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面
  • 2篇颌面部
  • 2篇面部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口腔颌面部
  • 1篇牙髓
  • 1篇牙髓活力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治疗
  • 1篇手术
  • 1篇受累
  • 1篇前牙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中性粒细胞计...
  • 1篇种根
  • 1篇肿瘤
  • 1篇颌骨
  • 1篇颌骨囊肿

机构

  • 4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刘子丽
  • 2篇王国义
  • 2篇孟令秋
  • 2篇杨志峰
  • 1篇李海霞
  • 1篇姜圣洋

传媒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奥硝唑联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奥硝唑与改良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OMSI)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奥硝唑联合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的40例OMSI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同期于我院接受奥硝唑联合改良VSD治疗的40例OMSI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口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周症状[脓肿直径、疼痛(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张口度]、血清因子[WBC、NEU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记录两组患者1周内并发症(感染、败血症、纵膈炎、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脓肿直径、Wong-Baker评分、WBC、NEUT、PC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张口度较治疗前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改良VSD治疗OMSI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刘子丽马书彦张敏孟令秋王国义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奥硝唑改良负压封闭引流中性粒细胞计数
3D辅助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疗效、安全性及对受累牙牙髓活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究3D辅助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疗效、安全性及对受累牙牙髓活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的囊肿刮治术组(对照组)与3D辅助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复查期间复发情况、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及受累牙牙髓活力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术后疼痛率、神经症状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12个月后,研究组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正常牙髓活力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辅助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可有效保留患区牙髓活力。
马书彦刘子丽乔金科杨志峰王国义
关键词:颌骨囊肿疗效安全性
两种根管冲洗方法对前牙侧支根管充填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比根管超声冲洗和注射器冲洗对前牙侧支根管充填的影响。方法:在前牙根管治疗的患者中,选择有侧支根管的前牙160颗,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根管预备时用超声冲洗;B组根管预备时用注射器冲洗。达到充填条件后用注射型Vitapex充填根管,观察侧支根管充填情况。结果:A组侧支根管充填率为77.5%,B组侧支根管充填率为2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超声冲洗可以较好地清洁根管,提高侧支根管充填率,提高了根管治疗的疗效。
杨志峰孟令秋李海霞姜圣洋刘子丽
关键词:超声冲洗侧支根管
口腔颌面部肿瘤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3年
探讨外科手术在口腔、颌面肿瘤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从2021-2023年一月开始,收集本院于2020年一月至2023年一月诊治的80名口腔颌面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位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40名病人,分别给予普通放射疗法和外科手术疗法,并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 两组病人的 SAS、 SDS得分较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分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3年的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两组术后的并发症总数均较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患有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中运用临床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安全性较高,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建议在临床中进一步全面推广并应用。
马书彦刘子丽彭桂华张敏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临床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