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玲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棉花
  • 4篇育种
  • 2篇性状
  • 2篇杂交
  • 2篇纤维品质
  • 2篇陆地棉
  • 1篇杂交后代
  • 1篇杂交亲本
  • 1篇杂交亲本选配
  • 1篇品质性状
  • 1篇亲本
  • 1篇亲本选配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抗虫
  • 1篇转基因抗虫棉
  • 1篇萎缩病
  • 1篇良种
  • 1篇良种繁育
  • 1篇良种繁育技术
  • 1篇棉花产量

机构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刘桂玲
  • 4篇蒋玉琴
  • 4篇唐灿明
  • 4篇承泓良
  • 1篇黄骏麒
  • 1篇朱绍琳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湖北农学院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提高陆地棉杂交后代产量性状选择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以泗棉2号×CAU′CS-2-81为材料,系统地分析了选择单位、选择强度和群体规模与选择效果的关系,比较了系谱法与混合法的选择效果。结果表明:(1)选择效果随选择单位增大而提高;(2)选择强度与群体规模互作显著,欲提高选择效果,应扩大群体规模,降低选择强度;(3)优良基因型的丢失机率,系谱法高于混合法。因此,以产量为目标的育种方案中,应重新认识与评价混合法的作用。讨论了“平行选择法”的构想。
承泓良刘桂玲蒋玉琴唐灿明
关键词:棉花育种产量性状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遗传与育种技术被引量:6
1994年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遗传与育种技术蒋玉琴,刘桂玲(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棉花枯萎病(Fusarinmoxysporumf.P.Vasinfeclum(AtK)SnydetHans)和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Kleb)...
蒋玉琴刘桂玲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黄化萎缩病育种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技术
1998年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技术刘桂玲黄骏麒朱绍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转基因抗虫(棉铃虫)棉的育成,使我国棉花抗虫育种实用技术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从节工、省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看,抗虫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巩固与不断完善新品...
刘桂玲黄骏麒朱绍琳
关键词:棉花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
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被引量:3
1991年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了50个品种(系)和杂交组合F_2、F_3和F_4代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这两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与前人报道相一致;(2).遗传背景不同,构成产量与纤维品质之间相关性的主要原因也不同。品种(系)群体,主要是皮棉产量与2.5%跨距长度间关联性引起的,组合Ⅰ和Ⅱ,主要是单株结铃数与比强度之间的关联性引起的;组合Ⅲ主要是单铃籽棉重与麦克隆值之间的关联性造成的.讨论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在棉花育种上的意义,并提出了产量与纤维品质相关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概念。
承泓良刘桂玲蒋玉琴唐灿明
关键词:棉花育种纤维品质
棉花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典型相关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1986~1989年,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50个品种(系)和三个杂交组合 F_2、F_3、F_4代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这两组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与前人报道相一致;(2)遗传背景不同,构成产量与纤维品质之间相关性的主要原因也不同。品种(系)群体,主要是皮棉产量与2.5%跨距长度间关联性引起的;组合Ⅰ和Ⅱ,主要是单株结铃数与比强度之间的关联性引起的:组合Ⅲ,主要是单铃籽棉重与麦克隆值之间的关联性造成的。讨论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对选择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棉花产量与纤维品质相关性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概念。
承泓良刘桂玲蒋玉翠唐灿明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
陆地棉杂交亲本选配模式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本研究于1985~1989年,采用欧氏距离分析了22个品种(系)的遗传差异(D值),并将这些品种(系)按4×7的 NCⅡ酱设计配制两套杂交试验。分析 F_1~F_4世代配合力的互作, D 值,F_1表现和 F_2组合鉴定指数与F_5品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D值与 F_5 品系产量间呈二次曲线关系;(2)F_1~F_3世代与配合力的互作显著,F_3~F_4除铃数、铃重外,其余性状的世代与配合力互作不显著。说明 F_1~F_3代配合力分析对棉花育种缺乏直接意义;(3)F_1与 F_5 品系产量间呈高度正相关(r=0.723**~0.687**);(4)F_2组合鉴定指数与 F_5品系产量呈平行趋势;(5)将上述结果组装成杂交新本选配模式,经检验,模式对可望育出新品种的组合之预测率为28.6~57.1%讨论了聚类分析、双列杂交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F_1在棉花育种上的地位与作用及模式的意义与完善等问题。
承泓良刘桂玲蒋玉琴唐灿明
关键词:棉花育种亲本选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