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莹
- 作品数:10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市北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效果及其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9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月经恢复情况、性激素变化情况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情况。结果 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手术前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个月均出现雌二醇水平下降,术后3个月均出现雌二醇水平升高,术后1个月与术前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均出现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促卵泡生成素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促黄体生成素术后1个月与术前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情况、围绝经期综合表现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王粉玲何莉茹杜娟刘科莹李晓燕魏刚
- 关键词:卵巢囊肿腹腔镜卵巢功能
- 孕期维生素D干预对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水平的影响
- 刘科莹潘建平彭燕
- 单剂量肌注维生素D_3对维生素D缺乏孕妇及其新生儿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维生素D缺乏孕妇进行单次、单剂量肌注补充维生素D,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检测孕妇维生素D水平,将60例维生素D缺乏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干预组孕妇在其36~38孕周时,进行一次性肌注维生素D37.5mg(30万单位),分析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产时(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血清25-(OH)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P<0.05);干预组新生儿的血清25-(OH)D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P<0.05)。干预组孕母和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53,P<0.05);对照组孕母和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也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孕妇、新生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普遍比较低,单剂量肌注补充维生素D3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孕妇及其新生儿维生素D的状况有效并且安全。
- 刘科莹潘建平王粉玲
- 关键词:孕妇新生儿肌注临床干预
- 药物流产加清宫治疗稽留流产8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清宫术对不同月份稽留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82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流产+清宫组和药物流产组进行终止妊娠。结果药物流产+清宫组完全流产占97.5%,失败占2.5%;单纯药物组完全流产占73.1%,不完全流产占19.5%,失败占7.3%。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清宫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好、出血少、药物不良反应轻、手术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粉玲刘科莹
- 关键词:稽留流产药物流产清宫治疗
- 欣母沛加宫腔填塞纱条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生育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分析欣母沛加宫腔填塞纱条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生育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凶险型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大出血产妇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止血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仅行宫腔填塞纱条止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欣母沛止血。两组产妇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育功能相关指标(月经恢复时间、月经恢复率、卵巢功能、宫腔粘连等)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月经恢复率、卵巢功能、宫腔粘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大出血止血效果优于仅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对患者生育功能恢复也无不利影响,是适合凶险型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的一种止血方案。
- 醋红娟晏春妮刘科莹
- 关键词:欣母沛宫腔纱条填塞
- 血清Omentin-1、Betatrophin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 2022年
- 妊娠期糖尿病(GDM)为产科常见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上升,现成为严重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现今,GDM仍面临两大挑战,即早期筛查诊断及后续科学诊疗。对此,开展诸多研究深入摸索GDM病理生理机制,且检索相关文献资料证实网膜素-1(Omentin-1)、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可能对GDM发生、进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Omentin-1、Betatrophin指标为侧重做一综述。
- 刘科莹路娟醋红娟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网膜素-1
- 早孕期母体血清中Omentin-1、Betatrophin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早孕期母体Omentin-1、Betatrophin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西安医学院附属西安市北方医院妇产科接诊的53例GDM患者(GDM组),同期5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NGT组)和50例健康未孕妇女(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Omentin-1、Betatrophin的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差异,分析Omentin-1、Betatrophin与糖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Omentin-1、HDL-C组间对比:GDM组
- 刘科莹陶雪峰何莉茹路娟醋红娟
- 关键词:孕早期OMENTIN-1GDM
- 羊水过少1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对围产结局的影响以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羊水过少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羊水正常的产妇114例为对照组,分析妊娠相关病因、分娩结束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羊水过少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且羊水量越少其发生率越高;B超羊水指数监测可作为及早发现羊水过少的可靠指标。结论加强对羊水过少孕产妇的产前、产时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尤其是及时行剖宫产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刘科莹
- 关键词:羊水过少B超诊断围产儿
- 孕期维生素D干预对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通过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判定孕期补充维生素D对提高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自愿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北方医院产科门诊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拟在该院分娩的正常孕妇(109例)及其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1组、干预2组及未干预组,分析不同干预状态下孕妇及其新生儿的维生素D营养水平。结果干预前,干预1组、干预2组、未干预组孕妇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1组、干预2组、未干预组孕母及其新生儿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34、11.39,均P<0.01)。干预1组、干预2组的干预前与干预后孕母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3、2.02,均P<0.05),干预1组与未干预组的干预后(分娩时)孕母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1);干预2组与未干预组的干预后(分娩时)孕母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1)。经Pearson检验相关性分析显示,干预1组、干预2组、未干预组孕母与其新生儿的血清25-(OH)D水平不论在未干预状态或干预状态下均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83、0.95、0.77,均P<0.01)。结论针对孕期维生素D营养缺乏的干预必要、可行;母儿血清25-(OH)D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对孕妇进行孕期维生素D干预可改善其新生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
- 刘科莹刘科莹潘建平
- 关键词:孕母新生儿维生素D临床干预
- 西安市128名妇儿医师维生素D及钙营养KAP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了解西安市妇产科、妇女保健、儿科、儿童保健医师对维生素D及钙营养知(K)、信(A)、行(P)的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临床医师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在西安市城六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中分层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16家医院,发放KAP调查问卷,共调查128名临床医师,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医师占72.7%;儿科医师占53.1%.问卷包括12道知识题和5道态度、行为题.结果 128名应答医师回答知识得分为61.3±13.9分(25.0~91.7分);平均答对题项为7.4个;回答合格率为50.0%,无完全回答正确者;经单因素比较,合格率(三甲医院48.3%,三乙100.0%,二甲41.4%)除与医院的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3,P〈0.05)外,与医师所在医院的级别及其年龄、性别、专业、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21.1%的医师在近3年内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受调查医师KA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高(r=0.261,P=0.004).结论 各级医师对维生素D及钙营养KAP掌握普遍不足,亟待提高;妇、儿医师相关知识与健康教育技能水平的高低对孕产妇及其婴幼儿的维生素D营养和相关保健工作非常重要;提示对各级医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非常有必要.
- 刘科莹潘建平
- 关键词:医师维生素D钙营养知信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