种的一致性较高,冬性和强冬性品种的一致性较低,从甘肃省春麦区到冬麦区,一致性逐渐降低。(4)筛选出83、119和82份地方品种,可分别在春麦区(甘肃省中西部及洮岷高寒春麦区等)、冬季较为温暖的秋播冬麦区(陇南嘉陵江上游、天水南部渭河上游等)及较为寒冷的冬麦区(如平凉、庆阳的泾河流域及天水、定西的北部等)的育种中广泛应用。研究结果为现代小麦育种中发掘利用优异地方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杨芳萍郭莹吕迎春董亚超李玥化青春虎梦霞刘金栋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等位变异冬春性
一个鉴定小麦的黑胚病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鉴定小麦的黑胚病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小麦基因组上特定SNP位点(位于小麦6A染色体上SEQ ID No.4的第37,为T或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标记物在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的黑胚病抗性中的...
刘金栋张玥夏先春曹双河卞英杰何中虎
普通小麦‘Holdfast’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被引量:1
2019年
Holdfast是来自英国的小麦品种,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条锈病持久抗性。本研究目的是发掘Holdfast的条锈病成株抗性基因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小麦持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方法。利用铭贤169和Holdfast杂交后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于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在甘肃甘谷、甘肃中梁和四川成都进行条锈病成株抗性鉴定,并统计最大严重度(maximum disease severity,MDS)。基于小麦660K SNP芯片和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技术初步确定抗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后,将目标区域的SNP标记转化为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标记,检测整个RIL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最后进行RIL群体条锈病成株抗性的QTL分析,在5AL和7AL染色体上发现了2个成株抗性QTL。5A染色体长臂上1个条锈病成株抗性QTL QYr.gaas-5AL,在所有环境下均存在,可解释6.5%~9.3%的表型变异;QYr.gaas-5AL位于标记Ax-109948955和Ax-108798241之间,连锁距离分别为0.5 cM和1.1 cM。在7A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1个条锈病成株抗性QTL QYr.gaas-7AL,在2015年和2016年甘谷环境中均稳定存在,分别解释6.2%和7.3%的表型变异;QYr.gaas-7AL位于标记Ax-110361069和Ax-108759561之间,连锁距离分别为0.5 cM和0.7 cM。携带QYr.gaas-5AL和QYr.gaas-7AL抗病等位基因家系的MDS显著低于感病等位基因家系的MDS,表明QYr.gaas-5AL和QYr.gaas-7AL可有效降低条锈病严重度,可应用于小麦抗条锈育种。
杨芳萍刘金栋郭莹郭莹闻伟鄂巢凯翔伍玲伍玲董亚超夏先春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SNP标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